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问题三章 2014年6期
谁怕谁?
我们曾经有一首非常雄壮、豪迈的歌曲,唱道:“东风吹,战鼓擂,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谁怕谁,是有前提条件的。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是民怕官,小官怕大官,大官怕皇帝。皇帝虽至高无上,但他也怕老天爷,因为他是“天子”,儿子怕“老子”也。因而,如若他的错误政策造成了灾难,他就决不敢说是老天爷的错――“自然灾害”,他只能下敬天畏地的“罪己诏”。
但是,在民主制度的社会里,就反过来了,是官怕民,因为他的官帽是选民给的。所以,这里的官,不但不敢说民是“屁民”“刁民”,而且还怕民,敬民。这从他到选民那里去“拜票”就可看出来。不论是小官大官,乃至总统,也得对民恭而敬之。否则,他就成了“屁官”,民众就会把他当个“屁”放了。
历史是谁写的?
历史是谁写的?有说是胜利者写的,有说是人民写的。我则认为,史书,是由别人写的;史实,是由自己“写”的。
古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之说。那时的史官是“独立”的,是“记实”的,所以,帝王也怕他。这种史官,堪称是“铁笔”。
后来,不行了。史官唯权力是从,不管事实如何,权势者叫记什么就记什么,叫怎么记就怎么记。或者造假记假,或者只记“正面”的,不记负面的,只歌德,不“缺德”。于是,正史不正,野史不野,成了一笔糊涂账。
再后来,更不行了,不但不准记,连档案史料也销毁了。发明电话后,改用电话了,电话也不准记录,只做口头传达。因为发文件、下通知等,会留下文字档案。
常言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了,做了,又怕“上史”,是不可能的,是逃不过历史问责的。
做好事,留名否?
做好事,不留名,自古以来就被赞许为一种美德,是高尚行为。甚至说:行善若留名,不是真善。
但是,似乎也不能走极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据称当今中国第一慈善家陈光标,在四川地震后,他就把捐的款,直接送到灾民手中,不但留名,而且留影了。那原因大约是因为怕捐的钱,被中间环节截留贪污了。
问题在于,主流媒体一直宣传做好事不留名,做无名英雄,可最应该率先垂范的官员做了点好事乃至本就是他应该做的事,却要大肆宣传,大张旗鼓地宣扬。你看,官员们逢年过节“送温暖”,那真是报纸上有名,广播里有声,电视上有影,而且反复地播出,生怕人家不知道,还要人家感动地流着泪说:“感谢政府!”
当然,也有不声张的。公务员涨工资,发福利,什么时候声张过?说涨就涨了,说发就发了。
可见,主流媒体宣传的做好事不留名,更多是对平民百姓而言的。而对官员,则恰恰相反,是做了好事必留名,留大名,而且还要留得锣鼓喧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窗外
- 黑暗乐章
- 生死不离
- 金针度人
- 那个六月,一切都消失了
- 一起走过的日子
- 狼拜月神
- 寂寞的天空没有颜色
- 十五月儿圆
- 回到过去
- 一个人的情结
- 陶醉
- 咱这农家
- 那个我与你的幸福童年
- 走留下的
- 中层领导影响力研究
- 房产全生命周期的测绘管理办法与系统开发
- 电力系统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 论客户服务在供电营销中的应用
- 装备产品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 大运行背景下电网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及措施
- 10kV配电网建设优化策略的分析
- 现代企业并购的会计研究
- 做好电力业扩报装工作的方法
- 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分析
- 电厂运行安全及应急管理措施探讨
- 浅析信息化油田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 网络管理在青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 新形势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有效控制分析
- 水利工程建设程序及相关的项目档案整理
- “五四”的反省与超越(二)
- 探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共性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下教材介绍及教学建议
- 一个农村教师的阅读生活
- 90年代日本义务教育课程
- 话题作文思路点拨与例文展评
- 给语文教学插上人文和理性的双翼
- 面对21世纪:焦虑,困惑与挣扎
- 古文教学岂能一读了之
- 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和语文教育的深化改革——对皮亚杰(J.Piaget)“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质疑
- 直面生活,形成口语交际素养-------苏教版小语四下口语交际的编写及教学策略
- 试论美读
-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基本流程及基本类型
- 简单的母语与语文的简单教学
- 构建中国教育科学繁荣发展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