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论

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论

摘 要:元好问在多首诗词中说到自己在完颜斜烈幕府一事,但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和原因。通过对史料和元好问诗词的分析,考证出元好问是在正大三年四月入完颜斜烈幕府,同年秋季离开。而元好问入幕府的主要原因是被签入军,因他与斜烈之弟要好,得以入斜烈幕府。这一时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元好问创作的诗词中有一种豪迈之情。

关键词:元好问 幕府 时间 原因

金哀宗即位的正大元年,举行了一次科举。元好问应宏词科,被授予国史院编修官。但是他对当时国史院冬烘的生活感到很无聊,即于第二年辞馆归嵩山。并且从他创作的诗词中可以看出,诗人此时对仕途已经感到很疲倦了,更愿意在山林中放纵自己。但正大三年,元好问又进入完颜斜烈幕府,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元好问在完颜斜烈幕府时间考

元好问曾在诗中多处提到入完颜斜烈幕府一事,如《丹霞下院同仲泽鼎玉赋》一诗,其下注云:“时从商帅军至南阳。”??可知,这是诗人曾随完颜斜烈到南阳狩猎,与王渥等人到丹霞寺游玩而作。还有《即事》一诗,自注:“商帅国器见免从军。”诗云:“逋客而今不属官,住山盟在未应寒。书生本自无燕颔,造物何尝戏鼠肝。会撮指天容我懒,夷盛酒尽君欢。到家慈母应相问,为说将军礼数宽。”??可知,元好问曾经入完颜斜烈幕府,并受到礼遇。以上材料说明,元好问确实是进入完颜斜烈幕府,但在史籍和作品中都没有明说入幕府的时间,这需要从其他史料中考证。

《元好问全集》卷四十有《题樗轩九歌遗音大字后》,末云:“正大三年季春二十三日为松庵书。”??冯璧自号松庵,可知,正大三年春三月,元好问在嵩山会见冯璧。还有,《元好问全集》卷三十八《良佐镜铭》云:“丙戌夏四月,予过汜南,良佐请铭其镜,因取往所见八言之义,衍之以为铭。良佐忠于爱君,笃于事长,严于治军旅,又谦谦折节下士,从诸公授《论语》《春秋》,读新安朱氏小学,以为治心之要。故就其可知者而勉之。”??丙戌即正大三年,良佐,即完颜彝,他是完颜斜烈的弟弟。完颜彝与元好问友善,其卒后元好问曾为他作碑铭。文中提到的“汜南”即方城。方城,在金时本叫裕州,后改为方城。通过以上可知,元好问为完颜彝作镜铭是在正大三年四月。那么,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的时间也应该是正大三年四月。

元好问在正大三年四月入完颜斜烈幕府,又是什么时间离开的呢?

这可以通过分析元好问在这一时期所创作的诗词来确定。元好问作于这一时期的诗《丹霞下院同仲泽鼎玉赋》,其下注云:“时从商帅军至南阳”,可知,这是随完颜斜烈到南阳狩猎,与王渥等人到丹霞寺游玩而作。王渥此时与元好问同在斜烈幕府,他也作了一首诗,即《游丹霞下院同裕之、鼎玉分得留字》。从诗题中可知,元好问、王渥这两首诗作于同一时间。元好问在诗中有“霜钟今得见丰山”??,而王渥的诗中则有“霜落丰山白水收”“一笛西风唤客愁”??之语,可知他们到丹霞寺已经是深秋了。元好问应该是从丹霞寺回来后就离开了完颜斜烈幕府的。《中州集》卷六记载了王渥为他送行的诗《送裕之还嵩山》中有“对床夜雨他年梦,满马西风此日心”??一联,可知王渥为他送行时也是秋季。所以从以上诗中可知,元好问是在正大三年四月入完颜斜烈幕府,同年秋季就离开,回到嵩山。

二、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原因考

从上文可知,元好问在正大三年入完颜斜烈幕府,同年秋季就离开,回到嵩山。关于元好问入斜烈幕府的原因,史料中没有记载,元好问自己也没有明说,只在诗中有“商帅国器见免从军”等语。因此,元好问入斜烈幕府的原因,需要分析史料才能得知。

首先,元好问并不是一个十分热衷于仕途的人,他入完颜斜烈幕府绝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这从他正大元年入国史院,第二年就离开即可证明。正大元年,元好问应宏词科,被授予国史院编修官,开始了他在京师的仕途生涯。但元好问对国史院冬烘的生活感到很无聊,于是在正大二年夏就辞馆归嵩山。他在离开史馆时作《出京》一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厌恶。其序云:“史院得告归嵩山侍下”,诗中就说:“从宦非所堪,长告欣得请。”??可见,诗人并不是执着于仕途的,在史馆的经历已经使他疲惫不堪了。同时还有一首词,也是诗人离开京师时写的――《浣溪沙・史院得告归嵩山》:“万顷风烟入酒壶,西山归去一狂夫。皇家结网未曾疏。 情性本宜闲处著,文章自付用时无。醉来聊为鼓咙胡。”??诗人认为自己的性情本就不适合仕途,还是更喜欢自由的山水田园生活。从这些诗词中可以肯定,元好问在正大三年入完颜斜烈幕府绝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入幕府并非自愿。

那么,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的原因就是外在因素了。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的主要原因是被签军。金末曾多次签文人入军,《归潜志》卷七云:“金朝兵制最弊,每有征伐或边衅,动下令签军,州县骚动。其民家有数丁男好身手,成时尽拣取无遗,号泣怨嗟,阖家以为苦。驱此辈战,欲其克胜,艰哉。贞佑初,下令签军,会一时任子为监官者以春赴吏部调数,宰执使尽拣取,号‘监官军’,其人愤愠号叫,交于台省,又冲宰相卤簿,告丞相仆散七斤,大怒,趣左右取弓矢射去。已而,上知其不可用,免之。元光末,备潼关、黄河,又下令签军,诸使者历郡邑,自见居官者外,无文武,大小执事官皆拣之。至许州,前户部郎中、侍御史刘元规,年几六十,亦中选为千户。至陈州,予先子以前监察御史,亦为千户。”???通过刘祁的记载可知,金末签文人入军是很普遍的,特别是一些没有职位的文人,被签军的可能性很大。《归潜志》卷八云:“高丞相岩夫在相位,因元光二年元日庆七十,会乡里交旧,且求作诗文,时先子以新罢御史,避嫌不赴。”???刘从益在元光二年正月被罢免御史一职,即被签入军。刘元规也应该是这样的。刘元规和刘从益都曾是做官的人,在解职后都被签入军。那么,元好问在正大二年离开史馆后,也是没有任何官职的,此时也应该是被签入军。对此,刘祁在《归潜志》中气愤地说道:“嗟乎,以任子为兵已失体,况以朝士大夫充斯役乎?”???由金末签文人入军可知,金代文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这主要原因是金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尽管统治阶层重视文治,但文士们并没有进入决策层,统治阶层仍然是由女真贵族担任,文人只是统治者的工具而已。特别是南渡之后,吏权大盛,文士的地位就更低了。“南渡后,宣宗奖用胥吏,抑士大夫,凡有敢为、敢言者,多被斥逐。”???这直接导致了金末文人地位的低下。比如像赵秉文这样的大文士,都曾经受到术虎高琪的杖责,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见的。《归潜志》卷八云:“赵闲闲以文学名一世,于吏事非所长。兴定初,术虎高琪为相,恶士大夫,有罪辄以军储论加棰杖,在位者往往被其苦。俄命赵公摄南京转运司,未几,果坐误粮草事,当杖。既奏,宣宗曰:‘学士岂当棰耶?’高琪曰:‘不然无以戒后。’遂杖四十,公大愤焉。”???由此可以看出,金末文士地位之低下,处境之艰辛。

正大三年,元好问没有任何职务,即被签军。与其他被签军的人相比,他没有在军队里受苦,而是进入完颜斜烈幕府,得到礼遇。元好问入完颜斜烈幕府,除了他自身的才名之外,还与他和完颜彝很要好有关。

完颜彝即斜烈之弟,与元好问友善,其卒后元好问还为他作碑铭。《金史》卷一百二十三有传,传中云:“完颜陈和尚,名彝,字良佐,世以小字行。”“正大二年,斜烈落帅职,例为总领,屯方城。陈和尚随以往,凡兄军中事皆预知之斜烈。”???正大二年完颜斜烈屯军方城,其弟完颜彝相从。以完颜彝与元好问的关系,可知到军中后,其兄对元好问礼遇有加,是必然的。

此外,还与完颜斜烈爱惜文士有关。上文中的商帅国器,即完颜斜烈。《金史》卷一百二十三载:“斜烈名鼎,字国器,毕里海世袭猛安。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威望甚重。敬贤下士,有古贤将之风。初至商州,一日搜伏于大竹林中,得欧阳修子孙,伺而知之,并其族属乡里三千余人,皆纵遣之。”???关于完颜斜烈喜欢与文人交往,《归潜志》卷六云:“南渡后,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与士大夫游。如完颜斜烈兄弟、移剌廷玉温甫总领、夹谷德固、术虎士、乌林答肃孺辈,作诗多有可称。”???完颜斜烈礼贤下士,得到元好问这样的文士,便召入幕府,甚是礼遇,并免去其从军的身份。应该说,元好问是很幸运的。

三、元好问在幕府期间创作的诗词的特征

元好问被签入军又被完颜斜烈所礼遇,因此他这一时期所作诗词就与其他时期有所不同,元好问在入斜烈幕府后,写作的诗词较多。就内容而言,这些诗词大都是一些游玩、饮宴之作,这是由其时的幕府生活所决定的。在风格上,大多抒写豪迈之情。其中《水龙吟》一词写得较为突出,这首词是正大三年秋季随完颜斜烈到南阳狩猎时而作的,诗人以门客的身份,描写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狩猎活动,歌颂了斜烈的英武。全词气势豪大,情感激越,是金代词中少有的作品。其词为:“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掩。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辨,寻常鹰犬。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这首词写得很有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味道,都是写打猎的情景,赞扬将帅的威武。并且,元好问的这首词中很多话语都是仿用苏轼的。首句“少年射虎名豪”,让人联想到苏轼的“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还有“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和苏轼的“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打猎的那种紧张刺激表现了出来。元好问虽然在词中化用了苏词的语言,但整首词显得比较自然,衔接完整,感情流动激越。词的上半阕写出猎时壮阔的场面,下半阕则主要写狩猎归来在军中饮宴,以及由此引发了词人对将军的赞美。面对威武的完颜斜烈,草木狐兔都自动避其锋芒。而像韩信、彭越那样有伟大功勋的大将,可能只认识一般的鹰犬,表达了诗人希望完颜斜烈能够收复失地,保一方平安。词中的“天山箭”,是用了唐代薛仁贵的典故。《新唐书・薛仁贵传》卷一百一十一载:“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因此,“天山箭”是指武艺高强,对敌人有威慑力的人。元好问这儿用来代指完颜斜烈,既写了完颜斜烈自身的高强武艺,又写出了希望他像薛仁贵那样,能够抵御外侮,安定边疆。这背后无疑有着对完颜斜烈的知遇之情。

????????????????? 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第186页,第835页,第790页,第176页,第19页,第1010页,第1064页。

?????????????????? (金)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7―78页,第84页,第78页,第73页,第89页,第63页。

??? (宋)欧阳修、宋祈:《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41页。

参考文献:

[2] (金)元好问. 中州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金)刘祁. 归潜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元)脱脱. 金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A75105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
思想的升华
思忆
十年
爸爸,妈妈
感谢自然
浪漫的事
死寂
波波鸟致姐姐的信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江南梦呓
缘来牵手
白鑫夜吟
别再记得昨天
我为什么而活着
“喜从天降”
“无政府主义”旗帜下的人与文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教育功能实现的障碍及消解分析
哈萨克斯坦当代作家涅玛特·凯勒穆别托夫
我读《狼图腾》
胡杨树·铁路魂
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冰雪山水画在黑龙江地区的发展
阅读指导,“从心所欲不逾矩”
“鱼腩”翻身
木兰秋A的失落
工作并快乐着
论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读《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
撰写新推文. .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清清的溪水(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学案
浪花里的一滴水 教案教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教学设计
小蝴蝶花 教案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春酒》学案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