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0
回顾成都“笔墨东方”书法大展
中国书法馆是全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书法馆,坐落在成都非遗博览园之东的时空旅展厅内。“笔墨东方”书法大展在其内设中国馆、日本馆、韩国馆、东南亚馆、欧洲馆、现代书法馆、篆刻馆和国际女子书法馆,规模宏大而壮观,倘身临其境,则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大展展出各种书体、各种幅式的400多件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而设置在馆前广场的露天横幅卷轴,则是本届书法大展颇值得重视的大型展品。它是木质实体构建的三幅组合的横幅卷轴,按小中大前后依次排列,第一大幅是苏东坡《黄州寒食诗》二首和黄庭坚的题跋,第二中幅是曾来德《成都书事百韵》,第三幅是曾来德书欧阳修《读徂徕集》《重读徂徕集》古诗二首和李迪《游灵岩寺》诗一首。实体横幅卷轴造型美观,墨迹仿真精致,远观近看皆赏心悦目,尽显苏体行书和曾来德楷书的特有风格和魅力。
馆前露天横幅卷轴不仅是一组大型书法展品,还应视为“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的一份纪念品。
第一大幅诗文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二首,是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第三年写的五言古诗,表达了他一定能在苦难中实现超越的心境。而此横幅卷轴的苏轼书法,更赢得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之后“第三大行书”美誉。黄庭坚在题跋中说:“东坡此诗似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此卷轴把宋代书法四大家前二位苏轼与黄庭坚笔墨组合在一起,可谓“珠联璧合”。卷轴高140厘米,宽约800厘米。
《读徂徕集》一诗写后一年,欧阳文公又泪流涟涟地写下《重读徂徕集》诗,计350字,再悼石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横幅第三首诗是曾来德书李迪的《游灵岩寺》。李迪,字复古,《宋史》有传:“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历通判徐、兖州,改秘书省著作郎,为三司盐铁判官。”自谓“迪起布衣至宰相”。石介年四十不娶,李迪知其贤,以其弟之女妻之。这首《游灵岩寺》诗18句,90字。
上述木质实体横幅卷轴,继承了中国书法装裱格式,而又有所创新,使之成为伫立馆外场地中的标识物。可惜的是大展闭幕后,苏东坡寒食诗卷轴不知去向,而另外两卷轴虽在馆外却似被弃置在场边,孤零散乱。因其是木质板材组装而成,经不起风吹雨打和日晒,至马年春节,已开始破损,字迹缺失,望之痛心。希望主管部门能予以重视,将其移入馆内保存,免遭更多损害。国家文化部已批准“中国书法馆”落户成都,建议选用坚固防腐材料对上述横幅卷轴加以复制,选择适当位置安放,以期能成为历史性的纪念物,让“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的成都记忆永存。更盼望能将书圣王羲之《十七帖》中有关成都的书札予以复制保存并展出。王右军致周益州的成都帖,发自浙东嵊州,收件人则在西蜀成都。书札充分表达了书圣向往益州,心系成都的浓郁情结。其倘能予以公开展示,必会激励起包括今天成都人在内的广大川人的历史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对推动四川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升华,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和谐新社会,亦不乏积极意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诚实可贵
- 假文盲
- 童年趣事
- 观《财大气粗》有感
- 我的生命
- 欣赏诚信
- 变化
- 2007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 失信,让我追悔莫及
- 有意义的夏令营
- 无锡人的抗日战争的记忆
- 我喜爱的一个故事——谈《丑小鸭》
- 发明,如此妙趣横生
- 快乐星期天
- 观电影——《董存瑞》有感
- 小学数学导入设计教学研究
- 如何让小学语文变得“美妙”而有效
- 运用多媒体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数学教学与多媒体
-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 浅析幼师普通话提升策略
-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之我见
-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
-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谈
- 小学作文教学
- 浅谈小学提高汉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 小学数学教学技训练探究
- 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生活实际
- 《梅花魂》教学设计1
- 《梅花魂》教学设计
- 《梅花魂》教学设计7
- 《梅花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桂花雨》教材简说
- 《梅花魂》教法建议
- 《梅花魂》教材简说
- 《桂花雨》教案学案设计
- 《桂花雨》教学建议
- 《梅花魂》教学设计8
- 五年级上册《梅花魂》课文内容
- 沐浴桂花雨的芬芳──《桂花雨》教学后记
- 课本剧:《梅花魂》
-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文内容
- 《梅花魂》教学设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