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屋后的酒店

屋后的酒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屋后的酒店

苏州在早年间有一种酒店,是地地道道的酒店,这种酒店只卖酒不卖菜,或者只供应一点豆腐干、辣白菜、焐酥豆、油米黄豆、花生米之类的下酒物,算不上是什么菜。“君子在酒不在菜”,这是中国饮者的传统观点。如果一个人饮酒还要讲究菜,那只能算是吃喝之徒,进不了善饮者之列。善饮者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是很高的,李白曾经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不过,饮者之中也分三个等级,即酒仙、酒徒、酒鬼。李白自称酒仙,从唐代到今天,没有人敢于提出异议。秦末狂生郦食其,他对汉高祖刘邦也只敢自称是高阳酒徒,不敢称仙。至于苏州酒店里的那些常客,我看大多只是酒鬼而已,苏州话说他们是“灌黄汤的”,含有贬义。

喝酒为什么叫灌黄汤呢?因为苏州人喝的是黄酒,即绍兴酒,用江南上好的白米酿成,一般的是二十度以上,在中国酒中算是极其温和的,一顿喝两三斤黄酒恐怕还进不了酒鬼的行列。

黄酒要烫热了喝,特别是在冬春和秋天。烫热了的黄酒不仅味道变得更加醇和,酒中的甲醇也挥发了,减少了酒对人体的危害。所以,每爿酒店里都有一只大水缸,里面装满了热水,木制的缸盖上有许多圆洞,烫酒的铁皮酒筒就放在那个圆洞里,有半斤装的和一斤装的。一人独酌或两人对饮,都是买半斤装的,喝完了再买,免得喝冷的。

酒店里的气氛比茶馆里的气氛更加热烈,每个喝酒的人都在讲话,有几分酒意的人更是嗓门洪亮,“语重情长”,弄得酒店里一片轰鸣,谁也听不清谁讲的事情。酒鬼们就是欢喜这种气氛,三杯下肚,畅所欲言,牢骚满腹,怨声冲天,贬低别人,夸赞自己,用不着担心祸从口出,因为谁也没有听清楚那些酒后的真言。

也有在酒店里独酌,即所谓喝闷酒的。在酒店里喝闷酒的人并不太闷,他们开始时也许有些沉闷,一个人买一筒热酒,端一盆焐酥豆,找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浅斟细酌,环顾四周,好像是在听别人谈话。用不了多久,便会有另一个已经喝了几杯闷酒的人,拎着酒筒,端着酒杯来到那独酌者的身边,轻轻地问道:“有人吗?”“没有。”好了,这就开始对谈了,从天气、物价到老婆孩子,然后进入主题,什么事情使他们烦恼什么便是主题,你说的他同意,他说的你点头;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好像是志同道合,酒逢知己。等到酒尽人散,胸中的闷气也已发泄完毕,二人声称谈得投机,明天再见。明天即使再见到,却已谁也不认识谁。

我更爱另一种饮酒的场所,那不是酒店,是所谓的“堂吃”。那时候,酱园店里都卖黄酒,为了招揽生意,便在店堂的后面放一张桌子,你沽了酒以后可以坐在那里慢饮,没人为你服务,也没人管你,自便。

那时候的酱园店大都开设在河边,取其水路运输的方便,所以“堂吃”的那张桌子也多是放在临河的窗口。一二知己,沽点酒,买点酱鸭、熏鱼、兰花豆之类的下酒物,临河凭栏,小酌细谈,这里没有酒店的喧闹和那种使人难以忍受的乌烟瘴气。一人独饮也很有情趣,可以看着窗下的小船一艘艘“咿咿呀呀”地摇过去。特别是在大雪纷飞的时候,路无行人,时近黄昏,用蒙的醉眼看迷蒙的世界。美酒、人生、天地,莽莽苍苍有遁世之意,此时此地畅饮,可以进入酒仙的行列。

近十年来,我对“堂吃”早已不存奢望了,只希望在什么角落里能找到一爿酒店,那种只卖酒不卖菜的酒店。酒店没有了,酒吧却到处可见。酒吧并非中国人饮酒之所在,只是借洋酒、洋乐、洋设备,赚那些欢喜学洋的人的大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
读《桥》有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勤能补拙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读《匆匆》有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意林榜中榜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作业跳跳豆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和你在一起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孔明智退司马懿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