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微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微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30

“微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摘 要】 “微时代”环境下由于网络文化、社会矛盾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举措是: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有利因素,积极推进思政教育改革;改进教育宣传方式方法,注重教育实效;树立“立德树人”理念,实现日常教育工作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密切结合。

【关键词】 微时代;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成因;改进举措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目的的体现,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对大家说,“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1]当今社会的“微时代”让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这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人际社交以及理想信念等都产生深刻地影响。如何正确树立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成为摆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课题。

一、“微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育内容“空”、“大”、“全”。所谓“空”指的是教育内容往往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只以教材、国家大政方针及各种上级文件为依据进行灌输教学。教学过程呆板,教学设计缺乏新意,课堂上师生互动少,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理解和思考反馈。所谓“大”指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味以大层面、大方向、大境界为主,往往忽略了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发展等息息相关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所谓“全”指的是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追求教育内容的全面选择,没有根据“微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的心理、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内容,这就造成学生学习内容繁多、空洞、抽象、难理解。

二是理论教育时间过多实践教学时间少、成效差。根据高职教学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每周一般2个课时;第二学期、第三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每周一般2个课时;而《形式与政策》一般以讲座的形式开设,8学时至16学时。当然,不同高职学院各专业之间开设思政课的学期数和课时数应该还有适当调整。据此,在二到三学期内要让学生掌握如此多的知识内容实属不易,特别对于高职学生,他们大部分高考分数偏低,综合素养不高的实际让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讲解的时间安排过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够。在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比如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没有对某一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活动。很多大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都在网络下载或者下载后稍加修改。

二、“微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直接成因

“微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的直接成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文化特别是移动终端无线上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以至于价值信仰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讯的方式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固定电话、BP机、模拟手机、智能手机,从只能接打电话的手机到今天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智能手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当今社会已进入“微时代”,学生们之间通过QQ、微信、陌陌、易信等网络平台进行着随心所欲的联系交往,以至于课堂、课后很多精力时间都花在玩手机上了,真有点“无手机不生活”的境界。这也影响着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取向。

二是现实社会中一些不和谐事件、社会问题和矛盾以及外来文化等都对当代高职学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微时代”环境下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职学生获取信息轻而易举。每天大量的信息或主动或被动的走进高职学生的视野,吸引他们的眼球。一些不和谐的事件通过媒体炒作、放大后,迅速扩散开来,很容易让高职学生心里对社会产生消极情绪。现在的高职学生基本都是“95后”,是社会物质生活相对宽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大的生活压力和挫折,心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加之外来电影、音乐、文学、服饰、饮食等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容易让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三、“微时代”环境下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举措

1、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有利因素,积极推进高职思政教育改革

“微时代”环境下,高职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从纸质阅读转变为网络、手机阅读,学生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阅读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时代特点,积极开辟学校官方微信、微博,在其中设置有关理想信念教育的栏目,发起让学生感兴趣的讨论、投票、征文等活动,把学生吸引到主流引导上来。学校要转变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积极推进“微课”、“慕课”等在线简短方便开放的学习方式,形成课堂内外、网上网下灵活轻松的学习方式。

2、改变影响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式方法,注重教育实效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职院校一个较长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作,这对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起来简单,但真正理解起来不是容易的事。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宣传工作中,要积极创设新平台占领思想宣传阵地。在宣传中,不仅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直观体现在宣传栏中,更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深入细致的宣传。比如通过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就核心价值观某一关键词结合学生自身理想展开交流、讨论;通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特别是与服务当地社会文明的活动结合起来进行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力量和影响,将身边的正能量、好故事以便于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3、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将日常教育工作与树立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结合起来,潜移默化、积极作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论断。其中,把“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格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定学生对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仰。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要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教师的温暖,感受到正能量,形成积极进取的动力,形成健康向上、坚定不移的理想信仰。

【参考文献】

[2] 庄美艳.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科教导刊,2013.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匆匆》有感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读《桥》有感
勤能补拙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童年》读后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和你在一起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意林榜中榜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作业跳跳豆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孔明智退司马懿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