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浅谈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_浅谈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

浅谈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7

浅谈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

摘 要:党家村作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代表,经过六百多年的营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大家的一致称赞。党家村民居建筑反映了韩城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历史延传,从中透露出老祖先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思想,向我们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关键词:党家村;民居;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党家村在韩城市东北约十公里的西庄镇东南,始建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距今有将近七百年的历史,是一座集元、明、清三代建筑于一身的中国民居建筑群,是韩城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内外专家称赞它为“民居瑰宝”,“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4]走进党家村,那里到处掩映着历史的故事,诉说着中华璀璨的文化,体会感受到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生不息的延传。

一、党家村的发展历史

党家村始建于元代,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朝邑(现大荔县境内)人党恕轩逃难来到东阳湾,在被现在称为“恕轩窑洞”的地方打了几个窑洞,居住在半塬之上。据《韩城县志》与《韩城市志》的记载,党恕轩租用寺庙里的土地进行耕种,后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后来此地因党家人居住而改称为“党家湾”。党恕轩生有四个儿子,除了老四去甘肃屯田外,其余三人均在家务农,兼营部分商业贸易。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党恕轩的长孙考中举人,开始拟定村落的建设规划,并划分了长门、二门、三门建房区域,村名也最终更名为“党家村”。因为地势低洼的缘故,当地人俗称为“党圪崂”。[1]

早在元末明初,一位叫做贾伯通的商人从山西洪洞迁居到韩城,后与党姓联姻,在嘉靖年间也住进了党家村。因为党家村土地数量有限,一部分人就外出去做生意,清顺治年间,党家村人生意越来越大,成立了“恒兴桂”、“合兴发”等商号,并在商号里采用了类似于今天股份制的经营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后来又在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许多省份都设立了商号,从事转口贸易,将北方的小麦、芝麻以及特产等运往南方,又把南方的大米、药材运往北方。有了钱,党家村人喜欢读书和盖房子,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座文化气息浓郁的民居建筑村落。

二、党家村的民居建筑格局

党家村建在一个凹形地带,三面环塬,只有东南方向是一个缺口――泌水河的出口,风水上讲很合理,后来党家村人在村东南方建了一个文星阁,文星阁的面向塬的三个方向都开了窗户,在东南方却没有,目的是不让村中的风水外流出去。

党家村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六百多年的古村落,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屋顶如新,一尘不染。据传说慈禧太后把一颗避尘珠赐给了一位党家村的进士,他将这颗珠子放在了文星阁上。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韩城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多西北风和东北风,党家村背靠北原,南邻河谷,不论是刮西北风还是东北风,凤从原上顺一定的角度刮下,遇到河谷中的顺河风,灰尘等物便顺河谷刮去,这样就使村中房顶永无积尘,形成了党家村的一道奇观。[2]

党家村不但整体布局特色鲜明,引人入胜,就单个建筑而言,也是各有千秋。党家村内大大小小各种样式的建筑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其中以四合院、分银院、文星阁、泌阳堡、党家祠堂的特色最为明显。

1.四合院

党家村是由外观大体相同,内里布置多样的一百二十多座四合院构成的,这些院落集中紧凑而又错落有致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处罕见的人文景观。

四合院也叫四合房,辞典的注解为:一种旧式房子,四面是屋子,中间是院子。按此解释,北方不少地方的四合院早有变化。达官贵人们住的不说,但凡富有些的,在院中常添建一个狭窄的前院,且多带偏院,穿过“垂花门”才进入内院。内院又添建甬道,种上花草树木。两相比较,党家村四合院可谓是本来意义上的四合院了。

每个四合院大多建在一块面积约270平方米的地面上,长约22米,宽12米。有三分院子四分场的说法。房要沿着四面端端正正的盖,上首厅房,下首门房,两者间相向盖着厢房,中间狭窄的一块青砖铺地就是内院。四合院中厅房建的最高,是宴请宾客和祭祀祖先的地方,两边的厢房是儿女的居室,兄东弟西,以长为尊,门房是长辈居住的地方,目的是为了好照看门户,并且可以监督规范子女的行为。各房的背墙山墙连为一体,构成整个院子的界墙。这是定规。即使谁得了上千平方米的地皮,也不得盖成地皮面积那么大的院子,只能两院三院并排而建。

2.泌阳堡

沿着党家村中用河石铺成的中间凹两边高的石头古道,可以登上“泌阳堡”,它是上寨子的唯一通道,它建于泌水河之北而得名。始建于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建成,距今有150多年的历史,当时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局动荡,清政府号召民间筑寨自保。党家村在举人党遵圣、拨贡党之学的倡导下,选定村东北“半岛型”的高崖作为寨基,采取预付银两,购买宅基的方式筹集18600多两白银,修筑了城堡,最初在寨子建房的有二十七家,占地约三十六亩。 在泌阳堡的城门原来是装有两道门的,外面一道用铁皮包裹,里面的门用顶门杆拦腰横档,起到双层保护的作用,进入暗道,可以看到东边的一些小屋,以前是供看护城门的人居住的。在古寨里有个涝池,下雨时全寨的都会汇入其中。涝池有三大作用:一是,它能蓄水防洪减轻雨水的冲刷里;二是,蓄存的水能供村民洗衣及家畜用水;三是,可以调节古寨空气湿度作用。

傲然屹立的“城门楼”,相当于一个哨所,又具有神庙的功能。内面供奉有关公和观音菩萨的画像,其作用是鼓励党家村人英勇搏敌、坚守城堡和保佑群村人平平安安、人丁兴旺。

3.文星阁

文星阁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用时八年。此时,科举制度早已废除,村中人修建此阁,表现了党家村人崇尚读书的文化传统。

文星阁高40米,周长约13米,两层。文星阁的塔身颇像《封神演义》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中之镇妖宝塔。登梯而上,仿佛“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门外也悬挂一副木制对联:“配地配天洋洋圣道超千古;在左在右耀耀神灵保万民。”阁内供奉着圣人孔子以及其十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顶层供的则是一手拿笔,一手执卷,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 在阁的每层窗口都有砖雕的四个大字。分别是“大观在上”、“直步青云”、“文光射斗”、“云霞仙露”和“笔参造化”。[3]

4.分银院

党家村赫赫有名的“分银院”,是党家村人分配银子的地方,门楣写的是“庆有余”,是吉庆有余的意思。分银院过去曾经是党家村的财务中心。像这样的“分银院”,党家村有二座。在明朝、清朝年间,党家村人在河南做生意赚了大钱,运回的银子就在这儿分,这儿像是“乡村银行”。据统计,党家村收进的白银有几千万两,在当时足以购买一支北洋舰队!也就是在这期间,才有党家村一座座气势宏伟,文明高雅的四合院。[6]

除此之外,党家祠堂、村中大巷、节孝碑、看家楼、马院房、老院、古井、银炉院、私塾院、平台院等也是党家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一定的地位。正因为有这些建筑的存在,党家村才能够称得上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三、党家村民居建筑的文化底蕴

党家村民居建筑最具文化特色的就是组成四合院的门楼、照壁和门楣题字,党家村人生活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这也是韩城这座古城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之一。

1.门楼与外形装饰

党家村的门楼有它独特的建筑风格,走马门楼、拴马环和砖木石雕刻(三雕)组成了党家村独具一格的门楼艺术。门楼设计得十分威武高大,上面有一到两块的上马石提供给人方便上下马,所以叫做走马门楼;墙壁上有用金属打制的拴马环,不同的拴马环样式各异,横向分布在走马门楼的两侧;门楼上方的木雕和地面上的石雕交相辉映,木雕上面有喜鹊、莲花等分别寓意着吉祥和平安,石雕有石狮子,一为了看家护院之意,二也可作为拴马桩来使用。还有石墩子,上面大多雕刻有香炉等物品,象征香火不断之意。

四合院的外形是清一色的青瓦盖顶,“五脊六兽”。起墙是一砖到顶,各院虽有高低大小之分,却少有形态装饰之异。这种形制是其他地方,尤其是北京的民居所不敢采用的。因有“僭越”之嫌,即超越封建社会对不同等级身份者建房的礼制规定。党家村的四合院,无分富裕、清贫、做官、为民,其形制规格颇一致,无人提及“僭越”之疑。

2.照壁

进入门楼正对面的墙壁便是照壁,目的是为了避免妖魔邪岁直接冲入院内而建造的。照壁上面往往画有一些吉祥的动物,如梅花鹿,寿星等,这就是“砖墙照壁”;还有就是题字,党家村内有一个“福”字照壁,据说是慈禧太后赐于党姓先人。照壁这一建筑文化不但在党家村内十分流行,而且影响到了整个的韩城乡村的建筑布局风格,现在的韩城老城区以及周边的乡村建筑,都保留有照壁这一传统风格,对周边影响十分深远。

3.门楣题字

进入院中,最高的厅堂上方悬挂的就是各家的门楣题字。党家村中一位老学者党丕经先生搜集整理了韩城500多例民居的门楣题字,并将其分为五类。第一类:显耀,如“太史第”、“世科第”、“文魁”、“登科第”等;第二类:箴铭,如“忠信第”、“谦益第”、“裕德第”等;第三类:祝颂,如“长发其祥”等;第四类:标榜,如“耕读第”、“外翰第”、“明经第”、“树德第”、“光裕第”等。第五类是将其他归为一类,以大实话为多。

门楣题字的作用有三种,既是家族的标志和权贵的标志,对普通百姓而言,也是他们信仰的标志。传统的门楣题字多为名家所题,或楷或行,苍劲刚健,流美飘逸,村巷成了展示书法艺术的长廊。党家村“安祥恭敬”的题字为清状元王杰所书,而张家巷“十马高轩”则为其女婿书法家梁元所题。这些保存完好、或木刻或砖雕的门楣题字已成为韩城光辉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对党家村评价说道:“我虽然到过欧亚美等数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民居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6]

青木正夫的一番话揭示了党家村作为中国民居建筑典范所表现出来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如今,党家村被陕西省指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并列入了“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这便是对党家村民居建筑地位的最好的肯定。

参考文献:

[1][清]傅应奎,钱坫.韩城县志[M].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

[2]韩城市志编委员会编.韩城市志[M].陕西:三秦出版社.1991.01.

[3]韩城市旅游文化局编.韩城市文物志[M].陕西:三秦出版社.2002.11.

[4]周若祁,张光.韩城村寨与党家村民居[M].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

[5]范德元.民居瑰宝党家村――陕西韩城党家村的建筑美学[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04.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被同学欺负了
我的妹妹
精灵的小表妹
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周老师
回忆童年钓龙虾
深山中的看林人
没有蛋糕的生日
我的懒虫爸爸
未来的我
爱哭鼻子的弟弟
胆小的我作文
新来的老师
我的妹妹
我的帅爸爸
为什么中国只用1个时间,而美国有6个
让好制度改变中国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14年25项最佳发明”
“文革”二字何必加引号
十项出色的青少年发明
动画片里的妈妈去哪儿了
一根价值1亿美元的军事“天线杆”
常见符号的隐秘来历
星际穿越,让时空旅行不再是梦想
在海底待31天
我们总该信点什么
老无所依的恐惧
“呵呵”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科学家最想重新命名的科学术语
纳粹打着“爱国”的旗号“崛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愚公移山》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信客》教学设计
北京市各校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作文题目汇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专项复习训练及答案:修改病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资料: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