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摘 要]近几年来,学前教育理念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并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在此情况下教育行业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于学前教育概念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导致其在整体基础教育体系仍属于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在幼教人才资源严重缺乏,以及相关教育人员专业化程度和整体素质水平也不高,不能满足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就目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凭借自身诸多优势成为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主流模式,文章以双语幼教为切入点对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双语幼教;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随着学前教育的理念不断深入,我国学前教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为满足当下教育行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必须以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作为根本目标,而在遵循自然教育规律的总体前提下,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为了深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件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更具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的基本特征

“五年一贯制的大专培养模式”又可简称为“五年一贯制”,是以初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进行中专和大专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整个学制为五年,学习期满后颁发由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拿到该毕业证后可以继续深造。总的来说,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起点低、落点高、定向强、学制长。和其他幼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五年一贯制比三年制中专及高职学前教育更具优势,而且就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来讲,学前教育(双语幼教)是五年一贯制中的优势专业。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是现阶段培养高水准、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一种教育优化模式。

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学习双语幼教的优势和劣势

(一)双语幼教的理论含义

双语教育既是指一种双语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双语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双语幼教人才必须要具备过硬的英语基础和标准的口语能力。

(二)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的专业学习双语幼教的优劣势

在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模式下,双语幼教的优势就是“学制长”,语言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五年一贯制学制长的特点对于双语幼教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学习时间,五年制可以使学生有更长的时间提高英语能力,为职业生涯打下扎实基础。

然而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专业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起点低”是较为突出的劣势,五年一贯制双语幼教专业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而初中英语教学内容较为基础,因此学生的英语能力较低,甚至不乏厌学、自制力差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前提性问题决定了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双语幼教),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应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以教师的职责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清楚的认知本专业的任务及重要使命,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热爱幼教专业,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当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所遵循的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目标等核心要素,依然处在探索及转型阶段,不能满足当前学前教育人才专业发展的需要,阻碍了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制度的功能发挥。

就理论层面而言,对于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还需往更深的层次挖掘。虽然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概念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在我国推广,但发展起步较晚,使得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理论成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该教育模式是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而创建,因此缺乏一定得研究成果和经验可以借鉴。

就实践层面而言,经大量实践调研表明,目前的五年一贯制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培养层次不清晰

当前五年一贯制专科、三年制专科以及职高幼教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培养的目标定位上还不够清晰,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方面仍然是沿袭职高幼教专业,只强调对基本专业技能的训练却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理论素养等一些方面的提升;过分强调专业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教学中所需能力的训练则严重不足。

(二)教学组织之间缺少资源共享和互动协作

中职和高职办学一体化,在实际操作的阶段缺乏实质性的相互协调和合作,具体表现在考核评价学生的标准缺乏一致性,教师资源和其他一些教学资源缺乏共享性等方面。这些问题从实际上反映出人才培养的过程不相互协作;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不协调;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协同。

(三)课程内容的设置出现重复,缺乏渐进融合和整体协调

中职和高职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核心内容就是这两个阶段教育课程的有机衔接和整合。在对中、高职的教学计划进行实践调查时发现,部分高校未能从整体上来考虑教育内容的逻辑性和渐进性以及课程的整合性,只是将高职和大专的课程机械的链接在一起,所以经常出现开设的课程重复等现象,这使得五年一贯制的特点无从体现。

四、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和目标定位

(一)人才培养的模式

根据二十一世纪创新型教育对幼教能力、素质、知识的要求,以及国家对于高等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精神,提出构建“以知识教育作为主线、素质教育作为核心、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教育能力培养和专业培养相结合、艺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专科培养和专科后的继续教育培养相互结合,培养高素质、宽适应、厚基础、全能式自主发展的创新型幼师”人才培养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特征就是:以培养教学能力作为主线,设计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结构以及培养方案;以“应用实践”作为特征和主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二)定位培养目标

构建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就是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一个精确的定位,这也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从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特点出发,制定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的目标,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相对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能熟练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工作规范,合作、自主以及探究能力强,基本专业技能熟练,且可以不断继续学习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学前教育人才。

(三)培养规格的要求

为了更加准确的定位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还需对该专业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的内在涵义作一个明确的要求。在能力上主要包括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以及幼教应有双语教学能力、表达能力等。在素质方面,主要包括文化、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等。这当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的素质是根本性素质。作为一个幼师,思想素质极为重要,幼师要有高度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对幼儿要有爱心,同时还应重视自身言行修养。最后在知识方面,应包含高中层次的文化知识、大学层次的人文基础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适当的还需要一些相关的学科知识。

五、从整体上构建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

(一)建立起“2.5 +2.5”型层次结构模式

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出学历互补的特性,处理好专业技能课、文化基础课、实践实训课等各不同种类课程间的比例问题,以及在中、高职两阶段如何合理分配这个核心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较合理的是“2.5 +2.5”型的层次结构,即指中专和大专的课程分配比例问题,将这两个阶段的课程有机的吸纳、整合和衔接,用五年时间完成一共六年的课程教学任务。

(二)实践教学体系实行“全程化”

“全程化”是指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全程中将所有实践教学的内容、环节和课程作为整体来统筹安排、系统定位,贯穿在五个学年的学习生活中。“全程化”教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和幼儿园接触,持续不断的对幼儿园进行深入了解和专业研究,最大程度发挥实践教学在专业技能培养当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起“四横四纵”型的课程结构模型

“四横”即教育理论课、实践实训课、文化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这四大类课程横向的构成全部课程体系的骨架。“四纵”即在“四横”的基础上按幼教素质的培养课程群、专业技能的培养课程群、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课程群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群的逻辑知识体系呈现出纵向的递进过程。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整合工作。

结束语

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要逐步落实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并结合当下学前教育所需人才要求制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向,从而有效发展学生自身特长,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优秀学前教育人才,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2]杨莉君,曹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4):82 -85.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秋游
梅湾街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我的学校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文明只差一步
周围等同学是怎样支配压岁钱的
我很快乐
车多的烦恼
烦人的吵闹声
爱,无处不在
可爱的小弟弟
十元钱能做什么
记一次演讲
谈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论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析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1)论文
探析并购企业的人力资源整合(1)论文
浅析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1)论文
论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1)论文
有关国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若干问题思考(1)论文
论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创新(1)论文
浅论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1)论文
探析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与竞争优势(1)论文
探讨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验教学(1)论文
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优化(1)论文
探析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谈浅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创新管理(1)论文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二
《小小的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三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三
《静夜思》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十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