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李贺愤世幽怨的诗歌人生

李贺愤世幽怨的诗歌人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4

李贺愤世幽怨的诗歌人生

李贺出身于皇裔贵族之家,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这个家庭很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幼年时的李贺便刻苦学习,希望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展抱负。每天一大早,他就会背锦袋,骑瘦马,由书僮陪着在大街小巷里走,有时会到风景秀丽的郊外,探寻写诗的灵感。他就是这样整天在外闲逛,想到什么好句子,就随时用纸写下来,放进袋子里。黄昏回家后,他再从袋子里找出那些在路上记下来的句子,整理成完整的诗。功不唐捐,他7岁就能做诗,李商隐曾在《李长吉小传》里写道:“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元和四年(809年),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曾一同回访,李贺“总角荷衣”出迎,二人指定题目让李贺写上一篇赋,题目为《高轩过》。李贺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原诗为:“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奉命之作不容易写好,但李贺这首诗先写韩愈、皇甫来访的宏伟气派,接着以无比钦佩的心情写了他们崇高的文名、宽广的胸怀和磊落的人格,最后以满怀喜悦的心情写到二公的来访,使自己绝处逢生,坚信自己日后定能施展抱负。全诗一气呵成而又构思精严,感情真挚、跌宕多姿,受到韩愈、皇甫的赞赏,这竟出自一个年仅7岁的孩童之手,令人难以置信。后来,李贺去洛阳参加河南府试,呈送给韩愈一些自己的诗文,首篇为《雁门太守行》,令韩愈眼前为之一亮。诗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院炱炝僖姿,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为乐府旧题,诗中主要描写边塞将士在敌人重兵压境形势下英勇战斗的情形,表现其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全诗意境苍凉、气氛肃杀,语句悲壮,极富艺术感染力。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颂千古的名句,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之众,来势之凶,守军将士处境之艰难,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贺参加河南府试,作组诗《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每月一首,外加闰月一首,共十三首。李贺在命题、立意、炼句等方面皆有新意,为应试诗之上乘佳作。元代的孟P说:“读李长吉《十二月词》,其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淫,长短不一,音节亦异。”明代的余光也说:“二月送别不言折柳,八月不赋明月,九月不咏登高,皆避俗法。”可见李贺该组诗力避前人窠臼,苦心孤诣于创新,也因此而获得了考官青睐,乡试获隽,遂于当年冬入京赴礼部试。

据说,元稹也很喜欢李贺的诗。有一天,元稹专门到李贺家里拜访,要跟李贺聊诗谈文,但李贺看见元稹的名帖是“明经”出身,当时重进士轻明经,便不想与他浪费时间,很轻蔑地叫下人传话道:“明经擢弟,何事来见李贺?”元稹在门外等候了半天,等到的却是这句带有侮辱性的话,这话深深刺痛了元稹,于是便怀恨在心,拂袖而去。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元和五年(810年),当李贺要考进士时,当年毫无名气、曾做过校书郎的元稹此时已经官运亨通,任礼部郎中,正好管着科举考试。

常言道,不怕得罪君子,就怕得罪小人,尤其是那种假君子真小人,会更令人防不胜防,他们均是打击报复之好手,拈过拿错之良匠。

元稹发现了李贺的名字,便绞尽脑汁,想要从中捣蛋,以报复当年李贺对他的羞辱。最后,终于找到了上奏皇上的理由。李贺父亲名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这是犯名讳的。于是元稹在金銮殿上向皇帝奏道:“启奏圣上,李晋肃的‘晋’与‘进’同音,这不合乎朝廷的礼法。因此,李晋肃的儿子李贺应取消考试资格。”元稹又强调说:“启奏圣上,应以朝廷的礼法为重!”皇帝就准奏了。这等于说李贺没有通过“政审”,科举考试就免谈了。此事一经传出,整个京城顿时一片哗然(也有人认为此事并非元稹所为)。墙倒众人推,其他考生为了减少竞争对手,也纷纷起哄,最终成为一股难以遏止的倒贺洪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性自私的一面。

面对如此局面,李贺只好向韩愈求助,请他出面进行干预,缓解这种压力。

韩愈非常欣赏李贺的才华,他不平则鸣,马上写了一篇《讳辩》,为李贺解围。他义正词严地质问:“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他引经据典,先由避讳的规定说起,继而举例证进行阐释,说明李贺并未违犯条律。最后,韩愈指出,现在一些人诋毁李贺,引申讳法,是借机压制人才!

韩愈的《讳辩》,写得有理有据,痛快淋漓,后来此文被收入《古文观止》,历代为赏。但在当时,不少人是不买账的,结果,李贺虽赴京应举,却遭谗而未能应试。

长安应进士举的失败,对李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黯然伤神地离开那曾经使他热切向往的京城,骑驴垂帽,怀着悲哀绝望的心情独行在这萧条的古道上,悲从中来,写了一首《出城》:“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入乡试万重,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唐人以登科为折桂,“雪下桂花稀”,暗喻应进士举失利之~,这又是实景描写,说明时令正是深冬。“啼乌被弹归”,比喻应进士举被人谗毁、中伤之~。前四句写得比较凄凉,有力地烘托了不第而归的悲凉心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周老师
爱哭鼻子的弟弟
我的妹妹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懒虫爸爸
回忆童年钓龙虾
一件有趣的事
没有蛋糕的生日
胆小的我作文
我被同学欺负了
新来的老师
我的帅爸爸
未来的我
我的妹妹
精灵的小表妹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麦田里的少年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心灵的拷问
在地图上飞行
讽刺微小说四则
爱因斯坦奇迹年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思想碎片拾零
父亲的样子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