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状元宰相吕蒙正

状元宰相吕蒙正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状元宰相吕蒙正

在我国的古代史上由科举中状元的就很不容易,因为他们要苦读诗书,要通过多次考试。而由状元担任宰相的也不太多,北宋时期的吕蒙正就是这样的一个,由状元而任宰相,而且一生中三次出任宰相,这样的人就更少了。吕蒙正一生奋斗的经历,用今天的话说,还是很励志的。

吕蒙正(公元944年―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出身官僚家庭。据《宋史・吕蒙正传》记载,他的祖父吕梦奇是户部侍郎,父亲吕龟图是起居郎。虽说应该是出身官僚家庭,但吕蒙正却一点儿也没沾上父亲的光。因为他父亲妻妾多,关系不好,而吕龟图听信了小妾的谗言,与嫡妻刘氏不和,竟然一怒之下,把刘氏及幼小的儿子吕蒙正赶出了家门。母子俩因而流落在外,生活穷困窘迫,刘氏决计不再婚嫁,要带着儿子努力奋斗。幼年的吕蒙正非常懂事,在极为艰难的处境下发愤苦读,决心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吕蒙正的机遇还是不错的,他正处在北宋的初期。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他的弟弟赵匡义抢先继位,这就是宋太宗。这兄终弟及的做法打破了那子继父位的传统惯例,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宋太宗的继位成为了当时舆论的焦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宋太宗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其中一项就是开科取士,以培植自己的官员队伍。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在宋太宗的主持下,举行了科举考试,而且扩大了规模,一次考试竟录取了500名进士。数量之多,史无前例。而在这考试中,吕蒙正崭露头角,荣获了第一名,成为了响当当的状元。

对这批进士,宋太宗是特别重视的,因为是他登基后亲自主持的,而对这状元吕蒙正就更有特别的印象,于是就授予他监丞、升州通判的官职,赐钱二十万,允许他如遇到不利民生的事情,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一时间,吕蒙正受到特殊对待。此后也官运亨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竟然升任为宰相。

史书对吕蒙正的评价是:“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这意思是吕蒙正为人厚道而宽容,有很高的名望,以坚守正道来要求自己。遇到事情时敢于出来讲话,每次讨论时政,只要有不公正的,他一定反对。

能坚持己见,不阿谀奉承,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这是吕蒙正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他襟怀坦白,为人刚正。

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宋太宗设夜宴招待群臣。宴会厅里,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好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酒过三巡之后,宋太宗兴奋起来。他还没等到大臣们歌功颂德,就情不自禁地便自我吹嘘起来了。他颇为自豪地对大臣们说:“五代的时候,民不聊生,周太祖率军队从邺地归来,百姓又遭到了劫掠。那时候,地上有火灾,天上有彗星,看到这情况的人没有不惊慌恐惧的,人们纷纷议论说天下难有太平的时日了。可是自朕执政以来,万事和谐,没什么乱象。朕常感念这是上天的赐福。不过,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庶,朕才觉得国家的安定与混乱,全在于人,而不在于天啊!”

宋太宗得意扬扬地说了一番之后,很想得到群臣的附和,可是大臣们听了以后,心中却不是滋味。心想作为一国之君,哪能这么骄傲自满呢?现在真是太平盛世,一点危机也没有吗?因而谁也没有开口,大家在沉思着。宴席上的气氛一时间显得非常尴尬。

就在这时候,吕蒙正站了起来。他离开座位,走到宋太宗的面前,恭敬而严肃地启奏说:“陛下所在之处,各种人才和物产都汇聚于此,所以显得十分繁华、富庶。可是城外不远的地方,我就看到,因为冻饿而死的人也不少呀,不全是像京城里这样的情形。希望陛下从身边的近处也能看到远处,这才是天下百姓的福气啊!”

吕蒙正的这番话如同给宋太宗当头浇了盆冷水,他心里生气极了,顿时就变了脸色,没有再说一句话。

看着这情况,群臣都为吕蒙正捏着一把汗,可是吕蒙正却不慌不忙,他一脸正气地回到座位上。他的做法得到了同僚们的钦佩,都称赞他刚正不阿。

在用人上也是如此,他从不屈从皇上的意见,总是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有一次宋太宗要派人出使朔方,就让宰相物色人选,皇帝的要求是要有才干,能胜任这次使命。吕蒙正很快就向宋太宗推荐自己认为合适的一个人,可是宋太宗对这人有成见,并没有接受。几天过去后,宋太宗又让吕蒙正再推荐人,吕蒙正依然推荐的是那个人。宋太宗很不高兴,心想,除了这人以外,难道朝中就没有人才了吗?因此还是没有批准。当皇帝再次要求他推荐时,吕蒙正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对此,宋太宗很不满意,他当着其他大臣的面激动地责备吕蒙正说:“你怎么就这样固执呢?”

吕蒙正心情也很激动,他说:“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没有体谅到臣的良苦用心。我反复考虑这个人完全可以胜任这一使命,其他的人都比不上,所以才再三推荐。我不想因为迎合陛下的心意,而使国家受到损失啊!”看着君臣那激动的样子,身旁的大臣一句话都不敢说。

宋太宗退朝以后,很有感慨地对身边人说:“这吕蒙正的气量真是我不如的啊!”他终于接受了吕蒙正推荐的人,事后证明这个人确实能干,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作为臣子,谁敢得罪皇帝呢?而吕蒙正却从不屈从皇帝,所以大臣们无不佩服。其实,吕蒙正敢于说话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只有不计自己的安危得失,不考虑为此要付出的代价,甚至遭到贬黜、罢官,才能这样敢谏敢言。

吕蒙正的刚直无私,也体现在其他的事情上。

从前,在卢多逊担任宰相的时候,他的儿子刚刚出仕就被授予水部员外郎的官职,这样就开了一个先例,对宰相的子弟会授予较高的职位。吕蒙正当上宰相以后,也该他的儿子授予同等级别的官职了。作为家长一般来说自是求之不得的。儿子封高官并非自己特殊,也是按先例来办,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吕蒙正却上奏说:“臣出身进士,刚入仕途时仅授为九品京官。现在天下有才能的人,有的终身隐居于山林,没有得到朝廷丝毫俸禄的也不在少数。臣的儿子刚刚成年,就获高位,恐怕会遭到上天的谴责。因此请求以臣刚出仕时的九品官职授给他。”从吕蒙正开始,宰相的儿子就只授给九品京官,后来就成为了法定的制度。 一个父亲,不为儿子求高官,而是要求皇帝对自己儿子降职授官,这在当时官场是极为难得的。

由于吕蒙正敢于直言,又得到皇帝的信任,吕蒙正在朝中的威望越来越高,有的人就想通过他谋求职位或升迁官职,遇到这种事,他总是巧妙地予以回绝。有一次,有人向他献上一面古镜,说这古镜非常奇特,能照见方圆二百里范围内的东西。吕蒙正一点儿也不好奇,他笑了笑对来人说:“我的脸盘也就不过一个碟子那么大,哪用得上这种照得到二百里的好镜子哩!”来人只好懊丧地走了。

还有一次,有人要送一个古砚给他,当着吕蒙正的面,来人取出古砚,呵上一口气,砚台上马上渗出了水,就可以研墨。看着这神奇的古砚,吕蒙正却无动于衷,他淡淡一笑说:“即使能呵出一担水,又能值几何钱呢?”送古砚的人显得非常尴尬。就这样那些想通过他求官、升官的人,便不敢再上门了。

吕蒙正律己严格,对人却宽厚。当他初任宰相时,很年轻,只有42岁,因此有的人就很不服,有的甚至嫉妒他。有一次,当他进入朝堂时,有人在帘子后面议论他说:“这小子竟然也是参政?”语气很是不屑。但吕蒙正好似没有听见,头也不回地就走过去了。和吕蒙正一起同行的官员,听了这话很是气愤,觉得对宰相也太不尊重了,便要查出说这话的人究竟是谁。吕蒙正赶忙制止说:“不要查呀,查出来,我一辈子也会忘不了,还是不知道为好,不知道会有什么损失呢!”

官员们都佩服他的度量,真是不记人之过。

对他人如此,对家人就更是这样。当年他父亲听信小妾的挑拨,一怒之下,竟将幼年的吕蒙正与其生母一起逐出家门,使他们备尝苦辛。然而当吕蒙正当官以后,他不计前嫌,仍然把父亲接到家里,依然很周到地侍奉他,极尽孝道。

人家嫉妒他,他没有放在心上;而面对委屈,他也能处之泰然。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就没有必要去反复申辩。有一年,他发现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知州张绅贪污公款,便启奏皇帝撤去了他的官职。这时,就有人向皇帝进谗言说,这是吕蒙正报复啊!因为张绅家境富裕,很有钱,应该是不会贪污的。而吕蒙正当年贫寒之时,曾向张绅借过钱,张绅没有借,因而心存芥蒂。现在吕蒙正当权,便要报复张绅,以此发泄心头之恨。宋太宗一听,觉得说得也还在理。若是这样,便冤枉了张绅,于是改变原来的决定,恢复了张绅的官职。

张绅复职之事,吕蒙正知道以后,依然很平静,他没有去向宋太宗申辩,没有去作任何解释。他觉得真的就假不了,时间久了,自然会水落石出的。

到了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吕蒙正终因直言而获罪,被罢免了宰相,他没有当政了。这时朝廷在重新考察官吏时,发现了张绅的劣迹,确实贪污了公款。宋太宗便又下令,将张绅贬为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团练副使。事实证明,当年吕蒙正对张绅的处理是正确的,决非是挟私报复。

两年后,吕蒙正又出任宰相,宋太宗召见他,和他谈话时,又说起了张绅这件事。皇帝想,吕蒙正一定会表白自己的委屈,一定会感谢为他恢复了名誉。然而吕蒙正既没有表白自己从前判断正确,也没有表示对皇上的感谢。他什么也没说,对这过去了的事提也没提,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吕蒙正就是这样地对待他人,所以人们赞扬他为人正直。也正因如此,他得到皇帝的信任。晚年吕蒙正退休之后,定居洛阳。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宋太宗已过世,其子继位)在东封泰山,西祀汾阳,拜祭宋太宗的陵墓之后,在经过洛阳时,两次到吕蒙正家中看望。当他谈到要选用人才时,诚恳地问吕蒙正道:“您的几个儿子中,哪一个堪当重用呢?”想从吕蒙正的儿子中挑选人才。吕蒙正很认真地回答说:“不瞒您说,臣的几个儿子都不堪重用,但有个侄子叫吕夷简,还是宰相之才,他现在在颖州(今安徽阜阳)任推官,倒是可以重用的。”宋真宗接受了这一推荐,后来吕夷简确实不错,也成为了宋代的一位名相。

对出使朔方使者和吕夷简的推荐,就可以看出吕蒙正很有知人之明,这种事例就多了。有一位朋友叫富言,与吕蒙正常有来往,富言对吕蒙正的学识、为人都很敬佩,很想把儿子带给吕蒙正看看,看能否造就?有一次,富言趁机会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很想送到书院来读书,您看怎么样?”吕蒙正很痛快地就答应了,让富言把儿子带过来看一看。

富言把儿子带来了,吕蒙正一看,非常惊讶。他兴奋地对富言说:“这小孩了不得呀!他将来的名位会和我一样,而且他的功勋会远远地超过我。”他很高兴地就让这孩子和自己几个儿子一起读书。这孩子确实超群,他叫富弼,后来两次担任宋朝的宰相,也是宋代的名臣。

吕蒙正于1041年去世,享年68岁,曾封为莱国公,死后赠中书令,谥曰“文穆”。

吕蒙正生活在北宋的初期,社会相对来说比较平静。这样的社会环境,使他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建立卓越的功勋的机会。然而他刚正不阿,宽厚待人,严格律己的品格却在历史上留下了好的名声,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精灵的小表妹
我的周老师
我的妹妹
我的妹妹
未来的我
我的帅爸爸
我的懒虫爸爸
没有蛋糕的生日
胆小的我作文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被同学欺负了
回忆童年钓龙虾
新来的老师
爱哭鼻子的弟弟
一件有趣的事
让好制度改变中国
一根价值1亿美元的军事“天线杆”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4年25项最佳发明”
在海底待31天
为什么中国只用1个时间,而美国有6个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常见符号的隐秘来历
科学家最想重新命名的科学术语
动画片里的妈妈去哪儿了
十项出色的青少年发明
老无所依的恐惧
纳粹打着“爱国”的旗号“崛起”
星际穿越,让时空旅行不再是梦想
“文革”二字何必加引号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北京市各校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作文题目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修改病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