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学习动机对中国英语教育现状的影响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分类描述,指出“工具型”学习动机对中国英语教育现状的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及当前国内令人担忧的英语教学效果,旨在通过这一尝试性分析,对中国英语教育改革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动机;工具;英语教育
作者简介:李妍,女,1987年6月生,陕西籍,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一. 中国人“工具型”为主的英语学习动机
二.“工具型”动机下催生的“中式”英语教育
Jakobovits等学者认为,在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中,动机占到33%的比例。(史慧,2010:9)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甚至文化习得,学习应出于兴趣爱好或交际需求,学习应充分体现主动性。但由于国内英语学习者“工具型”为主的学习动机,使得中国的英语教育从一开始就被定性为被动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教师力量、考核模式、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实际的交际需求。
从教学模式来看,大多数学生应试性的学习动机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以权威的身份站在相对被动的学生面前(史慧,2010:10)”,以讲授知识,尤其是语法等应试知识及技巧为主,不重视听说训练、文化信息等考试不重点测试的内容。学生很少能在课堂上开口讲英语,课下也没有受监督的自主学习活动,误将英语学习与“死记语法”、成功“解题”画等号,对于英语世界则更是缺乏了解,导致其一旦进入英语国家环境,因文化背景、语言技能的缺失,无法顺利进行跨语际沟通。
从考核模式来看,除雅思托福等出国考试以外,国内的英语能力考试(甚至包括英语专业学生的等级考试)多以笔试为主,口试即使有,也大多属于选考内容或过关门槛极低。近来热议的英语“一年多考”等考核模式改革虽有调整学生学习动机、遏制“畸形”英语热的作用,但仍不能有效考查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仍难解决学生英语“开口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这种“中式”英语教育现状的形成与大众以考试等特定目的为主的“工具型”学习动机密不可分。因此,如何通过改造课堂环境、改革考核制度、调整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工作来弱化学习者的考试情结,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其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学习动机、提高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效果,使得学习者真正在实际跨文化交际中获益,就成了摆在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议题。
参考文献:
[2]史慧. 外语教师课堂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之心理语言学阐述. 新课程学习,2010
(4):9-10.
[3]汤闻励. 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 外语教学,2005
(3):65-68.
[4]“英语恩仇录” 《华商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周老师
- 我的帅爸爸
- 未来的我
- 回忆童年钓龙虾
- 我的懒虫爸爸
- 一件有趣的事
- 爱哭鼻子的弟弟
- 没有蛋糕的生日
- 我的妹妹
- 深山中的看林人
- 胆小的我作文
- 我被同学欺负了
- 新来的老师
- 精灵的小表妹
- 我的妹妹
-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 父亲的样子
-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 心灵的拷问
-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 麦田里的少年
- 思想碎片拾零
- 爱因斯坦奇迹年
-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 在地图上飞行
-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 讽刺微小说四则
-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