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唐玄宗 三郎沉醉打球回

唐玄宗 三郎沉醉打球回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唐玄宗 三郎沉醉打球回

《资治通鉴》记载,宝历二年(826 年),唐敬宗李湛在郊外打猎至夜半才回宫,忽然心血来潮,把打球供奉从睡梦中唤醒召来,要他们打球作乐。李湛喜怒无常,常常叫供奉半夜赛球,因此多次发生“碎首折臂”的惨事,他却看得哈哈大笑。

此时马已困乏,人无准备,又是夜半昏黑,更容易发生危险。打球供奉苏佐明、王嘉宪等人忍无可忍,决定暗中联合起来杀死李湛。敬宗酒酣耳热,入室更衣,大殿上的灯烛忽然熄灭,李湛就这样成为了第一位为马球而“献身”的皇帝。唐代帝王多好马球,其中最典型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不知如果他能够听闻自己儿孙因马球而死的惨状,是否会有所感喟。

马球,这项被誉为“游戏之王,王之游戏”的运动,曾经风行中外。《昭明文选》李善注引晋人郭璞《三苍解诂》:“鞠,毛丸,可蹋戏。”毛丸,即用毛皮做的球。《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骠骑将军霍去病喜欢“蹋鞠”,汉人的蹋鞠和唐人的马球是有渊源的,其不同之处大概在于接触球的方式,蹋鞠是用脚踢,马球则用杖击。

马球运动经过长时间的交流、改进、融合,至唐代形成高潮。太宗李世民、中宗李显、玄宗李隆基等都热爱马球运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九记载中宗时“上好击,由是风俗相尚”。打马球成为一时之时尚运动,这在唐代诗歌中也多有反映,据不完全统计,唐诗中涉及马球运动的诗歌多达60余首。唐代马球运动的兴盛,还可以从一些绘画、壁画以及出土的陶俑、铜镜上得到印证。如唐人韩的《宁王调马打鞠图》(已失传),传说宋人所绘的《明皇击球图》,1971年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马球图》壁画,1975年江苏扬州邗江太安公社出土的打马球铜镜,1976年河南洛阳氓山徐村出土的唐骑马打球俑等,都是唐代马球运动兴盛的证明。

唐初统治者李世民亲眼目睹了隋朝灭亡的惨痛过程,故而能够常怀警惕之心,兢兢业业,勤政自勉,因此尽管他也喜欢马球这项运动,但是能够保持克制之心。据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载:“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大好为打,比令亦习,曾一度观之。昨升仙楼有群胡街里打,欲令朕见。此胡疑朕爱此,骋为之。以此思量,帝王举动,岂宜容易。朕已焚此以自戒。’”意思是唐太宗听说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喜欢打球,于是也让手下的人练习,并亲自观看打球。然而这件事传出之后,一些少数民族的人听说了,为了讨好他,故意在升仙楼街上打球,引起他的注意。于是善于躬身自省的太宗认为帝王举动不能太过轻率,故而焚烧此球以自戒。

然而像唐太宗这样严于律己的帝王毕竟是少数,何况马球运动有时还涉及君王的脸面和国家的威望,所以唐代帝王好打球的风气并没有因此而寝息,反而愈来愈盛。把这项运动推向高潮的当属唐玄宗李隆基。

玄宗不仅喜欢打马球,而且技艺精湛,并且在少年时代就崭露头角。《封氏闻见记》记载,景云年间,吐蕃人遣使来迎娶金城公主,唐中宗在长安禁苑赐观打球,吐蕃官员赞咄请求让他们的球队与唐王朝的球队进行比试,“上令仗内试之。决数都,吐蕃皆胜。时玄宗为临淄王,中宗又令与嗣虢王邕、驸马杨慎交、武秀等四人,敌吐蕃十人。玄宗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吐蕃功不获施,其都满赞咄尤此仆射也。中宗甚悦,赐强明绢断百段。学士沈期、武平一等皆献诗。”面对吐蕃球队的挑战,唐朝连输数场,估计在场观看的中宗脸面不大好看。当时李隆基还是临淄王,因为球技不错,被派上场去,同时上场的还有宗室嗣虢王李邕、驸马爷杨慎交以及一名叫武秀的人,他们与吐蕃十余名队员展开比赛,李隆基在这场比赛中大显身手,他“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真可谓是英姿飒爽,大为露脸。而李隆基代表的唐朝球队的表现,也让在场的中宗面色由阴转晴,“中宗甚悦”一句说明此时皇帝老儿心情大好,并且赐给李隆基他们成色上好的绢百余匹,御用文人沈期、武平一等也献诗赞美。

李隆基后来继位称帝,是为唐玄宗,他在荣登大宝之后,对马球运动的热爱有增无减,《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一记载,玄宗皇帝“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诸王每旦朝于侧门,退则相从宴饮、斗鸡、击,或猎于近郊,游赏别墅,中使存问相望于道”,可见继位之后,打球依然是他的一大爱好。不仅如此,手中有了权力,还可以继续推广这一运动,比如下令建造一些打球场馆之类,而皇帝本人的引领作用更是不容低估。“开元、天宝中,玄宗数御楼观打为事。能者左萦右拂,盘旋宛转,殊可观。”(《封氏闻见录》卷六)因为玄宗皇帝御驾光临,会打球的人怎会不去卖力表现?所以每每这个时候,马球比赛的盛况想必都是精彩绝伦的了。

据说唐玄宗还曾经专门在华清宫附近修筑了两个马球场,分别命名为大球场和小球场,他曾经多次在此打球,唐人阎宽的《温汤御球赋》即是记载唐明皇打球的一份难得的史料。这次马球比赛的时间是天宝六年(747年),当时唐玄宗已经63岁,但是依然兴致勃勃地与羽林军展开马球比赛。“广场惟新,扫除克净;平望若砥,下看犹镜”,比赛场打扫干净,平坦如砥,光滑似镜,这正是皇家才有的气派。比赛过程中,大家都奋勇争先,比赛进行得好不紧张,“珠忽掷,月杖争击;并驱分镳,交臂叠迹”,马球抛出,大家握着球杖奋勇争击,赛场上臂膀交错,马蹄迹重叠凌乱,东奔西突,观赏性可想而知。再来看玄宗皇帝的表现:“其中志气超神,眉目胜画。地卫跸,山灵捧靶。众沸渭以纷纭,独雍容而闲暇。”我们看到了一个气宇轩昂的明皇,他的英姿胜过图画,他进退自如,好像有地神给他开道护驾;他射门精准,好像专门有山灵为他捧着靶一样。给他喝彩的声音像沸腾的渭水,而玄宗依然是那样从容淡定。这篇赋文保存在《文苑英华》第五十九卷之中,不仅记录了唐玄宗打马球的精彩场景,更是记录我国古代马球运动不可多得的史料。

当然,马球毕竟是一项比较危险的运动,这次比赛结束后,也有人向明皇建言:“凭览则至乐,躬亲则不便。”皇帝毕竟是金枝玉叶之身,比不得常人,亲自参加比赛比较危险,还是临场观赛比较好,同样可以获得无穷的乐趣。就像我们今天看世界杯足球赛,只要赛事精彩,球迷照样可以获得精神享受。明皇听了这个建言也很感动,当即指出:“忠哉!真知言之选。”认为建言者是忠诚之人,这番话也是有道理的,肯定其为卓识之言。

唐玄宗执政后期,因为专宠杨贵妃而“从此君王不早朝”,因不理朝政而最终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对此,唐玄宗理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人对玄宗后期的执政也颇多微词,而他喜欢的马球运动也时常成为批评他后期荒政误国的一个切入点。宋人晁无咎《题明皇打球图诗》中就曾借此来批评明皇:“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这里的“三郎”指的就是唐玄宗,写出了李隆基醉心马球的情形,当张九龄、韩休等一干忠臣老去之后,再也没有能忠心帮他打理国家的良臣了。由此观之,沉醉于马球自然成为其难以抹去的污点。

唐朝的太宗和玄宗毕竟是有作为的君主,他们尽管热爱马球运动,但还有自制力,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子孙们就没法跟他们相比了。如《资治通鉴》记载,长庆二年(822年),唐穆宗李恒因迷恋马球,劳累过度,竟至卧床不起,后染病,于长庆四年(824年)驾崩。而他的儿子唐敬宗李湛继位之后,不思前车之鉴,反而更加迷恋打球,不问朝政,于宝历二年(826年)被几个陪伴其打球的供奉杀死―这已经不仅仅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丧命了。并非每个帝王都能像玄宗皇帝那样能察纳雅言,能够识别“真知言之选”这样的谏言。唐僖宗李儇也十分迷恋马球运动,乃至荒废了朝政。广明元年(880年),左拾遗侯业上书僖宗,希望他能够勤政爱民,不要因为沉溺于马球游戏而荒政怠民,结果触怒了僖宗,竟被赐死,一片好心竟被当成了驴肝肺,令人叹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泱泱华夏之见证
2003年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
2004年中考满分作文
2004年南通市中考作文范文示例
2004年江苏无锡市中考优秀作文与评析3
2004年江苏无锡市中考优秀作文与评析
济南的秋天
2003年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
2003年莱西市中考满分作文
广东省2004年中考满分作文
2004年江苏无锡市中考优秀作文与评析2
当京剧碰到了摇滚
2003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
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
04盐城市中考作文范文
《十二美人图》中的真实器物
艺术家是干什么的
异化的他者
6月艺事 2014年6期
冰上运动 2014年6期
龙舟竞渡 2014年6期
母语的偏废
周瘦鹃《此恨绵绵无绝期》与哀情小说
元太祖 摔跤助我去战斗
雅致与鉴赏
罗伯特·彭斯诗歌中的博爱情怀赏析
真挚浓郁与悲凉凄苦的乱世离情
明宣宗 天子爱投壶
中国古代高尔夫
唐玄宗 三郎沉醉打球回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专项训练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8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5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4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7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7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3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第一本书》教学设计02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4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4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5
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6
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