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南华大学拓展国家助学金育人功效的实践探索

南华大学拓展国家助学金育人功效的实践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南华大学拓展国家助学金育人功效的实践探索

【摘 要】 近年来南华大学采取切实措施,利用国家助学金资助平台,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全面开展政策宣传、诚信、励志、感恩、心理、就业创业等七个教育,促进了国家助学金育人功效的充分拓展。

【关键词】 高校;教育;国家助学金;育人功效

近年来,南华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把国家助学金资助作为一项日常、持续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保障了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同时,鉴于国家助学金还兼具育人功能,还采取切实措施,利用国家助学金资助平台,多维度探析国家助学金的育人功能,面向经济困难大学生积极开展七个教育,使国家助学金育人功效得到充分拓展。

一、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夯实前期工作基础

虽然我国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从2007年就开始实施了,但由于当前仍然有很多学生、家长甚至高校教师对该项资助政策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资助原则、资助金额、资助条件、申请程序、评定流程等方面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去应该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机会。[3]为确保国家助学金这个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学校通过网络、书信、广播、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该项政策的宣传工作,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学生知晓受助的权利,使广大工作人员和教师全面了解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的一般程序、方法、方式和标准,夯实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前期工作基础。

二、加强诚信教育,教育学生诚信做人

国家助学金从某种角度上说就像是免费的午餐,诱惑着每一位大学生。[4]由于诚信的缺失,部分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也加入了国家助学金申请的行列,他们或在学校下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填写虚假信息,并设法通过关系得到家庭所在民政部门的签字盖章;或编造诸如家庭遭受突发自然灾害或者突发变故等谎话来蒙骗同学和老师;或想尽一切办法在同学中拉选票来达到受资助的目的。大学生这种诚信的缺失所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不但会助长更多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现象出现,更阻碍了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大了资助工作的难度和成本,最终影响高等教育资助的公平、公正性,影响高校和谐校园的建构。为了把资助资金真正发放到需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南华大学广泛开展了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诚信教育教研室,开设了《大学生诚信》选修课程,要求凡是需要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在校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同时,还通过多载体、多形式活动,形成了由会议、课堂、讲座、演出、网络及观看影片等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多样化教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诚实守信的信念已深入到每一位南华学子的心中,大大减少了假贫困生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励志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

扶贫先扶志。南华大学在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高度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教育,常常通过会议、讲座、演出、收听成功励志故事及观看励志影片等方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贫困,消除学生“等、靠、要”的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自身的劳动来获取回报,达到使受助学生自立自强的目的。南华大学船山学院2009级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罗伟汉,依靠十级伤残的父亲打工提供学杂费,经济异常困难。在他第一次向我校资助管理中心求助时,资助管理中心并没有承诺给他一等助学金,而是对他进行励志教育,引导他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两种途径解决其在校期间的学费、学习和生活费用,使他真正做到了自立自强。现在,他正在南华大学大学生资助服务中心设置的勤工助学岗位任职,他表示,他要通过这个岗位努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南华贫困学子,引导他人自立自强。

四、加强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过去几年,南华大学以国家助学金为载体,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诸如主题座谈会、专题影片、政策宣传、感恩承诺签名、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使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深刻体会到国家政策的优惠,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从而有效地培养了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的高尚品德。王某,南华大学船山学院2006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父母靠种麻养活一家老小,经济非常困难。刚进校时,他显得非常自卑,沉默寡言,很少和同学、老师交流。南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黄建美老师为他安排了与其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电器维修类勤工助学岗位,对他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经济资助和精神扶助,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并很快走上了学习正轨。2010年6月,该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301库政治部就业,成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五、加强心理教育,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南华大学在通过发放国家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也以同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来积极开展心理知识学习和心理互助活动,强化班级、宿舍、校园等育人环境建设,最大程度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心理解困,去除他们“等、靠、要”的不良思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在困境面前不低头、不畏缩、不自卑,教导他们正视困难,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风气,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校师生的关爱,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温暖,消除一切心理障碍,确保其拥有健康的人格。

六、加强就业教育,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贫困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和诸多高校高度关注的问题。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加之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30%,其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有关调查也显示,贫困大学生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5]实践表明,就业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更多求职择业技巧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为了实现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全程化、个性化就业指导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学校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在下发的文件中明确要求每个收到国家助学金资助的经济困难学生选修《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这两门课程,每个学期要参加两次及以上就业指导专家讲座、参加一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观看《职来职往》节目5次。

七、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2] 罗筑华,王淑云,邹正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原则及实现途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91-93.

[3][4] 罗筑华,陈熙,占红星.独立学院贫困生国家助学金评定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6)47-4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爱哭鼻子的弟弟
精灵的小表妹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帅爸爸
未来的我
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
我的周老师
我被同学欺负了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懒虫爸爸
一件有趣的事
没有蛋糕的生日
胆小的我作文
新来的老师
麦田里的少年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爱因斯坦奇迹年
在地图上飞行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讽刺微小说四则
父亲的样子
心灵的拷问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思想碎片拾零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