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字是兵器
翻新时间:2023-08-07
原来“我”字是兵器
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尖端为三角刺,形状类似戈的一种青铜兵器。这种兵器异常锋利,可以毫不费力地刺透铠甲。《说文解字》中说:“我,古杀字”。多部典籍中可以看到,“我”是在当时征伐过程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兵器,主要的使用击法有“勾、挂、扎、挑”四种:它既可以横击,又可以勾杀,还可以扫、劈,而且分长、中、短三种,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早期的甲骨文中,“我”字就颇似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它实际上是“戎”的变形,翻译成今天的语言便是“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后来“我”字又逐渐变化成“禾”与“戈”的合字,意为“以手持戈”,也即手持战戈的勇士。
“我”是如何由兵器而变脸为第一人称的呢?
古代的王室一年当中有两件最重要的事:祭祀与戎战。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所以,古代的王室贵族都习惯将自己的部落、宗族统称为“手持战戈的人”,即“我方的战士”,于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便出现了。《说文》中说:“我,施身自谓也。”《诗经》中也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记载。从那时起,“我”作为第一人称代称便沿用至今。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学第一天
- 流动的忧郁
- 入团申请书
- 我心目中的雨
- 面对天空
- 第N次大战
- 走进数学
- 一件平凡的事
- 故事一则
- 又是雨儿兮兮时
- 家长不让孩子玩电脑,怎么办?
- 为什么
- 谁不愿意
- 我想飞
- 有梦最美逐步踏实
- 宋卿与东亚公司的“麻袋风波”
- 原来“我”字是兵器
- 李世民打破阶层固化成就大唐盛世
- 女王的宠臣:商人海盗大臣约翰·霍金斯
- 被权力吞噬的主父偃
- 回眸1970年代
- “黔中味味生”与澳门第一份中文商报
- “寇连材事件”:被捂出来的谣言
-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暗杀活动
- 中国古代的朝贡外交
- 清洁之战:民国时期北平的粪夫群体与清污体制改革(下)
- 晏婴:司马迁愿为之执鞭的春秋名相
- 明清书画造假与售买轶事
- 辛弃疾:勇闯金营生擒叛徒的爱国词人
- 维也纳咖啡馆的革命家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1
- 《桥》教学设计2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3
- 《金色的鱼钩》教3学设计
- 《梦想的力量》练习设计
- 《桥》教学设计3
- 《口语交际·习作四》教学设计1(五下)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2
- 听《桥》一课后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案学案设计
-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梦想的力量》课文分析
- 《桥》教学设计1
- 为我唱首歌吧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