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综述_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综述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综述

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综述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07

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综述

【摘 要】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逐渐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90年代初随着中国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公民教育以及对公民教育的理论探索日益兴起。我国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对公民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文章拟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公民教育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公民教育;回顾;前瞻

国内学界对公民教育的研究,以学科的角度去阐释和分析较多,主要以哲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主,尤以政治学角度的探讨最多。现将政治学视角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简要综述于下:

一、社会学视野下的公民教育

在公民教育研究当中,政治学是最早开展研究公民教育问题,因而其研究成果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研究涉及了民主政治、民族主义、政治社会化等方面,从这种角度出发,有学者将其界定为:“公民教育是维持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也是民族国家得以凝聚、延续、稳定的根本所在。公民教育是为了维持政治稳定所必需的公共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群体认同传承的过程,也是公共知识、态度、价值观和群体认同被赋予个人意义并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王文岚,2007)

西方政治家和学者也极为重视一定政治体系中的社会成员早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及形成的政治认知和政治态度,认为这种早期形成的倾向往往会形成其政治自我及价值取向的一部分。因此,公民教育对社会的凝聚和国家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地,在这方面中国也有“从娃娃抓起”的传统。

政治学视野下的公民教育研究结果还认为,公民教育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民主社会要求建构一套培养起成员有能力且有意愿参与彼此共享的社会的教育方式,因为只有在公众能理性、负责地参与政治过程的条件下,民主才能正常推行”。(万明刚,2003)民主制度建立在公民的积极参与之上,这意味着我们要加强民主公民教育。有国内学者借鉴美国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公民教育是支撑民主政治的根本,民主政治不是靠自身来运转的机器,它需要一代接一代的人们用意识来维护和完善它。

政治学视野下的国内研究成果,也在国外关于公民教育要处理好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的问题上,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学者梁金霞认为,“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公民教育理念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现代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价值取向。但是由于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二者之间有着性质上的差异,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对立和牵制的关系。相互合作的关系是指民族主义促进民主主义的强化和发展,反过来民主主义又刺激和促进民族主义的发展,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现代国家发展的动因。所谓牵制和对立的关系是指当民族主义情绪极端高昂的时候,民主主义就会受到压制甚至被窒息;同样,强调民主主义也会使民族主义有所削弱”。(梁金霞,2007)公民教育研究中对公民教育中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问题的探讨,有利于避免未来公民教育实施过程中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相冲突的局面的出现。

总之,从政治学学科角度对公民教育进行的研究,分析的角度主要是从公民内涵的界定、政治系统的代际传承和运行的角度,去探讨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学科的一个比较大的专题。在公民教育研究过程中,鉴于该角度对研究的重要性,有学者单独将其作为一种探讨公民教育的重要视角。

政治社会化是指一个社会幼年成员或新成员。经由各种管道学习、吸收、获得社会既有成员的政治知识、政治情感与政治评价的过程。公民教育跟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社会化过程。公民教育在于通过政治社会化,培养公民对国家制度、法律制度等的合理性认同。学者高峰认为,“公民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应然载体,通过政治社会化,可以引导政治主体树立起民主信心,养成民主习惯,形成公民的民主政治文化心理。张斌贤认为,公民教育的实质在于使年轻一代接受和继承前人传递的政治文化,在于实现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不是培养顺民?答案是否定的。国内研究者认为,公民教育在强调社会化、强调民众接受权威所传授的一整套价值观念、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由反社会化加以平衡。即在看到公民教育的教育者一方面作为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另一方面他们也扮演着现有价值体系和制度的改造者。学者张秀雄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不在培养一个无主见的‘顺民’,而在培养能够独立自主地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及公民意识、能够承担公民的角色与责任,胜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双重身份的‘有责任公民’”。(张秀雄,1998)公民教育不仅要培养年轻一代对民族以及国家权威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见多识广的公民”、“反思型公民”和“批判型公民”,使公民具备独立思考和理性参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公民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生活,才能确保公民社会对于国家权力使用的制约作用,从而确保公民社会健全自律。

政治社会化实际上还是从政治学的学科视域,在个人层面去探讨,如何借助公民教育进行政治价值观的培育、政治知识的传授,从而促进个人的政治社会化。另外,公民教育还肩负着培养科学探究、归纳思考及综合推理等的高水平思维能力,以实现公民理性地、有序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三、公民教育研究前瞻

针对目前国内公民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国内公民教育的研究,可能会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厘清公民教育与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公民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要设计上述三者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如何有效地将三者整合,最终更好地服务政治社会化。

(二)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伴随着国内公民教育实践的增多,学者们会越来越重视在研究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进一步开辟公民教育研究的新天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读《桥》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勤能补拙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读《匆匆》有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童年》读后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作业跳跳豆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和你在一起
意林榜中榜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