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高尔夫
翻新时间:2023-03-22
中国古代高尔夫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里的元代壁画,其中一幅画面云气升腾,树石间的平地上,两名男子身穿朱色长袍,两人右手各握一短柄球杆,左边一人俯身做击球姿势,右边一人侧蹲注视前方的洞穴。画面上的场景莫不是在打高尔夫球?
其实,这是我国古代的捶丸运动。“捶”即击,“丸”即球。曾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看见这幅壁画时,大吃一惊,风趣地说,原来中国人在元代就开始打高尔夫了。
《丸经》记载,中国在宋朝已出现捶丸运动,当时最爱追逐小白球的帝王当属宋徽宗与金章宗。帝王的球杆,则以纯金打造缘边,顶端缀饰美玉。结束球戏后,球具不装入球袋而收藏在锦盒中,所谓“盛以锦囊,击以彩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
《朴通事谚解》中有关于元代大都民俗中捶丸的记载:“用有柄木勺接球,相连不绝,方言谓之球棒。球用木为之,或用玛瑙,大如鸡卵。”其场地“掘地如碗,名窝儿。或隔殿阁而作窝,或于阶上作窝,或于平地作窝。人打球儿,先掘一窝儿,后将球儿打入窝内”。盛球棒的器具,称为提揽,筐上有圆圈,用手提携。宋代绘画《蕉阴捶丸图》表现的就是捶丸场面。
捶丸发展至明代,已经远不如前代那样普及。不过,直到明代中期捶丸尚未绝迹。明万历年间周履靖重刻《丸经》时曾作跋附于卷后,有云:“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好捶丸。”“考诸传记无闻焉,以为世俗博弈之余技耳。”
高尔夫球原本被认为最早出现于苏格兰或者是荷兰,而《丸经》和中国古代捶丸的出现又让人们提出了新的疑问―高尔夫这项优雅绅士的运动是否发源于中国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可怜的小女孩
- 神奇的老妹
- 带小弟弟的喜怒哀乐
- 我家的三只虫
- “胖金妹”和“胖金哥”
- 爸爸真爱我
- 妈妈爱俏了
- 我亲爱的姥姥
- 咱班的79号
- 她真的很优秀
- 我感兴趣的一个三面人
- “糊涂”老师
- 我的同班同学
- 姥爷,您辛苦了
- 我和我的妹妹
- 动态物理问题分析(一)
- 以强军目标引领学员队建设
- 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贡献及原因探究
-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探讨
- 装饰化艺术中的色彩分析
-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 行万里路 2014年34期
- 网络人际信任研究
- 卫生文化建设要注重成果转化
- 在企业基层班组中,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邹市明职业拳击比赛防守技术分析
- 探析数学中的美
- 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和信心
- 网球的战术体系
- 《校园交响乐》教学设计
- 《春日》教材理解
- 《我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我家的园子》教学设计
- 《松坊溪雪景》教学设计
- 《松坊溪雪景》教材理解
- 《松坊溪雪景》作者简介
- 《绝句》教学设计
- 《迷人的九寨沟》教学设计
- 《校园交响乐》教学设计
-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春日》教学设计
- 《春日》课文
- 《华山的险》教学设计
- 《绝句》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