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醉酒的画像

醉酒的画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0

醉酒的画像

一、金身和尚现火海

元丰七年的中元节,时任开封府尹的蔡京前往开宝寺进香。踏进寺门时,蔡京还有说有笑,精气神十足,可跪上蒲团正要拜,只听“咕咚”一声闷响,人顿如中邪般栽倒在地,双目紧闭昏厥过去。

变故横生,一干侍卫当即吓得手足无措慌了神。倒是侍立一旁的沈七娃处变不惊,背起蔡京大步跑向寺后的清风殿,边跑边喊:“快,快去请了苦大师!”

了苦大师是得道高僧,常年云游四海。听寺院住持说,他前天刚刚回寺,正在石室清修参禅。眼下,府尹大人晕倒,侍卫也顾不上那么多,三下两下撞开石门,七手八脚架起他就走。气人的是,两下碰面,了苦大师仍在打坐入定,连眼皮都没睁一下,更别说给昏迷不醒的蔡京瞧病了。一个生得虎背熊腰、名叫牛顺的大胡子侍卫急了眼,拔刀抵上了了苦大师的脖子:“老家伙,别装死。府尹大人若有个三长两短,我拆了你这破寺!”沈七娃也急了,不过不是冲了苦大师,而是扬手打掉了牛顺的刀:“别胡闹,了苦大师德高望重,岂会袖手旁观?!”

沈七娃是蔡京的老乡。上个月,他流落到开封,求蔡京帮他找点事做。蔡京见他还算机灵,就留在身边当差。有了老乡这层关系,侍卫们虽瞧不上他这个土老帽,却也不敢造次。但此刻,人命关天,怠慢不得。牛顺张口又要骂,了苦大师已道一声“阿弥陀佛”下了逐客令:“生生死死,皆由天定。蔡大人能不能熬过今晚,那要看他的造化。各位施主,请吧。”

听得出,蔡大人病得不轻。牛顺等侍卫们哪敢掉以轻心,走出殿往两旁一站,严防死守,连只小虫也甭想飞进去。守到天色黑透,突然,阵阵惊慌喊叫声响成一片。

糟糕,开宝寺失火了!眨眼间,浓烟弥漫,火光冲天,香客们则像极了无头苍蝇,四散奔逃。沈七娃暗叫不妙,慌忙招呼牛顺去背蔡京。谁知,厚重的寺门被反插,进不去。牛顺一身蛮力,咬牙瞪眼朴刀一挺,“咔嚓”,硬生生戳出了个窟窿。而在拽出刀的一刹那,一道耀目金光从窟窿内飞射而出。

接下来发生的情景,可谓惊心动魄。随着那道金光没入火海,一个金身和尚出现在屋顶,挥舞着扫把扑打火苗。扑着打着,房梁塌架,金身和尚身子一晃,一头栽进了烈焰中。

“快,快去救人啊――”

沈七娃叫声未落,侍卫们又惊得瞠目结舌:金身和尚再次跳上屋顶,宛若灵猴般在火海中跃来跃去……

二、好戏唱罢当灭口

在金身和尚的感召下,众香客纷纷加入了救火队伍。齐心协力一番忙活,开宝寺大火终于被扑灭。寺院住持命人查点人数,却发现该寺僧侣一个都不少。

这怎么可能?许多香客都看得真真切切,大火渐熄,那个金身和尚体力不支,被塌落的房架砸到了下面。就在众人惊诧不已的当儿,一个小和尚跌跌撞撞跑来,语无伦次地喊:“福胜阁,福胜阁……”

福胜阁是开宝寺的侧院,里面供奉着数尊金身罗汉。沈七娃和牛顺等人跟随住持走进一瞧,当即“扑通扑通”全跪了下去,伏地便拜。

他们所叩拜的那尊罗汉面容焦黑,汗珠如雨,分明就是那位舍命救火的金身和尚!

“罗汉显灵,普救众生,也一定会救府尹大人。走,快去看看蔡大人。”沈七娃又给救火罗汉重重磕了个响头,起身就往清风殿跑。尚未跑到地儿,便瞅见那几个守门侍卫嘴巴大张,呆若木鸡。

“你们怎么都傻了?府尹大人没事吧?”沈七娃急问。侍卫们先是点头,接着摇头,神情慌得像活见了鬼。

不是鬼,是府尹大人――从昏迷中缓缓醒来的府尹大人同样满脸黑灰,热汗淋漓!

短短半日,整个开封府便传得沸沸扬扬:预知开宝寺有难,佛祖将府尹大人的魂魄附入金身罗汉,奋力救寺。能得佛祖赏识,府尹大人绝非一般人物,前程不可限量。甚至有人断言,数年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之位非蔡大人莫属。听着这些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法,大胡子牛顺乐得够呛。用脚后跟都能想得到,府尹大人若飞黄腾达,我们不也能跟着沾光,吃香的喝辣的吗?心下正美呢,府尹大人有请。

快步迈进书房,牛顺赔着小心问:“大人,您叫小的来有何吩咐?”

蔡京示意他关上门板,神情凝重地反问:“牛顺,你跟随本官有三年了吧?这三年,本府待你如何?”

牛顺曾是个游走江湖的武把式,靠练摊卖艺过活,时常累到虚脱却难填饱肚皮。承蒙蔡京关照,收他做了侍卫,再也不用为吃喝犯愁。这份知遇之恩,理当牢记。见牛顺连称“不薄”,蔡京突然压低了嗓音:“本府想让你去办一件大事,不知你敢不敢去?”牛顺拍拍胸脯,毫不犹豫地说:“不是吹,我牛顺掌能断刀,足能碎石,即便龙潭虎穴也敢闯上一闯。大人,您尽管吩咐,干什么?”

蔡京点点头,嘴角倏地掠过一丝令人睹之心颤的冷笑:“杀人!”

蔡京要杀的人,当然是了苦大师。昨夜,开宝寺失火,金光腾空,其实是蔡京导演的一出大戏,而那个救火罗汉,则是了苦大师乔装打扮的,并从清风殿后进入了火场。当时,寺内人心惶惶,乱作一团,极易以假乱真。之所以设这么个局,意在神化自己,为谋取功名造势,那些传言也是他蔡京派人散播出去的。如今名声既得,必须杀人灭口,方能确保秘密永不泄露,更重要的是,能省下十万两真金白银――早年,了苦大师曾在兴化县的清平寺落发为僧,因遭受水患,寺院被毁,不得不游方到开封府。多年来,了苦大师一直在外漂泊,募集财物,不为建寺,只想为当地百姓修一道防洪堤坝。那儿距入海口仅有百里之遥,十年九泛滥,以致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眼见又到洪水泛滥时节,念及蔡京也是兴化人,了苦大师便找到他,请他施以援手。蔡京一通打哈哈:“修堤筑坝,耗资巨大,仨瓜俩枣哪能办得到?你若帮我一把,我定会筹措十万两白银,救百姓脱离苦海。”了苦大师沉吟问道:“怎么帮?”蔡京附耳道来:“烧寺!”

舍几间房,保一座城,孰轻孰重,了苦大师自是分得清。然而,他等到的不是白银,却是夺命白刃――次日凌晨,一个蒙面人如鬼魅般溜进石室,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闭目打坐的了苦大师身后。 “阿弥陀佛――”

“对不住了,但愿阿弥陀佛能保佑你早升极乐!”

白光闪过,一颗人头随之骨碌碌落了地……

三、举头三尺有神明

不用说,这个夜潜开宝寺行凶的蒙面人,便是蔡京的侍卫牛顺。天色放亮,牛顺前脚刚跨进蔡府,沈七娃冷不丁冒出,一把锋利的短匕飞快地抵上了他的心口:“你个大逆不道的浑蛋,为何要杀了苦大师?!”

闻听吵闹,蔡京踱着四方步走来,询问沈七娃都看到了什么。沈七娃愤愤回道,按府尹大人的吩咐,他暗中跟随牛顺去了开宝寺。牛顺翻墙入院,居然对德高望重的了苦大师狠下杀手,害了他的性命。听到这儿,蔡京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乐开了花。原来,他担心牛顺出差错,就派了沈七娃尾随盯梢。以此看,牛顺得手了。可这个秘密必须烂在肚子里,绝不能传扬出去!张口正欲警告两人闭紧嘴巴,门房却又颠颠跑来禀告:“大人,了苦大师求见!”

“什么?你说什么?来的是了苦大师?”牛顺禁不住双腿一软,差点跌坐下去。愣怔间,了苦大师已走进宅院,双手合十:“蔡大人,老僧有礼了。”

呆立片刻,蔡京醒过神,回头催促牛顺快带了苦大师去茶房。谁料,牛顺早已吓昏过去,两眼瞪得比牛眼还大。拖进下房,蔡京低声问也吓得哆哆嗦嗦的沈七娃:“这是怎么回事?你到底看没看清楚?”

“回大人,我看得一清二楚,牛顺确实砍下了他的脑袋。”沈七娃战战兢兢回道。

别说人头,即便是花骨朵被摘下也难复位!了苦大师死而复生,只有一种可能:沈七娃看花了眼,牛顺压根没动手。念及此,蔡京紧盯着沈七娃,哼道:“管他是人是鬼,既来之,则杀之!”

稳稳心神,蔡京重回茶房,和了苦大师天南地北地闲聊。沈七娃借斟茶的机会,强壮胆气站在了苦大师身后。瞄到蔡京给他使了个动手的眼神,沈七娃一咬牙,短匕出袖,狠狠刺进了苦大师的后背。蔡京瞅得格外真切,刀尖分明戳透了了苦大师的身体,在胸前顶起了一个包!

“大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哈哈,本府这就兑现善款――”

击杀成功,蔡京哈哈大笑,本想说“那要看你有没有造化拿到手”,却见了苦大师轻描淡写地掸了一下胸口,那个被顶起的包又化为无形:“举头三尺有神明,佛祖看着大人呢。还望大人遵守信诺,言出必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沈七娃“哧”的一声拔出了短匕,了苦大师竟不歪不倒,依旧谈笑风生,宛如生着一副金刚不坏之身。

大惊之下,蔡京哪还有心思扯淡,忙借口有要事在身,端茶送客。送出府门,蔡京无意中一扫,目光落在了几个手持木剑、追逐打闹的孩童身上。

看着看着,蔡京似乎想起什么,劈手抢过了沈七娃的短匕。了苦大师虽有高僧之称,却也是肉身凡胎,十有八九,蹊跷就出在这把刀上:若非木刀,便是江湖杂耍艺人用来哄骗观众的道具。说来也巧,牛顺这时也悠悠醒转,摇摇晃晃着跟到了门口。蔡京抬手一戳,径直刺向牛顺的肚子。

猝不及防被捅个正着,鲜血顿时汩汩涌出。牛顺手捂肚腹,边踉跄倒退边悲声质问:“大……大人,我跟你多年,从未有过二心,你为何要杀……杀我?”

糟糕,短匕没猫腻!“沈七娃,快,快去追了苦大师,救命要紧!”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府尹行凶,一旦被告发,乌纱帽非丢不可。好在了苦大师宅心仁厚,不计前嫌,倾力救下了牛顺。蔡京紧忙道谢,命沈七娃取来几两纹银。了苦大师摆摆手,说道:“蔡大人,你答应老僧的可是十万两!”

“是,是十万两。可本府只是个小小的府尹,就算变卖府宅,倾家荡产,暂时也凑不齐这个数啊!”蔡京讪讪一笑,请了苦大师再宽限些时日,最迟两个月,定会足额交付。送走了苦大师,蔡京心疼得寝食难安。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银子,若不心疼,除非没长心。不行,即便不能让老和尚竹篮打水一场空,也要减半。思来想去,蔡京又动了歪念。

这天,蔡京让沈七娃从江湖术士手里弄来能致人失心疯的猛药,然后带上刀伤痊愈的牛顺前往开宝寺拜谢了苦大师。等一行三人抵达时,了苦大师正从石室外的深井里取水。牛顺快步走上前,赔笑搭茬:“大师,救命之恩,小的没齿难忘。这等粗重的活计还是我来做吧。”

“普济众生,乃是佛门弟子的本分。”说着,了苦大师不紧不慢地提起了井绳。水桶一出井口,蔡京便呆住了。

了苦大师取水的物件不是水桶,而是竹篮!竹篮打水,不仅没一场空,反而满满当当,滴水不漏!

我说过,要让他筹措善款之举变成竹篮打水,难不成他又算计到我的心思,以此警告我别耍花招?若是这样,这个老和尚的道行还真是高深莫测。蔡京越琢磨越觉得不可思议。而更不可思议的还在后头,了苦大师请三人进入石室,竟不顾佛门戒律取出了一壶好酒!

在来之前,蔡京早做了谋划,为表谢意,他会盛邀了苦大师小酌几杯。情知出家人不食酒肉,他还特意带来一包上好龙井,以便让了苦大师以茶代酒。至于茶中会放入什么,自不必明言。

“大师,你这是?”

了苦大师看向贴在佛龛上的一幅画像:“这是老僧的师父,曾在飞来峰上、灵隐寺中修行的九世比丘僧元空长老。他老人家再三教导老僧,出家人当有成人之美之心。大人不辞劳苦造访敝寺,老僧岂敢拂了大人的美意,让你失望而归?”

据坊间传言,元空长老是个酒肉和尚,数十年前就已羽化成仙。名师出高徒,难怪了苦大师会料事如神。俗话说,锣鼓听音,说话听声,明摆着,人家早就洞察了我此行的用意。若在高人面前继续一意孤行,万一人家使个小法术,让我喝下毒酒,后果不堪设想。蔡京不觉出了一身冷汗,在放弃下毒的同时,强忍心疼递上了三万两银票:“还请大师见谅,本府当下能拿出的也只有这么多。但请放心,为家乡父老修筑堤坝之事,本府自会尽心竭力,绝不辜负大师的一片苦心。”

“听了蔡大人的这席话,老僧也就宽心了。”了苦大师斟满一杯酒,放在了师傅元空长老的画像前,“师父,您都听到了吧?蔡大人终于肯为兴化百姓谋求福祉,永绝水患了。您若开心,就请喝下这杯酒吧。” 身在仕途,蔡京并不迷信怪力乱神之说,平素动不动就去寺院烧香拜佛,无非是做给人看的,以昭示他有一颗悲悯佛心。可盏茶工夫,他又一次目瞪口呆,也彻底相信了举头三尺有神明――酒气氤氲,画中,元空长老的脸色渐渐变得红润、鲜活起来,像是真喝下了了苦大师敬奉的美酒!

四、金银如山犹饿死

开宝寺罗汉救火的奇闻,当然也在几经翻炒后传进了天子耳中。没过几年,蔡京便官拜户部尚书,并极力向圣上进谏,大兴水利。能在国帑吃紧的情况下筑成至今仍令人称道的防洪堤坝木兰陂,救数十万百姓脱离洪患袭扰,蔡京功不可没。同样功不可没的,还有牛顺和沈七娃。

牛顺和沈七娃都是兴化人,皆因家乡连年受灾,不得不流落他乡。为了给自己镀金、造势,既然蔡京能演戏,他们便决定“将戏就戏”,一演到底。于是,在了苦大师的周详谋划下,怪事迭出:石室行凶,牛顺砍下的不过是一截高出脑袋的假头颅,沈七娃使用的短匕确实暗藏机巧,能伸能缩,府宅门外那几个手持木剑玩耍的孩童,也是了苦安排的,意在让蔡京起疑,以便继续演戏,而牛顺的肚皮上早敷了盛装鸡血的血囊。至于竹篮打水和画像醉酒,则是更为玄妙的江湖秘法:将蛤蟆下的卵晒干研成粉末,加入少许面粉搅拌均匀,薄薄涂于竹篮的底部和四边。放置阴凉处阴干后不光看不出端倪,还提水不漏。画像醉酒,则需取朱砂一钱,焰硝三分,捣碎和匀,用陈年老酒调配成烂泥状,埋入土中沉积成墨。作画时以酒研墨,胡粉衬底,所画出的人、物,只要接触酒气便会变红。

这年初秋,站在新建成的木兰陂上,沈七娃叹道:“为了修这道堤坝,我们联手骗了蔡大人。唉,想想他至今还蒙在鼓里,我心里有愧啊!”牛顺嘴角一挑,大声反驳:“可我们也帮了他。若没我们演这出戏,他又怎会名满天下,成为皇上倚重的大红人?”

了苦大师点点头,说道:“蔡大人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放眼天下,当算不可多得的凤毛麟角。若他能牢记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训示,从此摒弃私欲邪念,常怀忧民之心,定能成为国之栋梁,名垂青史。”

许是造化弄人,蔡京飞黄腾达后忘乎所以,贪婪无度,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与茶法,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直折腾得民怨沸腾,天下不宁,时称“六大贼首”。虽说皇恩浩荡,没判他斩立决,只是将其发配岭南韶关。但这一路走得可真叫凄惨,街乡市井,驿站旅舍,庄户人家竟没人肯卖给他一块烙饼,一个馒头,一叶菜。刚走到半路,他便被活活饿死。死时,随行的马车上装满了白花花、黄灿灿的金银财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2012观后感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读《匆匆》有感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海伦凯勒》读后感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读《哈利波特》有感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读《荷塘月色》有感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读《灯光》有感
读《愧对感恩》有感
真爱的体现
惬意在哪里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夜色中的列车
心灵的忏悔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爱的零距离
当我写下CDZ
花朵在燃烧
咦,看那朵雪花
被刻下的名字
于天地之外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不知为什么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读你以前的信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