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孝心不能等

孝心不能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孝心不能等

那一年,我准备到省城一家杂志社工作。

当时,我很犹豫。父母在,不远游。我远离家乡,谁来陪伴孤独的母亲;还有,儿子不到一岁,正需要照顾。一边是难分难舍的亲情,一边是梦寐以求的文学梦。我该如何取舍?在事业与家庭难以兼得、即将失去平衡的时候,母亲给了我有力的支持,毫不犹豫地说:“你放心去吧,我帮你带孩子。”可是,我到了省城,时常想念家乡和亲人,半年后,实在忍受不了这种离苦,决定返回家乡。母亲得知后,劝阻我,为了让我安心工作,放下家里的一切,带着儿子来到我身边。

母亲没有来之前,我租住在都市村庄的一间仅有8平方米的房子里,屋里只有一张床,床上铺着报纸,没有桌子、椅子。门口旁边是厕所,到了夏天,臭气熏天,加上经常堵塞,走廊里都是屎尿水,需踮着脚尖进屋。再就是没有燃气,无法做饭,我每天泡方便面吃,以致营养不良,脸色黄巴巴的。母亲来后,首先在走廊里一角搭起炉火,每天变着花样做可口的饭菜。很快,原本消瘦的我胖了。当然,母亲给予的不仅仅是好吃的饭菜,还使我的精神上得到莫大的满足。每当我疲倦地外出采访归来,看到小屋的灯光,听到溢满小屋的欢笑声,感到非常温馨和充实。以前,我总觉得自己身在异乡为异客,租住的小屋不是家,逢年过节,甚至觉得不如待在办公室温暖。而如今,我像一粒种子,因为有了母亲这片厚实的土地,终于在异乡扎根生长。

母亲把幸福和快乐给了我,而把不安、寂寞和辛劳留给了自己。我经常外出采访,不仅仅辛苦,有时还面临危险。有一次采访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儿,她被拐骗嫁给一个40多岁的男人,女孩儿的干娘把电话打到编辑部诉苦,我出于一种义愤,前去采访,结果遭受男方追打,差点被推到悬崖。回到家,母亲看到我额头、眼眶发青,很心疼。还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四胞胎家庭,回来的时候,班车坏在路上,又是傍晚,我步行大半夜,又遇上天下大雨,回到家,累得脚磨出了血泡,人也淋得像落汤鸡一样,病倒床上,高烧昏迷几天,母亲为此泪流不止。以后,每当我外出采访,母亲的心都揪得高高的,整宿睡不着觉。

最难熬的是冬天和夏天,天寒地冻的冬季,怕儿子受凉,母亲带着儿子在屋里不出门,儿子哭闹着要出去玩,母亲便用纸片叠成小汽车,摆出长长的车队,逗说开车去找妈妈。日复一日,这唯一的乐趣,显得单调而乏味;夏天,屋里没有空调,母亲抱着儿子到楼顶上睡觉,怕蚊虫叮咬和受热,手不离扇,几乎扇一整夜。如果儿子夜间哭闹,母亲怕耽误我睡觉,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就抱着儿子到大街上转悠,以致由于长时间休息不好,舌头溃疡,牙肿疼。母亲不仅仅累,还常常受惊吓。有一次,我出差在外,儿子发高烧,天正下着大雨,又是凌晨一点多,打不到车,母亲只好把儿子用雨衣严严地包裹好,冒雨走4里多路赶往医院。等儿子病好了,母亲却病倒了。这样的苦日子,一过就是十多年,而我给予母亲的安慰,就是使自己的文章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不断刊发,从一般编辑走到杂志社主编的位置上。

苦去甘来,随着时光的流转,儿子渐渐长大,我的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我庆幸母亲可以歇歇了,我可以给母亲更好更多的回报了。可是,始料不及的是,有一天,身体一向健康的母亲突然昏倒了,患上高血压。虽然经过医治,病情稳定,没有往更坏处发展,但自此以后,身体开始一天天走下坡路,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背着面袋、扛着煤气罐,硬朗朗地上楼了,只好大部分时间一个人待在屋里。孤独的母亲常常一个人趴在窗口前看外面的天空,而天空除了白白的阳光,没有什么新鲜的风景。后来,我实在不忍心让母亲太孤独,尽量中午回家,由于上班比较远,时间很紧张,我显得很疲惫。终于,母亲不愿拖累我,不顾再三挽留,坚持回了老家。

我的家乡是一个古朴的小镇,这里民风纯正,历史悠久。老屋是平房,有院落,前面是水塘,比较安静。母亲在老屋安详地生活,而我每隔一个多月回去看望一次。可我每次回去,大都带着采访任务,在家待的时间比较短,但母亲觉得哪怕仅仅陪她一晚上,也是一种莫大的满足。我每次回去,给母亲捎回爱吃的甜食,买一件新衣服。我在家的日子里,给母亲洗洗澡,剪剪脚趾甲、手指甲,听母亲讲过去的故事,也是一种满足和享受。

我在家乡的路上,往往返往有上千里,虽然疲倦,但也有一种别样的幸福。为此,我写了一首诗《归航》:每当眼里涨潮的时候/那是母亲从故乡/吹来思念的风/轻轻地唤我归航、归航/无论身在何方啊/都要回到久别的故乡/让母亲搁浅的牵挂/再一次浮在我的眸子里/母亲啊,风起潮涌是您的呼唤/定期归航,则是女儿不变的规律。

定期归航,则是女儿不变的规律。而事实不完全是这样,2007年至2010年,这种规律被一场变故打破了。我所在的单位倒闭,失业待岗,每月只有650元的生活费。而这期间,我又患上一种莫名其妙的病,遇冷就感冒,动不动就发烧,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医院输一次液。我不想让母亲知道病情,就很长时间,甚至春节也不回家。母亲很牵挂,可是总以为我忙,尽量不打扰我,实在想我了,就到车站,看北方驶来的客车,能否有一份惊喜出现:女儿从车上走下来,甜甜地喊一声“娘”。

我不经常回家,即便偶尔回去一趟,对母亲也没有多少笑容。记得有一次回家,母亲又像以前一样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前街的张大爷死了,就是小时候给你买糖的那个腿瘸老头;兰枝离婚了,带着孩子回到娘家。”母亲平时一个人在家,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日思夜想的就是盼着我回去说说话。如果是以前,无论母亲说什么,我都会耐心地听,并且装出很有兴趣的样子问这问那。可这一次,母亲问得多,我回答得少。我心情郁闷,不想多说话,认为母亲的唠叨多余,并且冲着母亲大声喊道:“不要说了,我心里烦,什么也不想听!”母亲哑声了,黯然无语地走出屋。母亲虽然走出屋,可因为担心,不时地在窗外走来走去。看到母亲心焦,我很自责,觉得不该这样对待母亲。母亲老了,已经受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敲打,母亲看不到我的笑脸,一定认为我在外面受了天大的委屈,遭遇了人生逆境。可是想归想,我心里像是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无论如何努力也晴朗不起来。 当痛苦与压力来临的时候,我就格外地想念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于是,第二天清早,我去莲溪书院看看,想重温少女时代的梦想。沿着家门前的小路往更远处走,路边的枯草上结了白白的一层冰霜,透着凉气。走着走着,就看到了小桥和莲溪书院,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中学时光。不知什么时候,母亲来到我身边,因为一夜没有睡好觉,眼圈黑黑的。母亲把我领到莲溪书院的迎面墙前,指着一段文字让我看。墙上刻着宋朝宰相吕蒙正写的《破窑赋》。以前也背过这首赋,没有深解,今天重读这些文字,心中万千感慨。母亲告诉我说,这首赋是勉励身在困顿当中的人看开一些,人生在世,所遇无常,会有太多变数,难免潮涨潮落,所以不要把变数想得太多,看得太重,要好好生活,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看着充满愁苦和担忧的母亲,我很自责地说:“娘,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生活。”

也确实,自从待岗以来,我心情不好,导致身体不好,什么也没有干。如今,母亲的一番话,给予很大鼓励,我如果继续颓废下去,再让精神和身体垮下去,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母亲。回去以后,我打起精神,一方面锻炼身体;一方面放下所谓的面子开始外出找工作,只要能挣钱,什么样的累活脏活都愿意干。后来,我应聘到一家酒业公司做推销员。刚开始由于没有客户,只能是电话营销、陌生拜访。我每天起早贪黑,跑遍整个市区,和形形色色、层次不一的人打交道。然而推销技术,不是抚慰,不是文学,是真刀真枪的工作,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我常常感到走着走着没路了,就很沮丧,就想辞职不干了。可每当我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除了问寒问暖,就是鼓励我好好工作。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世可以是华丽深邃,亦可以幽苦艰绝,总看着自己的伤口哭,是毫无意义的,要振作起来。”

有句话说:“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我不能让母亲伤心,只有咬着牙一步步往前走。而在我苦苦挣扎的时候,母亲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了,先是手脚麻木,到了穿衣服、吃饭都很困难的地步,一顿饭吃完,需要大半个小时,人也一天比一天消瘦。可母亲怕影响我工作,每次打电话,总说自己的身体硬朗着呢,安心工作,没事不要回老家。母亲天天坚持锻炼身体,刮风下雨,天热天寒,从不间断。母亲瘦弱的身影,在小路上千百次地重叠,哪怕走一步都很困难,也不停歇。母亲说:“我害怕一旦病倒了,女儿没办法,会影响工作,我不能成为累赘。”母亲为了证明自己身体好,在我面前,总是大口大口地吃饭,来回不停地走路;而背着我,大把大把地吃药,大口大口地喘气。而粗心的我,竟然没有发现母亲的掩饰,就放心地离开,继续在异乡的土地上奔波。

几年后,我终于有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工作着,快乐着,就好像在生命凄苦的泥淖之中开凿出了一条畅通的运河,沿途风景无限。可在我想让母亲分享快乐的时候,母亲的身体状况已很糟糕。我每次回老家,看着越来越消瘦的母亲,心里很疼,总是不忍离去。可母亲总是说:“你不要牵挂家里,赶快回单位,好好工作,我好着呢,每天吃了饭,就到街上和邻居们说说话,一点也不孤独。”尽管母亲竭力掩饰,但总也掩饰不了脸上的病态和落寞。母亲老了,最怕的不是疾病,不是死亡,而是寂寞,可为了女儿,把寂寞和孤独默默吞咽。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是带着孤寂离开的。那天,母亲吃了早饭,把屋里打扫干净,然后往床上一躺,无声无息地去了。死时,身边没有一个人,等到被发现时,已经没有生命指征了。母亲终于应验了自己说过的那句话:“我希望很快地死去,不愿病倒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拖累孩子。”

母亲如愿了,却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遗憾,我常常为自己不能守在母亲身边而悔恨,尤其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我曾有过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写一本书,取书名《母亲》,陪母亲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帮助找回过去快乐的时光,以慰藉孤独的晚年,可是这个愿望,因为工作忙,一直未能如愿,我甚至以为,母亲还有许多时光,等到我闲下来的时候再去写。我万万没有想到岁月不等人,把这一美好愿望残酷地撕碎了。母亲走后,我的世界变得寂寥和冷清,难抑思念之情,写下《母亲是根》这首诗,以慰藉自己内心的疼痛:我常常把母亲比喻成/生命之根/多年了/那一份血浓于水的爱/承接阳光、雨露/滋养我足下每寸土壤/我像一粒种子/从幼苗长成一棵大树/我勃勃生机、迎风伫立/繁茂的枝叶伸向高空/扯来漫天彩霞/编织华美精彩世界/如今母亲去了遥远的天国/与我阴阳两界/根断的伤痛/划破长空/痛苦的叶片纷纷飘落/再不见昔日繁华/流不尽的泪水淹没所有通途/我不知天国有多远/只愿母亲放下/一生的疲倦和苦难/只愿那里留有一方安宁的乐土/让您静静安息长眠……

如今,到了清明时节,多希望再听听母亲教诲的话语,看看她老人家慈祥而和蔼的笑容啊!一时间,那无法言语的悲伤如落地黄花,雨碎心残,回首处,泪几许……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什么是美?
感恩的心
人生的满分
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杨梅坑一日游
难忘的一天
游“奇蔬世界”
2008年,我的心情故事
奥运零接触
小蚂蚁感动了我
获奖
欢欢喜喜度新年
可爱的女孩·有趣的梦·芭比娃娃
感动
新学期的打算
降低脱氮成本的新型碳源与工艺研究概况
菌材树种及用量对甘孜州野生乌天麻无性繁殖的影响
Sr18菌代谢产物对线虫应激能力的影响
豫东潮土大蒜氮磷钾肥料效应及推荐用量
改性纳米黑碳对棕壤有效态Cu、酶活性和微生物呼吸的影响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种子营养成分比较
苎麻木质纤维高效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襄阳市测土配方施肥的现状与展望
人工湿地处理高氨氮废水中植物的耐受性
反应介质及其含水率对羧甲基纤维素的影响
植物OST1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白毫银针茶毫中茶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不同氮水平对温州蜜柑产量、叶绿素及碳氮代谢物的影响
基于ARM9的大棚远程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
《汉语拼音3 b p m f》教学设计
03汉语拼音(bpmf)资料袋
《汉语拼音3 b p m f》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b p m f发音顺口溜
《汉语拼音3 b p m f》发音方法
《汉语拼音3 b p m f》教学设计2
快快乐乐学《b p m f》
《汉语拼音4 d t n l》发音示范
《汉语拼音3 b p m f》教学设计1
《d t n l》教学游戏
《汉语拼音3 b p m f》教学案例与评析
拼音童谣
d t n l教案设计一
d t n l教案设计四
《汉语拼音4 d t n l》发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