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幼儿进餐中的教育

幼儿进餐中的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幼儿进餐中的教育

摘 要:进餐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环节中非常重要,一般地,在幼儿进餐的相关教育当中尚存不少问题。具体地来讲,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很多语言或者行为都暗含着技巧,比如说:老师的激励法,劝饭用词,保育老师的卫生等,当这些技巧运用不恰当的时候,就不利于预设结果的达成,甚至还给幼儿带来身心发展的不好影响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A

镜头一:

在幼儿进行用餐之前,老师们应当及时地提醒幼儿注意桌面的清洁度保持,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应将骨头放入空盘子当中。用餐中,保育员应当及时地清理桌面,打扫卫生。但是,时间经过了半学期,尽管老师尽职尽责地提醒幼儿,但是他们的用餐习惯以及卫生习惯还是没有得到什么改变,一些菜汤、米粒、骨头等等仍旧散乱到地面、桌上以及盘里。

镜头二:

在大部分孩子都已完成用餐的时候,仍旧有一小部分的幼儿以极慢的速度嚼、咽,甚至对着饭菜发呆或者玩耍。老师们为了使孩子可以吃的多一些,便采取连哄带吓的方式告诉他们,如果不吃完,就是坏孩子或者不准回家等等。最后导致了这种结果,在收拾饭后卫生的时候发现,抽屉以及地上均有许多剩下的馒头和饭菜,不仅造成了浪费,甚至还让孩子养成了撒谎的坏习惯。

镜头三:

保育员把饭菜拿到教室里分饭。并且边分饭,边进行催促:“第一个吃完饭的小朋友将得到一个大大的奖励”;老师还在幼儿进餐中,不断地提醒他们: “某某某,大口大口地吃,要快!”当大部分的幼儿吃完,只有很少的人还在进餐的时候,老师变会说,“最磨蹭的就是你们几个小朋友,每一次都是最慢的。”

以上这些,相信我们的老师都不会陌生,因为我们的工作中,总不时地会出现这样的说辞和做法。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吃饱,多吃一点。然而,我们却忽略了,这样做的结果竟是无意中伤害了孩子脆弱的心,给了孩子错误的暗示和误导。

一、幼儿进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催促吃饭。幼儿的进餐是兴趣渐渐养成的过程,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幼儿在语言理解上的能力有限。所以,在老师催促幼儿进食的时候,会给幼儿带来压力,他们甚至怀着担惊受怕的情绪在第一时间迅速吃完,这就使得进餐活动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不再愉快、轻松。长此以往,有部分幼儿就会对进餐产生厌倦,甚至觉得吃饭是件非常痛苦的事。

2.强制多食。因为幼儿的年龄较小,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甚至还存在挑食偏食的坏习惯,老师强迫幼儿吃他们并不爱吃的食物,会给幼儿带来精神压力,甚至产生焦虑感等等。这样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进食量,相反地,还大大降低了幼儿的食欲等等。

在幼儿园里,中午的进餐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的时间安排有半小时至45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对于教师而言,既要基于身体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幼儿的进餐活动,还应该基于心理健康的层面来深入地考察幼儿的教育问题等等。

3.吃得干净。在幼儿园中,还会发现一种常见的现象,即幼儿会将洒落在地面以及桌面上的饭菜捡起来放在嘴里吃。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保育员或者教师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总是反复强调要吃得干净,要保持地面以及桌面的干净与整洁等等,有的还会批评撒饭、掉菜的幼儿。这样一来,很多孩子为了不受到老师的批评,就养成了把饭菜捡起来再吃的坏习惯。

4.安静进餐。很多老师均认为,幼儿在进餐的时候不应当说话,因为这会直接地对幼儿进餐的速度造成影响。另外,安静进餐也是在很多幼儿园的常规范围之内,甚至在幼儿进餐的时候,教师们还会经常对幼儿说这样的话,即:赶紧闭上嘴巴或者说嘴巴不是用来讲话的而是用来吃饭的等等。

基于这样的情况,幼儿在进餐的时候就像极了深夜中的老鼠,说话也要偷偷地说,正是因为这样,还可能遭受教师的批评甚至警告等等。剥夺了话语权,也就相当于扼杀了教师与幼儿间的沟通机会。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他们是为了尽快地培养起幼儿的勤俭意识与习惯,而基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讲,幼儿在精细动作的发育还没有完成,他们尚且不能够自如地使用筷子与勺子等等,因此可以说,掉菜撒饭这些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二、解决策略和方法

1.超越常规,营造师幼交往、同伴的氛围,创建愉快宽松的环境。

在幼儿进餐的过程当中,老师还可以创新一些常规,找些新鲜的小花样来引导幼儿,以实现愉快进餐的过程。比如说,幼儿可自由地对座位进行挑选,自由地选择和谁一起进餐,而老师扮演的角色则是当幼儿提出请求或者帮助的时候,适当地采取些措施等等。

2.释放幼儿的自我空间以及独立权。

伴随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幼儿非常希望能够独立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具体地来讲,老师则可以通过指导或者帮助一些成长较快的幼儿进行自取食物以及收放餐具的学习与实践,并基于这样的观察以及学习,渐渐地将这种良好习惯推广到全班的幼儿中,这样就可以更快地提高每一个幼儿的独立能力。事实上,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节约就餐时间的浪费,还能给予幼儿更独立和自由地空间;通过这种释放权利的方式,渐渐地培养了幼儿的自信与独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3.利用有趣的活动,提高幼儿进餐的兴趣。

老师可以在进餐之前,讲述一些食物营养以及用餐卫生相关的常识等等,并将其渐渐地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当中。具体地来讲:可以基于不同种菜色与菜品,将具体地营养价值介绍给幼儿,还可以组织幼儿为菜取名的活动,来提高幼儿的吃菜欲望与兴趣。比如说,有些幼儿不太愿意吃某种青菜,可将菜名取作大力水手午餐等等;另外,很多幼儿对胡萝卜不感兴趣,可利用他们喜欢小兔子乖乖的心理,把午餐说成“兔宝宝的最爱”等等。快乐感,从而会更加喜欢进餐了。

4.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幼儿的胃口有个体差异,对他们的饭量不能强作要求,如可以采用几次分饭菜的方法,调节食量:第一次分饭菜可以少一些,每个幼儿的量都一样,一般在碗量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这样就减轻他们“眼里”的压力和负担。避免让幼儿看到满满一大碗后马上倒胃口,看大家香喷喷地吃完后,再分第二次饭菜,边分边用温柔的语气说:“谁还要再添一点?”此时幼儿往往会有一种成就感:瞧,我已经添饭菜了!幼儿吃完第二次分的饭菜,还可以分第三次,这时对有些胃口小的孩子不必强迫再添。这种办法在冬天也可以避免饭菜还没吃完就凉掉了。

总而言之,进餐作为幼儿的重要生活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通过创建更为民主、温馨、安全以及舒适的进餐环境,使得幼儿能够更好更健康地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知识经验以及语言能力等等,这些过程是在幼儿成长和发展当中是不可或缺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胆小的我作文
新来的老师
我的周老师
爱哭鼻子的弟弟
我的帅爸爸
我的妹妹
一件有趣的事
回忆童年钓龙虾
没有蛋糕的生日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懒虫爸爸
精灵的小表妹
我的妹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未来的我
讽刺微小说四则
心灵的拷问
麦田里的少年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在地图上飞行
爱因斯坦奇迹年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父亲的样子
思想碎片拾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