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_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中国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

【摘 要】文化间的交流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推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内在要求。中国留学生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传播

一、中国留学生概况

二、中国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影响

文化交流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总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外交活动和战争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留学生究其本质属于一种文化交流的传统形式,作为文化交流传播的媒介,他们对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特殊的贡献。留学生远赴他国求学,作为某个留学生个体来说,他停留在他国的时间有限,造成影响的范围较小。但放大到整个留学生群体来看,他们在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留学生所赴的区域范围很广,可谓遍布世界各地。“如此数量庞大的留学生,作为跨文化传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置身于与自身成长环境不同的异国他乡,学习生活中频繁地与同学及教师的交流使得跨文化传播活动不可回避。”一代又一代留学生在海外生活求学,加之他们在此过程中自身对当地文化的不断适应,促使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大大地延长了其影响的时间跨度及深度,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推动双方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三、中国留学生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巩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已有一段时间,但处于当下文化多元的社会,新文化不断衍生并冲击着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不断对其成果加以巩固。作为一个中国人、更作为一个留学生,他们自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他们在无形之中展现着母国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向世界传播。留学生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巩固作用。

(二)有利于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威胁论遭到大肆渲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外传播,是增进我国与其他国家相互了解和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需求。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他们需要学会融入所处国家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身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践行是对此价值观最好的无声传递。文明、和谐、友善……外国友人在与中国留学生的接触中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进而认识到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民族,而是一个有责任,追求和平的民族。

(三)有利于我国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验。“近代中国留学生在国外,不仅刻苦求学,努力促进中外人民的友谊,同时还充当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留学生群体在传递我国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将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社会政治等各方面的优秀学说引入国内,这大大促进了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

(四)加强公共外交

我国的公共外交主要以“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标,以“尊重、理解、共融”为理念,力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文化交流、艺术交流、公益慈善、民间对话等公共外交方式,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互动共融,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一个爱好和平、推动繁荣的中国。在公共外交活动中,留学生群体是一股不可取代的力量。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在他们留学的国度,常有国人组织联谊活动、庆祝中国传统节日,吸引他国民众参与进来。无形中逐步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留学生群体深刻影响着国家形象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留学关乎一国文化的大局,中国留学生群体既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同时在宣传中国国家形象方面亦大有可为。

在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留学生群体是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可忽略的、强有力的助推力量。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此之下蕴藏的巨大力量。周棉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一文中概括说:“虽然这期间也有许多迷茫和教训值得加以研讨和总结,但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告诉人们,他们在近代以来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具有特殊的贡献和特殊的地位,已经产生了并且还在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文化交流与繁荣之路艰苦而漫长,但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2] 兴越.基于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2.

[3] 叶昌纲.近代中国留学生与中外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1).

[4] 张彦修.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5] 周棉.留学生与近代中外文化交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读后感
读《匆匆》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勤能补拙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读《桥》有感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和你在一起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意林榜中榜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作业跳跳豆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孔明智退司马懿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