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三个平面语法观与对外汉语教学

三个平面语法观与对外汉语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三个平面语法观与对外汉语教学

摘 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加深,语法的讲解变得更为重要。要讲语法,不得不涉及到语法的三个平面。本文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得出的对三个平面的语法的一些认识及利用三个平面语法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三个平面的语法观之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

作者简介:付诚岑 ,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A

要进行三个平面的语法观的教学,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三个平面的语法观的形成与发展和三个平面的语法观的主要内容。

一、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形成与发展

1、三个平面理论的萌芽

在汉语的语法分析中,明确区分句法、语义、语用,最早见于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实词,依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在一起,常常能表达某种句法关系。在这里,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的语序:语义的、语用的、语法的。最初这种语义、语用、语法的区分还欠精确,并且是仅就语序而言的。

2、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初步形成

3、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全面形成。

二、三个平面语法观的内容

1、句法平面的研究

句法平面的研究,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句法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分分析,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并进而归纳句型,与此密切相关的是结构关系的判别,研究一个组合体属于什么样的结构类型。二是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切分,指出句法结构中词语的关系。

2、语义平面的研究

语义平面的研究,指对句子进行语义分析。句子中的词语,除了符号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之外,还可以反映符号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语义的 。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从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区分连谓短语和动宾短语(这里的动宾短语指的是动词、形容词作动词的宾语的短语。)

虽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三个平面语法观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连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区分时,我们可以只选择句法平面和语义平面来进行教学。

如:①看着心烦 ②觉得难受

在实际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常问到这两个短语有什么区别。在现代汉语对短语的分类中,我们把①看作是连谓短语,把②看作是动宾短语。下面我将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平面结合来分析。句法平面的分析,我将采用变换分析之添加法:

①添加为“我看着(他)心烦”②添加为“我觉得(他)难受”

在①中,“心烦”的语义指向为我。

在②中,“难受”的语义指向为他。

由此观之,通过添加和语义平面分析后,动宾短语的语义指向为宾语,而连谓短语的语义指向为主语。从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解释到,我们可以根据添加句法成分以后的语义指向来判断该短语是属于动宾短语抑或是连谓短语。

③同意去 ④去取钱

同样是两个动词连用,但是在现代汉语短语分类中,③属于动宾短语,④属于连谓短语。我们可以从句法平面、语义平面来进行分析。

1.句法平面:添加的成分不同。

动宾短语中添加的成分应为代词,如:同意他去。而连谓短语中,第一个动词后只能添加表示地点的名词性成分,如:去银行取钱。

2.语义平面:添加句法成分后,句子的语义指向是否一致。

如两个句子同样添加“我”后,“我同意去”这个短语存在歧义,但是“我去银行取钱”这个短语就不存在歧义。“我同意去”这个短语的歧义之处在于,一方面这个短语可以表示“我去”;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我同意某个人去”。

1.由动词“去”组成的连谓结构的特殊用法。

(1)改变“去”的位置

在由动词“去”组成的连谓结构这一类格式中,“去”也可以挪到后面去充任连谓结构的后一个直接成分。如:“④去取钱”转换为“取钱去”,虽然“去”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其句义并没有改变。但在动宾结构中含“去”字的结构中,将“去”字移到最后,则不能成为一个有效短语。如:“③同意去”只能转换为“去同意”这一无效的短语。由此观之,在带有“去”字的动宾短语和连谓短语结构中,如果可以将“去”字移到后面且不改变其句义,则该短语为连谓短语;反之,则为动宾短语。

(2)省略“去”

首先我们将③④句都添加上一个主语“我”,③变换为“我去取钱”,④变换为“我同意去”。“我去取钱”省略“去”字之后成为“我取钱”, “我同意去”省略“去”字之后则成为“我同意”,“去”省略“后”,动宾短语和连谓短语回答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动宾短语回答的是你要去做什么,你想干什么。而连谓短语回答的是你的看法。同时去掉“去”以后,在不是对话体的句子中,句子语义自足的情况也不一样。“我去取钱”这个句子去掉“去”以后,句子的语义是自足的,而“我同意去”这个句子去掉“去”以后,整个句子的语义是不自足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三个平面的语法观来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要做到深入浅出。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三个平面语法观的不同内容进行分析阐释,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三个平面语法观。

参考文献:

[2]叶苍岑,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6.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胡裕树,张斌,句子分析漫谈【J】. 中国语用文,1989,(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懒虫爸爸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帅爸爸
我被同学欺负了
爱哭鼻子的弟弟
没有蛋糕的生日
深山中的看林人
我的周老师
我的妹妹
胆小的我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
未来的我
新来的老师
我的妹妹
精灵的小表妹
“文革”二字何必加引号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让好制度改变中国
动画片里的妈妈去哪儿了
星际穿越,让时空旅行不再是梦想
纳粹打着“爱国”的旗号“崛起”
在海底待31天
常见符号的隐秘来历
为什么中国只用1个时间,而美国有6个
一根价值1亿美元的军事“天线杆”
十项出色的青少年发明
老无所依的恐惧
科学家最想重新命名的科学术语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4年25项最佳发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修改病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北京市各校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作文题目汇编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