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矫健的身影

矫健的身影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0

矫健的身影

仿佛无形中有一只大手在不停地拨弄着一架算盘,这些年来,我和矫健就像是这架算盘上的两粒算盘珠,忽而碰撞,忽而并联;忽而别离,忽而又相聚在一起,共饮一壶酒……

1974年夏天,上海戏剧学院到烟台招生,市文化局把矫健当作一号选手推荐了上去。当时他还在矫家泊插队落户,已经发表了小说《铁虎》、《小白杨》,出手不凡,前途无量。但地区文化部门不干了,他们觉得矫健是他们发现、培养的,还指望着他尽快写出像《艳阳天》那样伟大的作品为烟台争光呢。他们一个电话打到县里:老九不能走!

由于地方的硬性“挽留”,矫健失去了回上海上大学的机会。

与此同时,正在砖瓦厂烟熏火燎地烧大窑的我却时来运转,替补矫健的“空缺”,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读书去了。

以上内幕,我当时并不知道,也不认识矫健。

一年之后,烟台的文友写信告诉我:乳山出了个知青作者矫健,出版了中篇小说《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他现在正在上海探亲。我赶忙跑到静安寺的书店里买了一本《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认真拜读之余,还扬着手中的书直向上海的同学们炫耀:“这是我们烟台老乡写的!”

那时在我的想象中,矫健是一个土头土脑的胶东农村青年的形象。

我决定去拜访他。晚上,循着烟台文友信上提供的地址,在武康路找到了他在上海的家。那是一座花园式洋房。给我开门的是一个戴着鸭舌帽、黑边眼镜,穿一件花格子上衣的青年,操一口标准的上海话。原来他就是矫健!

室内有几个青年在座,气氛像一个艺术沙龙。他的父母坐在一旁暗暗地打量我,悄悄议论几句什么。矫健坐下之后,开始继续他刚才的讲话:“……那个人在他的师傅那里学了几年工夫之后,有一天师傅跟他说:你已经出徒了,可以走了。他泣泪拜别师傅。可刚走出没几步,砰……就听身后有人向他脚下开了一枪……他吓得一个高儿跳了起来……回头一看,他师傅手中的枪口还在冒烟儿。他嗫嚅道:“师傅……”他师傅说,我最后要告诉你的是:在这个世界上,对谁都不要相信……”

呵呵,这就是《前进吧,火红的拖拉机》的作者?

听矫叔和阿姨的窃窃私语我也才知道,原来我是顶着矫健的“空缺”上的大学。惭愧!

1977年秋天,我毕业后被分配到烟台地区文化馆工作。第一天上班时,矫健站在创作组门口,以“主人”的身份迎接了我。原来,他于1975年正式调到地区话剧团任编剧,又于去年借调到创作组搞专业创作。他和在上海家里时简直判若两人,穿得邋里邋遢的,倒像一个砖瓦厂推小车的。后来,我说起他在上海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他讪笑道:“嘿嘿,那才是我真实的形象!”

创作组在大马路100号,出门向北走不远就是海边,我们天天到海边去散步,谈论一些海阔天空的话题。他说:“我非常喜欢烟台的海――大海是我的公园。”

那时,我正忙着攒钱“娶媳妇”,手头比较紧,矫健常常讥笑我“小气”。

有一次在海边散步,我跟他讲起了我小时候在老家农村时的一件事:我5岁的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吃,整天吃榆树叶子。父亲回乡探亲,托人到南乡买了两麻袋贴皮糠放在屋当央。我高兴得一边围着糠麻袋转圈儿,一边说:“这回可不用挨饿了!这回可不用挨饿了……”

听到这儿,矫健忽然一转身紧紧地把我抱住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淌……哽咽着说:“你不是小气,你是过穷日子过怕了!”

我也抽抽搭搭地哭了。

我俩都不再说话,只默默地顺着沙滩上的浪印往前走――希望就那么走下去,一直到永远……

1979年夏天,有一个消息使矫健变得紧张起来。地区话剧团要把一批包括他在内的人员精减到工厂去。这时,他已经6年没发铅字了;“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文学开始向现实主义回归,他正处在一种痛苦的蜕变中。局里网开一面,同意他参加当年的高考;如果考不上,就委屈他到烟台缝纫机厂当工人。

当命运之舟遭逢激流险滩时,矫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知难而上,激流勇进。他找来几本高考复习资料,通宵达旦地背书;傍亮天时睡上两个多小时,然后揉揉惺忪的睡眼上考场去。一连几天都是那样。

看着他那副样子,我既佩服他那不屈不挠的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又有点同情他。

事情的结局有惊无险,他被烟台师专录取了。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矫健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高兴得咧着大嘴哈哈大笑。他把脸一变,狠狠地跺着创作组的地板,愤怒地高叫道:“哼哼……有人想打倒我――我矫健是打不倒的!”

我在一边吓得不敢吱声。

矫健走了,办公室里显得空空荡荡的。

秋风凉了,人的心里也有些凄凉。我就骑上自行车,跑20多里路到师专去看他。他们班正在操场上体育课;矫健站在最后一个,仍然比他的同学们高出一个头还多。

我的突然而至,令矫健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说:“你的同学们比你小多了。”

他说:“是呀……跑操时老师喊:一二、一二,我就在心里喊:惭愧、惭愧!”

天快黑了,他拉我上了校外一个马车夫们经常光顾的小饭馆,一起品评壶中的日月。他说:“我以后要走学术道路了。眼下我正在写一篇论文――论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

我相信,凭他的聪明、才智,他想当大学教授或是文艺理论家都是可能的。

酒后,我骑着车子回市区。没有月亮,没有路灯,又是大下坡,我摇摇晃晃地一头栽到了路边的阳沟里,半天没爬起来。我大口大口地饮着西风,呜呜地哭了:哎哎,矫健再也不能回创作组了,我没有伴儿了。

在肖关鸿的鼓励、催促下,矫健在师专还没毕业就又写起了小说,1981年在文汇月刊发表短篇《农民老子》,并一举摘取山东省文学一等奖。 矫健出山了!

自从他搬到我家楼上,我可是耳闻目睹了他的“夜猫子”功夫。有时候,我和妻女正在做梦,楼上忽然响起了沉闷的“雷声”……哦,是矫健写完每天给自己规定的2000字,要洗脚上床了。

写长篇小说《河魂》时,他给自己规定的日产量是7000字。时值酷暑,他每天一写就是十几个小时,挥汗如雨呀!可惜他的窗子面对南山,要是北向大海,说不定也会像福楼拜的窗口似的成为渔夫们眼里的灯塔。

天才呀,你的名字叫勤奋!

矫健的创作进入了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小说写得也越来越耐看了。有的如一幅优美、舒展的水墨淡彩画(《雪夜》),有的如一幅巨浪滔天、人如沧海之一粟的凝重的油画(《预兆》);有的借助“神”的力量,使忘恩负义的背叛者永世不得安宁(《无期徒刑》),有的借助“天”之手,对身上沾有鲜血的还乡团分子执行死刑……鼻子灵的人们从他的那一批作品中嗅到几分大师的气味了。

有一天,矫健到楼下来找我,说是他家厕所灯的拉线开关绳儿断了,让我帮他接上。

我说:“那很简单,你自己接上就行了。”

他连连摆手:“不行,那是另一种思维。”

我就上楼帮他把开关绳拴上了。

看着厕所里的电灯重新大放光彩,矫健的妻子彭雪行也笑得很灿烂,还直给我戴高帽儿:“矫健就会写小说,你是能文能武。”说得我心里美滋滋的。

没想到过了些日子,矫健又下楼找我,又让我上去帮他接厕所里的开关绳儿。

我不去。一个大作家怎么可能连这点小事儿都不会干呢?他是不是想让我当他的服务员?

直到3个多月之后,他的二连襟、我的老同学高忠民到我家玩儿,说起他刚才帮着矫健把厕所里电灯开关的线绳儿接上了。我大吃一惊!呵呵,由于我的“小心眼”,让大作家摸了3个月的黑。不好意思!

矫健呀,你大智若愚。

矫健听到这里眼睛忽然一亮,说:“嗯,这个故事好,能写篇小说――它表现了人们对过去一些美好情感的呼唤。”

父亲遇到的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以前还当笑话和许多人讲过,矫健一听却从中发现了它的“含金量”。后来,我以它为素材,创作了短篇小说《三轮车上》,经矫健推荐,于1983年6月在文汇月刊发表。

看来,有时候写不出作品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提炼生活”的能力还不够。

我说:“矫健,往后我见了你得打敬礼,叫你老师了!”

他哈哈大笑:“折煞我也……”

1988年秋天,已是烟台文联副主席的矫健又做出了一个令常人不解的决定:停薪留职,下海经商。

我不解地问他:“你想当红色资本家呀?”

他神秘地一笑:“嘿嘿……我想写一部社会主义的《子夜》。”

原来,这些年来对于文坛的吵吵嚷嚷,他早已心生厌倦,希望能够以“下海”的方式背对文坛,一跃冲入生活的浪涛中。如果说矫健1969年回乡当农民是被历史所裹挟,那么1988年下海经商则是他对命运的主动挑战。

是,几十年来,每一个专业作家都在努力地下乡、下厂体验生活;但生活的浮力很大,往往人下去了,却如把一个葫芦放到了井里,从上面看他在下面,从下面看他还浮在水面上。

像矫健这种破釜沉舟式的体验生活法,是需要担很大风险的,也只有矫健这种性格和素质的人才敢那么干。

矫健这一走就是8年。他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炒邮、炒股、开发房地产……饱尝人间冷暖,历尽商场凶险。在南方某地盖楼时,因资金一时周转不过来,没能及时给工人发放工资,愤怒的民工们纠集起来,有的腰里还别着刀子,要找老板算账。矫健没有被吓跑,他一人硬着头皮走进被工人们包围的办公室,和工人代表谈判,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人腰里的刀子最终没有拔出来,又去工地干活去了……

我和矫健先后都搬了家,后来我又调动了工作。在见不到矫健的日子里,我觉得生活中似乎少了一种雄壮、高昂的背景音乐,少了一层雄浑、高雅的底色。

1996年5月,我在作家报发表散文《寄矫健》,希望他能够脱离商海,回头上岸,回到文坛,回到烟台。再到烟台的海边走一走,烟台的海滨变得比以前漂亮多了。并且,烟台和矫家泊的水,一定比黄浦江的水甜!

让人惊喜的是,这篇文章矫健还真看到了,第二年他还真回来了,仍回创作室任专业作家。但他人仍然很少在烟台,常常躲在外面写书,写他“下海”这些年来接触的芸芸众生。这样,烟台哥们儿请他喝酒的机会少了,他写的书却多了。重返文坛以来,已然又出了六本书:《矫健中短篇小说集》、《红印花》、《金融街》、《换位游戏》、《楼王之谜》、《诡笑的稻草人》;还拍了三部电视连续剧。获奖亦很可观:三次省精品工程奖,一次泰山文学奖,两次中篇小说选刊奖,还获得了中央电视台的优秀剧本奖……这些作品题材新颖,风格独特,对时代对人物的观察和描写深邃、老道,令读者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给。他进入了他的文学创作的第二个黄金季节。

矫健说:“生活在算总账的时候大体是公平的――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多;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多。”

十一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烟台市作家协会主席矫健从上海赶回烟台,筹备召开市作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在一个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小雪花的中午,我和他在一个叫“渔家妹子”的小饭店里见面了。曲指算来,我们已经有近10年没见面了。时间太残酷了!

矫健先签名送我两本他刚出版的书,然后扫我一眼,说:“你瘦了,也老了。”

我说:“你的身体还这么棒!”

他一摇头:“表面的,我有糖尿病、冠心病!”

我一听心里咯噔一声,就觉着捧在手中的两本书陡地变得沉重起来……呵呵,谁说小说是用墨水写成的?

我发现,我俩的酒量都大不如前了;但壶中的酒越喝越少,话却越说越多,越扯越远。说起这些年来的聚也依依散也依依,我甚至有一种“宿命”的感觉。

晚上,我在灯下抚摩、阅读着矫健的两本厚厚的新书,忘记了上床。我决定明天上午给他发个短信:矫健,悠着点呀――文学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十二

我的短信终于没有发出,我怕矫健批评我,说我“对文学缺少宗教般的虔诚和献身精神”。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读后感
尊严和爱——读《简爱》有感作文
读《桥》有感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观后感
《黄美廉故事》读后感
多走弯路才能成功
读《妈妈最后的礼物》有感
读《鞋匠的孩子》有感
读《当疲惫时你就看一眼》有感
勤能补拙
读《女孩与巨蟒》有感
《老天爱笨小孩》读后感
读《匆匆》有感
读《世界最有影响的100位名人成才故事》有感
哈里森一家的圣诞节
意林榜中榜
和你在一起
周会表扬 2014年2期
日本中老年离婚热现象的原因探究
线索追踪(2013年1月下)
信仰之美 2013年6期
作业跳跳豆
越过年少,看见春暖花开
浅谈人生情感哲学
猫救老鼠 2014年2期
国外联保贷款经验对我国联保贷款发展的启示
关于大学生吸烟问题的调查
悲情老驼 2014年2期
游泳训练 2014年2期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和《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孔明智退司马懿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学设计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及反思
《诗经·采薇》创新教学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