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嫁汉嫁汉 2014年2期

嫁汉嫁汉 2014年2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6

嫁汉嫁汉 2014年2期

秀秀用热水洗了脸。她要赶到工地上去呢。

投完了手巾,洗脸水还温乎着。看那水不再清亮,秀秀心里有点满意,这才是脸洗干净了的颜色呢。

来到这儿,秀秀总觉得满脸是土。这土还不只浮在脸上,好像已经顺着毛孔进了皮肉里。

这种感觉,是在来的路上,慢慢才有的。路上,先是火车,再是汽车。开始还不觉得什么,只是干了些,脸皮绷得越发有些紧。到了乌鲁木齐,坐上敞篷卡车,就好玩了,连笑都不敢笑了。就是说个话,动动嘴,抬抬眉毛,都得带着点小心,怕扯裂了哪里。算了,扯就扯吧,总归是要扯的,扯多了就好了。有些部位,比如嘴唇,扯裂了口子,说话就会利索多了。再扯扯,扯过了劲儿,脸皮起了细小的褶儿,也就松快了。这褶儿就爱藏沙土,一有个什么表情,就 地往下掉。

肥皂盒里没什么水,秀秀还是甩了甩。肥皂盒放在脸盆架上面一个专门的位置上,洗脸水一般是进不到里面去的。可要是故意扬水的话,那就另说了。可秀秀会闲得那么干吗?她急着呢。她急着要赶到工地上去呢。

这个脸盆架刚到的那天,第一次洗脸秀秀就喜欢上了。

那天,刚到家,就甩开行李,先洗了脸。脸盆自己带着呢,装在网兜里,都没来得及往外拿。用的是吴青峰的,就是现在的这个脸盆。用的水也是吴青峰从外面打回来的。这个地方有点怪,凉水从外面打回来倒也罢了,热水也能打回来。洗的时候,秀秀沿着盆壁摸了一圈,光滑却不油腻,就想,这吴青峰该不是个邋遢的人。

秀秀洗得有些劲大,差点打翻脸盆,多亏有这个脸盆架。

脸盆架,老家也有。

秀秀到了不久,就随着吴青峰他们,把自己娘家叫老家了。老家,新家,好像出来了多久似的。秀秀琢磨过了,问题不是出在多久,而是出在了多远上。这里离老家,可不是趟过一条河,翻过一个山头,又或者是,赶个集,进趟城,走个亲戚那种说法了。这儿,是颠了大半个月的火车汽车才到的,隔着几千公里哩。比起来,不知要多过多少条河,多翻多少座山了。光是想想,都觉得远。

也就是离得远了,这脸盆架才不同了。

老家的脸盆架是木头的。这个,是铅笔粗细的钢筋的。老家的脸盆架,别看是木头的,却重得很。掉了漆皮的地方,都露着腐朽的颜色,好像被脏水泡透了。这个架子,就轻多了,可以到处拎着走。想洗个头,可以在家里关上门洗,也可以拎上架子,摆到场院当间儿去,凉水桶热水桶,拉开了阵势,哗啦哗啦的,痛快地洗上一阵子。也不怕弄湿了地,这里的地都像渴了多少年,有点水,很快就嘬干了,看不出什么了。

听吴青峰说,这脸盆架是他自己做的。工闲的时候,捡几根废料,在老虎台钳上窝一窝,焊上,就有了。他说得轻松,仔细去看,却不像那么简单,是有图案的哩。虽然不是花鸟,一波一波的,有几分像浪花,又有些像云朵。想来,也不会很简单的。

秀秀的心就飘起来,这个男人,手还真是个巧儿。

洗脸水还温乎着,就这么倒了吗?想着再洗点啥,又怕来不及,错过了点炉子。

秀秀一直盼着看点炉子呢。听邻居嫂子说,点个炉子可真不容易,得多少人一起上,这次点的,又是个大家伙。

怎么个大法呢?吴青峰说,有几吨重、几米高吧,坐在地上,也有个十米见方,关键是烟筒高,黑铁的,比其他的烟筒都高呢。

这黑烟筒,确实是高,又立在厂房外面,远远地就能望到。那厂房也能看个大概,四四方方,红色的,说是用红砖砌的。那得用多少块红砖呢?总比老家村里最大的宅子用得还多吧,得多出几个宅子了吧。那里面的锅炉是啥样儿的?像棒槌、像草垛,还是像老城墙外的那个圆炮楼?秀秀问。

吴青峰笑了笑,只说自己就在那里边上班。意思是,看,没蒙人吧。

第一次见面,还是在老家。吴青峰就介绍了自己上班的地方。怕秀秀不信,又没办法证明,只能说,去了就知道了。

秀秀心里还真有点打鼓。吴青峰和她,两家不是一个队的。离得又远。谁好谁坏,都是介绍人的一张嘴。队里就有个二杆子,成天在城里瞎晃悠,家里穷得叮当响,却领回来一个城里媳妇。就凭了那一张嘴。城里媳妇一进他家,就傻眼了。

看看吴青峰,却也不像个二杆子样儿。摘了带檐儿的蓝帽子,露出来的是板刷头。脸也白净,眼不大,嘴不大,鼻子却很挺。笑一下,说起话来,看着也敦厚,像才出门不久。

光看,是看不出来的。秀秀就扔过一把刀。这人打起猪草,倒也有模有样,就是有些慢,赶不上秀秀。秀秀就挑剔,说他打草还没自己快。介绍人说哪个能比得上你,你是有名的铁姑娘。秀秀就抿嘴笑了。

也不知道这铁姑娘是从哪里叫过来的,应该就是从那些不种地的地方传来的。农村除了镰刀、锄头,哪里还能找得见铁。剩下的,只有土、肥还有庄稼,哪里能出铁姑娘。可总不能把人家叫成土姑娘、肥姑娘吧。

如果真要叫个什么姑娘,秀秀倒是能算上一个。介绍人说得没错,秀秀是队里的生产能手,年纪轻轻的,就是妇女队长哩。

这种条件,是真好。可好也有好的坏处,又都觉得配不上了,就只好把眼睛往外瞧,就把吴青峰给瞧来了。

吴青峰觉得啥都挺好的,关键就是秀秀这边儿。

先问了放着好好的地不种,怎么去了新疆那么远的地方。说是那边有个亲戚先去了,说挺好,自己也就去了。又问那里真的挺好?是挺好,当工人了,粮食吃供应,发工资,分房住。就是土大点儿,还有风多点儿。吴青峰实话实说。那倒不要紧,种田的人不就是就着土生下来的。可那里水也少。秀秀回答得干脆,不种田,要那么多水干什么。吴青峰听了,只剩下点头说对。

人还在家里,秀秀的心就飞了几千公里远了。可又犯了难,这嫁人的事儿,关键,还是要看人,这个人割草可是割不过我。

就暗地里横竖里外地打听,结果自然是好。当真是个本分的农家孩子,高小文化,家里也没什么问题,是自愿去大西北支援建设的。

心才稍稍放了放宽,队干部们又都来撺掇。心说,他们的耳朵都是怎么长的,怎么这么尖。 秀秀当然不知道,吴青峰是开了介绍信回来的。回来干嘛?介绍信里把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的。

秀秀还不知道,这次回来找对象的,可不只是吴青峰一个人,四里八乡的还有不少。对象们最后都集中在了火车站。男人们先回去了,这些对象们得自己去寻夫了。

大队干部来送行,指定秀秀带队,说秀秀大小还是个小队干部。秀秀就纳闷了,这怎么还成了集体行动了呢。她不明白这都是介绍信的作用。回来的人都揣着介绍信,大队当然要统筹安排。

临上火车了,秀秀还在心里嘀咕,我先去看看,不好,还回来。

这想法,在秀秀脑袋瓜子里,转悠好多天了。吴青峰走了以后,秀秀就一直这么犯嘀咕。嘀咕来嘀咕去,倒把吴青峰的模样嘀咕得真真的了,好像整个一个大活人站在面前。

插秧的时候,想着,要是不好,我还回来插我的秧。温热的泥水就没过了膝盖窝,就痒痒的。想着是不是蛭子喝血,就拔腿出来。哪里有蛭子,就看到自己白莲藕一样的小腿。再进去,又是一阵痒。秧插进泥里,捏着秧苗的手也痒,就想起了头发。吴青峰的头发,毛茸茸的,摸一摸,差不多就是这感觉吧。这么弓着腰,一腿一腿地趟泥,一手一手地插秧,就全身都痒起来了。

放工回家。路上,邻居二小子和媳妇儿,两口子倒是大方,并肩走着不说,还走到头里。秀秀想,就不怕人家背后指着说笑。背后看,俩人个头儿差不多,宽窄也差不多。这一差不多不要紧,可就显出二小子的弱了,他媳妇倒显得膀了。

心里就把那二小子换成吴青峰,把二小子媳妇儿换成自个儿了。那该是个什么样子呢?个儿头上,记得没错的话,吴青峰得高自己半头吧。吴青峰比那二小子倒不瘦,可二小子媳妇儿的腰,比自己起码多出一 呢。这样并肩走着,倒也不寒碜。

走着,也不耽误二小子两口子好。在大路上,俩人当然不敢拉手,就连扭脸互相挤一下眼睛,都很少。看一眼,就马上扭回去,装得若无其事,其实两张红脸早露了底。光是从背后看,也看不出什么。走起路,俩人一碰一碰的肩膀,又露了底。秀秀想冲上去说,你们瞒别人是瞒不住的,只能白费力气。

秀秀真就加快了脚步,却没说什么,超过俩人,朝前面远远地走了。

这不是第一次见面时的老槐树吗?秀秀闻不见槐花香,却闻到汗味儿。树下没什么人。这汗味儿,也有点怪,像拖拉机突突出的黑烟子味儿。那就不会是自己的了。对了,第一次见面,吴青峰的身上就是这样的味道。他说,他们那里的人都有这样的味道。

那树上知了的叫声,也不知怎么了,这么吵闹。还有叫不上名字的乱七八糟的鸟儿,也唧唧喳喳地叫。心里想静一静,都静不下来。

人不好,就回来。一路上这么嘀咕着,就到了地方。

这地方,还不敢马上叫家,秀秀要先等上一阵子。

秀秀是第一个下的车。先把大红牡丹花的被褥甩下去,又在肩上扛了脸盆包袱,一跳就跳下了车。

吴青峰就在车下,认出是秀秀。伸手接被褥,没接上。又去接秀秀,自然也没给他机会。

秀秀再回头一看,后面全乱了。车下都是来接人的,都往前冲,有的爬上了车。车上女人的脸,全是道道儿,让泪水冲的。车上车下互相喊着名字。大部分只见过几面。有揣着相片的,和真人也有着些距离。女人们又一路风沙地让敞篷汽车拉来,眉眼大都看不清了。这么互相喊着,两边儿都喊对了,男人才把手放到女人腰上,抱下来。

和秀秀作对作了一路的那个大个子,外号大洋马的,是被男人扛下来的。就不下地了,抱着男人的脖子喊妈。男人没办法,把行李掮在左肩,右肩扛着大洋马,回去了。

秀秀撇了撇嘴,心说,见到男人,就不耍车上的泼蛮了?

吴青峰拾起地上的被褥,又去拿秀秀肩上的脸盆包袱,被躲开了。

秀秀说,走吧。

吴青峰只有一间房,还是受到照顾刚腾出来的。

这房,正常的是要住八个单身。秀秀去参观过一次,房里都是一上一下的高低床,挨着墙,面对面摆上,竟还剩下一块空地儿。放个脸盆架,还显富余。再摆上一张小桌,就差不多刚好。小桌上,可以放饭盆、放象棋扑克、放马蹄表或者别的小东西。

吴青峰的房里也有一张桌子。上面也放着饭盆。白搪瓷的,底儿深,沿儿宽,口儿大。两个摞在一起,应该是一个盛饭,一个盛菜。见秀秀盯着饭盆,吴青峰忙从桌斗里拿出一个纸包的什么。

秀秀从破口的马粪纸里看出来了,也是盆,也是白搪瓷的,和吴青峰的一样。拆掉烂纸,拿开,也是两个。

秀秀说自己带了。打开行李,却发现粗瓷碗没法用了。表面上看,那还是一只好碗,就是碗底落了根又黑又粗的长头发。一拿,却只拿得起半边儿。哪里是头发,就是一道裂纹。

秀秀说早上还用它喝水。吴青峰说,正好,用搪瓷的吧,这个结实,摔了,也只落块疤。

吴青峰出去打水了,秀秀就看了看吴青峰的饭盆。盆靠墙放着。朝外的,倒没见什么疤。转过来,才看见一小块。他倒是会藏。

秀秀参观了单身们的宿舍,就觉得这小疤算不了什么了。那些单身们的饭盆,才叫一个好看。疤多的,像癞痢头。八个人,就八只盆,一人一只。说从总务那里领来,本都是两只的,都被风刮去一只,捡回来的,就是这样的疤拉。又说还是一只好,又盛饭又装菜,拌在一起,油水剩不下,吃着香。

看来,这吴青峰对自己的盆保护得挺好。心细,自然是不用说了。

秀秀的心又宽了些。

吴青峰的桌上有书,这和单身们又不同。秀秀上过识字班,家里用的家伙什,都被当作生字,认过了。就认出书皮上有“锅”,有“炉”,还有一个工人的“工”字。就知道了,吴青峰干的是锅炉工,还常学习。

这又对了秀秀的脾气。

秀秀偷偷拿出了相片。事儿定下来以后,俩人就一起去镇上照了相。是半身的合影。洗出来,一人拿一张,算是个证明。另外,也帮着长个记性。日后见了,要是认不出,可以拿出来对一对。 刚来的时候,秀秀没想着要对一对。几天下来,又想了,还是对一对的好,听说有顶替的。来前,家里人不知从哪里听来的,说相亲的是一个人,等投奔过去,就换了另一个男人。说是原来的那个,干活的时候死了,男人多,就再选了一个,接班儿。

秀秀偷偷看了相片,那并肩站在身旁的,就是眼前这个人。

又叹口气,收好相片。还对什么呢?那模样,不是早就在心里装得实实在在的了,每天翻过来倒过去,不知多少遍呢。再说了,不是他,又怎样?

房里,摆着两张床。

一进门,秀秀就先瞄了床。是两张单人床,各挨一面墙,面对面摆着。看上去,像是只住着两个人的单身宿舍。

这人,也真是老实。

如果两张床是靠在一起摆着,秀秀也说不好自己该怎么办。

是先分开,还是就睡上。睡上了,具体又怎么睡呢?

秀秀看了看墙壁,问吴青峰可有旧报纸,说要先贴个墙围。

吴青峰说去找找,红着脸出了门。从背影,秀秀看出了些沮丧。贴个墙围,可是要一直这样分开睡?秀秀想,我还没说,扯块布,做个墙围呢。

两张床,还是合在了一起。来都来了。

就是不合,永远都不合,出了这间房,坐汽车坐火车,回到老家,谁还会说自己是个姑娘。

就先过着吧。

要过,自然就要好好地过,自然就要好好地穿衣吃饭。

床合在了一起,吴青峰当然高兴,说,怎么好呢?门市部的布又断货了,去了几趟,也不知啥时候来布。

那倒不碍什么事儿,自己有现成的衣服不说,就是没有,吴青峰那样的工作服也不错啊。

吴青峰又说,就是布来了,也没裁缝。

过了一阵子,秀秀才听人说,本来是有一个裁缝的,说是谁的媳妇,才刚走,吃不消,回老家了。人们都来劝过,干部也出面挽留。只说是横竖过不下去了。其实,来了也才半年。往后,是离婚还是怎样,就不好说了。留下来的媳妇儿,倒是都上进,凑在了一起,对着样子,学着做呢。

秀秀想,这裁缝的事儿,倒没听吴青峰说过,是怕吓着自己吧。

穿衣就这样了,缓几天,都不要紧的。饭总得顿顿要吃。不管怎样,都还是要吃的。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要先解决好。几年的妇女干部,没有白当,轻重缓急,秀秀倒是拎得清。

刚到的那天,里外看了,也没见个炉灶,就想必定是有食堂。

敞篷汽车到的时候,都下午了,也不知道是几点了。车在路上拐着弯儿走,太阳就一时有,一时又没有。东南西北分不清是肯定的,连到了啥时候都说不上了。这儿的太阳,又一直那么白闪闪地亮着,一直都那么白闪闪的,没什么变化,和家里的不一样。

肚子叫上了。怎么饿得这么快,太阳还这么亮堂呢。

吴青峰拿着饭盆出去了。秀秀在房里转完一圈,饭就来了。吴青峰两手各端一只盆,还不算,两个手腕中间还夹着一只。是两个炒菜,一个米饭。吴青峰把米饭在两只盆里平均分好,又给一只多分了一些,推给秀秀。

秀秀问吃饭吗?

是呀,正是开饭的点儿,每天下午七点半开饭。

都七点半了!

要是在家,都该睡了。这里才吃上饭,要不怎么说苦呢。秀秀不知道,这里的太阳要比家里晚落两个小时,早上又晚起两个小时。

这么吃了几天,秀秀就有了想法。说一直吃食堂,也不是长久的事情,还是家里开伙才好,那大锅菜也是够膻的。

吴青峰就搬回来一个笨铁家伙,放在外面门边儿上,说是炉子。上面一圈比一圈大的是炉圈,拿掉,就可以坐锅了。大炉圈,就坐大锅。小炉圈,当然是坐小锅的。

还有些圆筒子。大部分直的,有两三个拐着弯,说是烟筒。炉子在屋里烧火,把圆筒子接起来,通到外面,就熏不上人了。秀秀仔细看了,烟筒是洋铁皮敲的,接缝接得好,装上底儿可以盛水,是好的手艺。问,是你敲的?吴青峰只笑了笑。

炉子里面有箅子,烧柴火,还可以烧煤,主要是柴火。吴青峰打回来一大捆柴火,说是梭梭柴。劈开,放到箅子上,再拿些废纸引火,捣鼓几下,火苗子就呼呼的,老高。这柴着实经烧,火也有劲儿,比家里的稻草好烧多了。

想的是炉子烧起来,都是炉子,烧自家的炉子,是好手,烧别的什么炉子,该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吧。就问,你可是师傅?吴青峰又笑笑,没说什么。

该是个师傅吧。每天回来,浑身都是灰,工作服硬板板地浆在身上,想是让汗水溻透,又干了,分明是能手、标兵的样子啊。在家的时候,自己不也是每天浑身湿透,拧得出水来。只有懒汉和故意磨工的人,才是头不冒汗、鞋不沾土呢。

晚上,这人又抱着那锅炉工的书,看个没完。这么好学,不是师傅,也是师傅了。

今天,就要去看看,他到底耍得怎样。

再看看镜子里,银盆圆脸,是师母的脸相,丢不了他的人吧。还不让去看呢,说最好别去。

问过了,烧这锅炉到底有啥用处?说那用处可大了,每天打回来的热水就是锅炉里烧出来的。这个新炉子,是给新澡堂子烧的。以后,咱们就不用在家里抹澡了。抹完了,还得往外倒。新炉子烧起来,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在澡堂里泡澡了。要是不想泡,还可以冲澡。泡完冲完,穿上衣服就回家,脱下衣服就能睡。不是解决大问题了吗?

是解决大问题了,秀秀想。在家的时候,每天要洗。在这里,没怎么洗,就要来来回回地打水。麻烦倒是不嫌,看这公共洗澡堂是不是更省事儿?

远远的,就见围了一圈人。挤进去,却只见红砖墙的厂房,还有大堆大堆的煤。看不着人干活呀。

奇怪要看怎么不进去看。问别人,说那里面不是随便闲杂人都能进的,要是烧不好,不是烫死人就是煮死人。

那在外面能看见什么?旁边的人说,能看见的,能看见推煤的,才推一车煤进去,还没点上呢,点上就推得多了,一车接一车的,推得越多,炉子烧得越好,热水出来了,就可以洗了呢。

秀秀才发现人们都拎着毛巾,有的手里还捏着肥皂。

看,烟!有人指着那铁烟筒说。

点着了。

就有人推车从厂房里出来,用锹装煤。装满了,又推进去。

不正是吴青峰?

秀秀想喊一声,又嫌人多,就闭紧了嘴看着。

隔不大一会儿,吴青峰又出来推煤。

秀秀问那懂一点儿的,推煤的可是师傅?

那怎么会,师傅都在里面呢,看火拨火压火,看压力看水,这才是师傅的活儿,这推煤,纯是力气活儿。

烟筒的烟越冒越黑,推煤的小车才进去又出来。推煤的人全身上下都黑了。秀秀看不出,这推煤的,还是不是吴青峰。换人了吧。吴青峰该是师傅呢。师傅要在里面看火拨火压火,看压力看水呢。那怎么推起煤了?做示范吧。秀秀想。

推煤的人又急急忙忙推出空车来,手忙脚乱地装车。机器声音虽大,还是能隐约听见里面在催,夹杂着笑骂。里面像是有不少人。

越急越不行。那推煤的刚装满一车煤,没推两步,车翻了,撒了一地。不光是里面的人笑,等着洗澡的、看热闹的,全笑了。推煤的忙着把煤铲回车里。可是车没支好,又翻了,又撒了一地。笑声就又高了一个调门儿。

人群里,就秀秀没笑。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妹妹
我被同学欺负了
精灵的小表妹
新来的老师
未来的我
爱哭鼻子的弟弟
我的周老师
我的懒虫爸爸
我的帅爸爸
我的妹妹
深山中的看林人
回忆童年钓龙虾
没有蛋糕的生日
胆小的我作文
“饿”一点你才知道你是谁
在地图上飞行
曾老语惊天上人――读《平生六记》
需要教的孩子没出息
爱因斯坦奇迹年
心灵的拷问
人不是一瞬间变老的
思想碎片拾零
讽刺微小说四则
父亲的样子
苦难被战胜了才是财富
麦田里的少年
一个日本孩子眼中的“经典”
必先正名 2015年4期
蔷薇叶子 2015年2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桥之美》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鱼我所欲也》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