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23
奇怪的堵车
李成富一直在北京工作,这个周末,他坐车回老家。
李成富的老家在一个很偏远的山区,路途崎岖。这种乡村公路也就五米宽,平时路上行驶的大多是农用车,很少见到私家车。
下了长途车,李成富又坐上了一辆乡村客车。途经一个小山村时,客车突然停下了,原来前面堵车了。
奇怪的是,这次堵车相当严重,本来就狭窄的公路上竟密密麻麻地排起了车队的长龙。粗略数了数,大约有五十几辆之多,其中不乏豪华轿车。
这么大规模的堵车发生在乡村公路上是极其罕见的。更为奇怪的是,所堵的车辆中还有一部分是警车。
李成富第一反应就是,出事了?这里一定发生案子了,而且还是大案子!
“啊,警察办案?”有人惊呼。
“嗯,肯定是命案,要不,小偷小摸的,没这么大动静。”有人猜测。
“一条命案也不至于这么大动静,肯定是几条命案,也许是一件灭门惨案。”有人肯定地说。
“在咱们这些山村里,很少发生大案,像这样的灭门惨案还真是闻所未闻,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罪犯下此毒手?”有人接着往下琢磨。
是啊,究竟什么原因呢?车里的乘客纷纷议论起来。
“情杀?这年头,有些人就是吃饱了撑得难受,到处拈花惹草,什么包二奶、养情人,生活弄得乌七八糟。”
“俺看,不可能是情杀,包二奶养情人,那都是城里的富人们常干的事,在这穷乡僻壤的,哪有钱鼓捣那个?八成是劫财,也许是小偷晚上来偷东西,突然被男主人发现了,小偷惊慌之下失手杀了男主人,刚好女主人听见了动静,小偷一起杀人灭口。孩子被惊醒,吓得哭闹起来,于是小偷一不做二不休,干脆都杀了。”
“现在的小偷可精明着呢,村民的财物,他根本瞧不上眼,要偷也得偷点大的。听说现在的小偷专偷贪官的,反正案发后,贪官也不敢声张,更不敢报警。”
“难道是仇杀?真想不出咱这山旮旯里的人能结下什么样的深仇大恨。”
“那这家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可真闷煞俺了。”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前面的警车纹丝不动,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别想走了。有几个乘客下了车,向前面几辆私家车打听情况。
一个人回来后,说:“听说就死了个女的。”
“女的?那应该是情杀!一定是那女人行为不检点,在外勾引野汉子,被她男人杀了,就像武松杀潘金莲一样。”
又一个人回来了,说:“听说死了个老嬷嬷。”
“老嬷嬷?那就是财杀了。老嬷嬷年纪大了,攒了几个私房钱留着养老的,刚好被小偷摸到了,老嬷嬷死活不撒手,就被小偷一刀结果了性命。”
又一个人回来了,说:“这个村里有个人在省里当官,今天回来了。”
“回来了?一定是犯了案偷跑回来了,要不,怎么这么多警车随后跟来了?这人肯定是个大贪官!”
过了一会儿,远处一群人翻过山头向这边走来,人群中夹杂着不少警察。
大家急忙睁大眼睛去看,发现无论是人群还是警察都很淡定,既没有押送犯人,也没有拿什么枪械,还边走边谈,关系似乎很亲近。
一群人上车后,警车开道,路上行人车辆纷纷避让,车很快就驶远了。
这到底咋回事啊?大伙正纳闷呢,刚巧有个村民路过,有人大声问:“老乡,刚才出什么事了?”
那个村民皱了皱眉头,说:“还能有啥事,就是俺们村里有个人在省里做了大官,今天回来给他娘上坟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蚯蚓真有趣
- 我心中的偶像
- 小实验
- 日记一则(护士节)
- 去菜市场买菜
- 巧“捞”菜刀
- 歪尾巴的小金鱼
- 坐井观天(续)
- 小熊
- 我是学校小导游
- 你知道西瓜吗?
- 读书
- 小勇士——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
- 游海洋公园
- 我做对了
-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蓝色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
- 试论职业发展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 关于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 试论农村人才开发的职业教育发展探究
-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流行音乐进农村中学音乐课堂之我见
- 试析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理念与途径
- 对于藏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 关于中小民营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类规模化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
- 试析我国现阶段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
-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职生就业问题探究
- 浅析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试论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培养策略
- 林海音和《爸爸的花儿落了》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 为什么会适得其反?──《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教学反思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的情景引入
- 深情至性入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案例分析
- 《爸爸的花儿落了》听课小记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存忆
- “栽花”与“开花”──《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