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摘 要:为人师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一个时代都赋予它新的含义,但是,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道德的塑造者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本文从教师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坚持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教师“言行一致”是为人师表的根本。

关键词:为人师表;师德;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为人师表”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塑造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人。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师德”的话题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论述、赞美“师德”的文章,不胜枚举。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但根本的内涵都脱离不出“教书育人”这个范畴。而要做到教书育人,须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不但要成为一名知识的传授者、道理的讲解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还要成为社会道德的缔造者。

作为老师如何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呢?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教师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做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其次是怎样将知识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肚子里首先要有知识,并且这个知识的框架内容要有足够的大,足够涵盖与教授的内容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相关知识。

广博的知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并不是说自己具有了广博的知识就能够当老师,能够当一个好的老师了。要成为一个好的老师,还必须具备能将知识导出来、送出去的能力,即教学的能力。教学能力就是说作为老师首先要具有讲解清楚、演示明白的能力;其次是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再就是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要坚持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教书育人,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德育目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例如孔子就是以“文、行、忠、信”为教学手段,培养“士”和“君子”为目的。

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言”的魅力

“言传身教”中,“言”排在首位,说明教师的言语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语言表达清楚、明白,有吸引力,能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激发人的斗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我们要用精准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的内在规律,用积极的语言来表述事务的发展趋势,要用鼓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表扬不能夸大失实,不能超限;批评不能贬低斥责,更不能搞语言刺伤;管理要遵循规章制度,不能超越底线。在表扬和批评过程中要很好的把握语言的力度、分寸,尽量使得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等。

四、规范自己,做到言行一致。

“言传身教”中“言”位于第一位,并不是说“身教”不重要,恰恰相反,“身教”在人的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你做给我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等,就是要求“说做一致”。那么,身为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养成过程中,身教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整天嘴上说着爱国,怎样做才能爱国!结果自己刚说完,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转过身就扔下本职工作干私活。

五、做好言教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人才,言教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发挥好言教的作用呢?我认为教师在注重自身的修养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讲理不要捕风捉影,信口开河。作为老师要注重调查,讲事实、将依据,科学分析,抓住问题的规律,讲话一定“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老师说是对的,就会照着去做的;老师说是错的,就不会去做。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言谈举止十分敏感,而“你又怎么啦?”、“听说你……?”之类的问语,会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背上思想包袱,产生消极思想。事实证明,教书育人者,话语出口前一定要仔细掂量掂量,不能雷厉风行的“听风就是雨”,凭主观,乱推测。

二是讲理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言而无理。讲事实、摆道理、明人伦是德育的根本。教书育人的要务就是讲要“寓理于事,事理结合,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做到“言之有理。”理是因事而生,事是因理而清。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而“理”就是解读这一规律的钥匙。有人说: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道理是启迪心灵的钥匙,这话不无道理。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作为塑造者,如果有言无理,或者有理无言,都难以很好地完成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品德。

三是不能夸夸其谈,空洞无物。说理要有理有据。品德的塑造,也要结合实际,作为教师的自己讲的事情、讲的道理,要让学生能够从身边找到学习、模仿的榜样。因此说教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做到“言之有物”。譬如讲到敬业精神,可以举的事例就有很多。对学生本身来说,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课堂上没有听懂的,课下及时请教等行为都是学生敬业精神的表现。说教是老师进行德育活动的一种手段,如果内容乏味、空洞,就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人们厌恶“空洞说教”的理由也在于此。特别是当代的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型的教育对象,他们接触的各种知识的丰富程度一点不逊于做教师的我们。

四是要实事求是,不能许愿哄骗,搪塞应付。作为老师讲出的话,一定务必做到实事求是。要敢于负责任,善于讲真话。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履行诺言,做到“言而有信”,对于学生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有的放矢的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不能说:“你先去干,干好了给你入(团)党!”等等,只图一时痛快,结果许了一个不能实现的诺言,失信于学生,影响了言教的效果。 五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言之有情,不能冷言飞溅,动辄训人。德育过程就是一个说教、交流的过程。“说”需要有人听,有互动才能称之谓“交流”。要达到需要的效果,教师的说要满腔热情,不仅要言之有物,更需要言之有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话说的好听,耳朵听着顺,心里想的通;话说拧了,热心变凉,好事变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激发与控制多与言语刺激的轻重、时机的恰当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充满真挚情谊的言谈,容易引起双方感情的交流,形成心理相容,为言教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则易产生心理相斥,你讲的道理在好,别人也不会接受。所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搞好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

六是要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不要照本宣科,平淡无味。为人师表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其次才是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只有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声情并茂、生动绘色,做到“言之有趣”。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析和动听之中。”要发挥言教的魅力,必须掌握言教的艺术,使它富有“感人的力量”,力求把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严谨的科学性和必要的生动性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你的讲话、授课才能受欢迎,才可以使受教育者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享受。你讲的课,学生们会自觉不自觉的跟随着你的思路来听;你说的话,学生们会当作金科玉律般的来遵守;总之只要与你在一起,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感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六、为人师表的养成训练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威严。作为老师要时刻要注意自己仪容端庄:得体的妆容、合适的发型、整洁的衣服,能够体现出教师气质的服装穿着,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要在无形中引起学生的尊敬之情,在学生的内心之中不知不觉的树立起威信和尊严。

其次是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对自己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因为你的学生们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您的言谈举止,在课堂上自己管理着几十名学生,同时也在接受着这几十名学生的严格监督,作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对象。教师教做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跟着做什么。因为我们是教师,是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传授做人之道,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社会公德,遵守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保持仪容严整,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相结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提高,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高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高举德育标杆的旗帜,以道德楷模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处处做学生的模范,事事做学生的榜样,这就是为人师表的目标。

参考文献:

[2]《教育学》主编:肖北方,北京出版社2011年11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胆小的我作文
我的妹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我的帅爸爸
精灵的小表妹
爱哭鼻子的弟弟
一件有趣的事
未来的我
我的懒虫爸爸
没有蛋糕的生日
回忆童年钓龙虾
我的周老师
我的妹妹
新来的老师
深山中的看林人
科学家最想重新命名的科学术语
在海底待31天
纳粹打着“爱国”的旗号“崛起”
星际穿越,让时空旅行不再是梦想
常见符号的隐秘来历
老无所依的恐惧
“文革”二字何必加引号
为什么中国只用1个时间,而美国有6个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动画片里的妈妈去哪儿了
一根价值1亿美元的军事“天线杆”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4年25项最佳发明”
让好制度改变中国
十项出色的青少年发明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修改病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北京市各校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作文题目汇编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文言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