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风向标
翻新时间:2023-08-07
道德风向标
与《情感读本》结缘纯属意外。那次去外地办事,从朋友处拿到了一本《情感读本》。翻开杂志,一个个别致的文章标题跃入眼帘,让人眼前一亮。细细读下去,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文章短小精悍,用平实的笔调描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很是接地气,让人有一种一气读下去的冲动。文章虽不华丽,却满含真情,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温馨,让人爱不释手。
最值得称赞的是文章虽然平实短小,但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关于人性的闪光的东西,读来让人或感动,或沉思,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有所得。在这个老人摔倒街头没人敢扶而屡见不鲜的时代,道德滑坡,世风日下,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触动我们逐渐麻木的心灵,引领我们回到道德准则中去,而《情感读本》便是这样一个道德风向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留守孩”的“问题”
- 回到过去,来你身边
- 高中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寂寞的季节
- 忧伤
- 叮咚
- 最后20分钟
- 残缺的美
- 曾经
- 忧伤
- 2008,冬至已至
- 彼时花开
- 花伴季旅
- 感动青春的泪水
- 让孩子在厨房里写作业
- 民国馋人们的命运
- 葬礼埋葬的,时间记得
- 长得丑也要坚持出来吓人
- 有一种喜悦是恐惧
- 欧巴带你玩游戏!
- 春季刮东风,人容易肝火过旺
- 道可道,肥肠道
- 走路看手机的恶习
- 如何陪粘人的孩子
- 学音乐一定要多“听”
- 春补肝气吃香椿
- 不要用钱诱导孩子干家务
- 照顾过度的孩子易生病
- 清明食青团,谷雨饮绿茶
- 西方教育史上课程论演变述评
- 正确认识“语文新课标”的影响
-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 豆棚瓜架话课改——《史记》《欧美小说》模块编排与使用点评
-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 用人文的灵光照亮精神的对话
- 让学生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困境与出路
-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三)
-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
- 试论研究式学习课堂的构建(上)
- 《江城子·记梦》教学设计
- 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
- 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 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