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0
名人的妙语
马寅初妙释“经济学”
1918年,经济学家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一个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农民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小镇旅馆投宿,拿出十两银子让店主挑了个房间。书生上楼时,店主立刻拿着这十两银子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的米钱,米店老板转身去屠户那还了肉钱,屠夫拿着钱去猪农那还了猪钱,猪农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这个旅馆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回到了旅馆店主手中。这时,书生下楼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走了。店主一文钱没赚到,全镇人却把债务都还清了,大家都很高兴。想办法让钱流通起来,流通得快一些,这就叫经济学。”台下掌声雷动。
对于经济学这样的大题目,马寅初没有讲深奥的道理,而是避重就轻,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通俗易懂地解释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使老农立刻就明白了经济学是怎么回事,充分展现了大师的口才魅办。
夏衍妙用“叫”与“请”
大作家夏衍晚年因病住院,一天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咳嗽不停。秘书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听了秘书的话,竭力控制住咳嗽,平定下气息,极其艰难地说道:“不是‘叫’,是‘请’……”说着就昏迷了过去,而且再也没有醒过来――这句话成了老人的最终遗言。
刘坤一妙解错字
扬州市北郊蜀冈的大明寺内有一处著名风景名胜――平山堂,据传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贬谪扬州任太守时所筑,作为讲学游宴、吟诗作赋的场所。
清光绪初年,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刘坤一至此浏览,临行时,奋笔题写匾额“风流宛在”。然而,四个字中竟有两个错字:“流”字,少了一点;“在”字,多了一点。众人大为惊愕,只见刘坤一笑道:“为官者,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才是正道!”众人听罢,齐声称赞!
刘坤一通过两个错字将为官之道寓以其中,极富哲理,真是错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窥一斑知全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武将刘坤一不但文韬武略,而且诙谐幽默,机智过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金秋
- 雨的自述
- 爱的理由
- 九月的阳光
- 秋与愁
- 感受母爱
- 我们都很棒
- 陶醉
- 秋天
- 日本,听我对你说
- 迷路的时候
- 花开有梦
- 路,在荆刺中延伸
- 飞向自由
- 第四种死亡法
- 有一种爱,叫洞房不败
- 学了一招 2014年10期
- 晨练的男人
- 聪明的猴子
- 善解人意 2014年10期
- 车痴雷事 2014年10期
- 名人的妙语
- 疯狂老太太
- 醉鬼笑话 2014年10期
- 就业再培训
- 寝室物语 2014年10期
- 校园趣事 2014年10期
- 自作聪明 2014年10期
- 作家的妙答
- 女汉子开车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I卷〕
-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案版本1
- 七年级下册全套同步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1-6单元)
- 七年级下册全套30课同步练习
-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第一课时教案版本1
-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综合复习
-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I卷〕
- 一年级语文下册《司马光》第三课时教案版本1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I卷〕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I卷〕
- 七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
-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第三课时教案版本1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I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