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时间的迷宫

时间的迷宫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5

时间的迷宫

摘 要: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元小说的代表作品。所谓元小说是探讨小说形式本身。它既是小说文本,也是对小说这一文体的戏谑和颠覆。他对小说本身的消解,不断地在虚构和批评之间游离,将读者的批评视角和小说融为一体,打破了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之间的界限,从而使作品本身也具有文学评论的功能。充分运用元小说的重要技巧,即文本中套文本。虚构故事中的行为形成一个故事,形成了小说本身的故事结构,使得故事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作品的主题是时间,当故事发生不以空间而是时间为主题时,便成为没有谜底的谜语,在时间密布的网中,为读者展现了时间的迷宫。

关键词:“元小说”;后现代;博尔赫斯;时空问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一种主要文学潮流。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出现在20世纪50至60年代,70,80年代达到鼎盛,之后渐渐分化、消解。后现代主义直到今天仍然活跃在文坛,是继续发展的文学流派。它没有流派清晰的概念,却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新小说、垮掉的一代、元小说和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即“通过文学文本对其自身本质和小说地位的探讨”。 这类小说主要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英、法、美和阿根廷等国家。元小说的特征在于,它对小说本身的消解,不断地在虚构和批评之间游离,将读者的批评视角和小说融为一体,打破了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之间的界限,从而使作品本身也具有文学评论的功能。充分运用元小说的重要技巧,即文本中套文本。虚构故事中的行为形成一个故事,形成小说本身的故事结构,使得故事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后现代小说中这种对小说本身的质疑、解构,打破文体界限,破坏叙述视角,和没有意义的语言游戏中,更重要与之前文学不同的是在时空观上的差异。现代主义作家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元小说的代表作品,故事的主人公彭熙是一名德国间谍,但是拥有中国的国籍。他准备通过刺杀汉学家斯蒂芬・艾伯特使刺杀案上报纸,从而向德国方面报告准备轰击昂克莱的英国炮队所在地名称。故事的情节线索像一篇简单的侦探小说,没有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都模糊不清。但却是这个故事中,采用故事套故事的解构,在文本中体现了时间问题。

主人公的曾祖父曾说他生前用一生的时间建造了一个迷宫,后人并没有找到任何实体的迷宫,只看到他留下一本杂乱无章的小说。研究者发现在作者的书信中:“我将小径分岔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并非所有后世)”。 这个迷宫就是他构建的小说。小说中主人公会面临不同的选择,然后将每种选择实践一遍,这样不同的选择展现出不同的故事时间,每种故事结局是另一种故事的起点。在这个层面上,博尔赫斯展现了《小径分岔的花园》小说中叙述写作的分岔,又不忘自己叙述的时间问题。

“小径分岔的花园”是一个迷人的谜语,所要追寻的是“时间”。小说中“您的祖先和牛顿、叔本华不同的地方是他认为时间没有同一性和绝对性。他认为时间有无数系列,背离的、汇合的和平行的时间织成一张不断增长、错综复杂的网。由互相靠拢、分歧、交错,或者永远互不干扰的时间织成的网络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即将被杀的艾伯特告诉彭熙:“在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不存在;在某些时间,有你而没有我;在另一些时间,有我而没有你;再有一些时间,你我都存在。目前这个时刻,偶然的机会使您光临舍间;在另一个时刻,您穿过花园,发现我已死去;再在另一个时刻,我说着目前所说的话,不过我是个错误,是个幽灵。”

这段主人公之间的对话,成为了艾伯特对自己将要被杀的预言,又是博尔赫斯对时间的终极思考。当时间消失,无数的结局指向无数时间的可能,时间本身成为一张复杂的网,如同一张蜘蛛网,各种时间交织连结,交错,或在一定的故事中交叉、联系,形成了无限的循环。

在这篇小说中,体现了博尔赫斯的时间循环论、时间的相对性、和时空的多元化等等相结合。将文本套文本的方式运用其中,其叙述的不同层次,即作为侦探小说的框架、另一个时空的小说迷宫和作者文章的时间交替这三个层面巧妙的表现了后现代主义小说中时空的消解。这是博尔赫斯小说中时间形态最为复杂的一个。

值得一提的还有《小径分岔的花园》这本小说集的序言,出自博尔赫斯本人。但是却在序言中写上了“代序”,再往下看,作者给自己在将来的百科全书上写下了词条,解释逝去的作家博尔赫斯,这不可以不说是大胆的,元小说作者既是文本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主人公,更是作者本人的代言。读者分不清哪个是小说,哪个又是作者对作品的批评。这种自由出入于作品之中,时而对主人公进行描写,时而对作品的人物发表评论,这已经混淆了作者和主人公的身份。对自身的虚构性有着清醒的认识,因而常将批评视角融入文本中,混淆了文学,文学批评和批评对象之间的区别,使得作品本身也具有批评的属性。

综上所述,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元小说的代表作品。它既探讨了小说形式本身,也对小说这一文体的戏谑和颠覆。对小说本身的消解,不断地在虚构和批评之间游离,将读者的批评视角和小说融为一体,打破了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之间的界限,从而使作品本身也具有文学评论的功能。充分运用元小说的重要技巧,即文本中套文本。虚构故事中的行为形成一个故事,形成了小说本身的故事结构,使得故事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作品的主题是时间,当故事发生不以空间而是时间为主题时,便成为没有谜底的谜语,在时间密布的网中,为读者展现了时间的迷宫。时间本身成为主题。仿佛在四维空间中,时间和空间可以任意变换。这没有谜底的谜语,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时间的迷宫,当一切都被消解了,不仅上帝死了,“人”也死了,主体也死了,只剩下关系和语言,进入了真正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虚无主义。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带给读者最深的震撼。

注释:

[2]【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虚构集》,王永年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
别再记得昨天
江南梦呓
思忆
爸爸,妈妈
思想的升华
十年
我为什么而活着
浪漫的事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波波鸟致姐姐的信
缘来牵手
死寂
感谢自然
白鑫夜吟
撰写新推文. . .
我读《狼图腾》
“无政府主义”旗帜下的人与文
胡杨树·铁路魂
哈萨克斯坦当代作家涅玛特·凯勒穆别托夫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教育功能实现的障碍及消解分析
读《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
工作并快乐着
“鱼腩”翻身
冰雪山水画在黑龙江地区的发展
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木兰秋A的失落
阅读指导,“从心所欲不逾矩”
“喜从天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学案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春酒》学案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小蝴蝶花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
清清的溪水(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学案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