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摘 要:柯灵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著名编辑家、报人、散文家。其散文语言清新典雅、情思隽永飘逸,在现代美文创作中,自成一家。散文名篇《巷》是20世纪30年代初作者创作的系列散文《龙山杂记》的第一篇。作者以巷之形、神和功用为主线,以典雅精练的词句,冲淡清幽的情思,抒发了他此时期特有的心境。完美体现了柯灵散文的风格。

关键词:柯灵 《巷》 赏析

柯灵,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浙江绍兴人。柯灵以电影、报刊编辑著称于世,其散文创作同样自成一家,是中国现代美文小品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

《龙山杂记》是柯灵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一组散文小品。这组散文包括《巷》《雨》《失群的红叶》《离开了秋千院落》《越王台畔》和《望春》等六篇,这些美文小品均以作者故乡浙江绍兴为背景,抒写了这一时期作者特殊的心境。而《巷》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美文名篇。

1930年的上海文化界,正是风起浪涌之时。“左翼”文化方兴未艾,进步的文化工作者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核心,在当时严酷的文化高压政策下,以手中之笔为自由、民主而奔走呼号,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为民族的解放而奋起抗争。在这样令人振奋激动的时代环境下,身处古城绍兴,寂寞冷落、不甘于世外的情怀自然萦于同为知识分子的柯灵心头,“人的心理尽是矛盾,既爱静,又爱闹,静极思闹,闹极思静……群集山上,只留下我孑然一身,独伴着闲却的秋千,形同隐士,又如迁客,岁暮天寒,有时我伫立院前,遥望龙山的灯火楼台,宛若天上宫阙,便禁不住有些荒凉之感,恍如被摈在人群以外的畸零儿”{3}。他徘徊徜徉于故乡的山水巷陌,默默排遣着碰壁之后的失落、孤独与怅惘,从而发现了巷的风格、巷的妙处,发现了巷――这“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可以说《巷》就折射出作者此时的悒郁情怀。

《巷》是《龙山杂记》的第一篇。按内容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四段为第一部分,写了巷的风格、式样;后三段可看做是第二部分,写的是巷的妙处与功用。

文章起始段就点出了巷的风采,“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的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接着,作者正比反衬,来突出巷的飘逸恬静、古雅冲淡。作者笔下的巷,有如古代优娴贞静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焕发着自己独特的青春。她不同于简陋凋敝的乡村小巷,她是雅致的;她也不同于杂乱拥挤的上海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往来的是趿着拖鞋,头发乱似飞蓬的俗艳女子,她是恬淡而宁静的;她更不同于北方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的胡同,而是整洁澄明,让人心旷神怡。

这种正比反衬,似乎作者感到并不能充分说明巷的特点,于是开始带领我们徜徉于这悠长又寂寥的小巷,深切感受她的风姿了。这种小巷,身居城市,却“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她远离大都市,却又没有僻壤的泥土气息。她悠长寂寥,“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弯弯曲曲,给你曲径通幽之感。她安宁静谧,静到你“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她寂寥静谧,却并不死气,你看,那巷的两边,“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充满了春意,充满了生机。这不是僻静深闺中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上面几段突出巷的恬静、古雅与冲淡,那么第四段则重在突出它的飘逸洒脱。她无比悠闲,只要你和她聊上几句,心情就犹如“巷尾不波的古井”,没有任何的羁绊与烦恼,这是一种和平的静穆,没有疾风骤雨的袭扰。这是历尽哀乐兴衰后的洒脱吧?所以才能于闹中取静,独自咀嚼着人世沧桑,默默欣赏着夕阳斜照,燕雀低飞,“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至此,《巷》这篇飘逸恬静的散文,这幅古雅冲淡的图画已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后半部分,作者写了巷的妙处、巷的功用。对这一点,作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感受。在作者特定的心境下,巷犹如一支婉转悠长的曲子,舒缓地流向你的心田。你觉得工作太劳累吗?巷可以给你消乏解忧。你心境悒郁,巷可以怡情养性,使你怡然自得,物我两忘。在这里,巷是你自己的天地,你可以随意与爱人倾诉心语,谈天说地,而不必担心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是人海汹汹中的避风塘,在这里你可以调整一下你惊悸的心神。巷是滚滚红尘中的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你徜徉于此,可一洗心头的尘埃。她最适于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人在这里休憩、徘徊。这是巷的妙处,也是此时作者的志趣所在。

巷的风格是飘逸恬静、古雅冲淡的,而柯灵在《巷》里呈现出来的文字的风格也是如此。作者以精美流畅的白话语言,不徐不疾,迤迤而来,漫漫而谈,细细地、深情地向你述说着巷的特点、巷的妙趣。感情色彩看似平淡实则凝重,体现着作者对巷的钟爱及作者的志趣。作者为了突出巷的风格,有时多用叠词,如“巷陌深深”“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修竹森森,天籁细细”等等,这种叠词如乐曲之袅娜,余韵无穷,造成飘逸恬静之感。有时,对句散句并举,用词精当凝练,又如乐曲流动中小小的起伏,婉转悠长。同时,错落有致的对散并举以及典雅精练的词句,又使文章富有古诗词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总之,《巷》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完美展现了巷的神与形,写出了巷的风格,写出了此时作者的思想情趣。

《巷》及《龙山杂记》中的其他篇目,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三十年代初)和作者特定的心境下,体现着作者此时黯淡悒郁的情怀。作者自言这些散文“多是身边琐事,无病呻吟,几乎连人生的影子也黯淡到看不见”,“在它们中间,我照见了一个颤巍巍的怯弱的灵魂”(1935年3月《我这样期望着自己》)。然而,“舟人夜语觉潮生”(1956年作者出版自选集《遥望集》时曾引用卢纶这句诗来说明自己的作品),《巷》中的悒郁恰是作者不甘于世外的精神写照。在那样的时代,真正的弄潮儿是不会蛰居于这恬静的避风塘的。1931年冬,柯灵再赴上海,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从此活跃在进步电影、报刊界,开始了他新的更辉煌的文艺生涯。

{2} 柯灵:《越王台畔――龙山杂记之五・沧桑忆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3} 柯灵:《离开了秋千院落――龙山杂记之四・沧桑忆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懒虫爸爸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妹妹
我的帅爸爸
爱哭鼻子的弟弟
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妹妹
未来的我
新来的老师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周老师
没有蛋糕的生日
胆小的我作文
我被同学欺负了
精灵的小表妹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爱因斯坦奇迹年
讽刺微小说四则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思想碎片拾零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在地图上飞行
麦田里的少年
父亲的样子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心灵的拷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