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母亲的灯光
小巷很长,白天可算是一道风景。南边是一排楼房的背面,楼房的墙上画满了小巷孩子们的“画作”。北边的院墙上时不时会探出几朵小花。春有桃,夏有石榴,秋有海棠,冬有梅。可是无月的夜晚,就有点幽暗阴森了。路面也不好,坑多石子多,不小心就会崴了脚。
梅子更怕走在无月的小巷里,因为她要摇着轮椅走完这条小巷。她租住的屋子在小巷的尽头。三年前,为了阻止父母离婚,梅子从楼上跳下,摔断了双腿。在经历了生与死的反复较量后,梅子离开了她生活的那个城市,离开了愁白了头发的母亲,选择了这样一个江南小城居住了下来。她不想看到那些同情和怜悯的目光。她用她从家带的钱,在一所学校附近办了一个读书社。如今读书的人少了,况且她书社的书多是纯文学类的,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所以生意不太好。除了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但梅子很知足,因为她生活得平静而充实。
梅子在学生下晚自习把白天借走的书归还后才能回家。回到小巷时,大都要到十一点了。借着月光,梅子把轮椅吱吱嘎嘎地摇进小巷不算什么。无月的夜晚,梅子便把轮椅摇得很慢。幽深的小巷静得可怕,轮椅颠簸得厉害,发出的声响很夸张。梅子总觉得后面有人跟着,又不敢往后看。就想把轮椅摇得很快,轮椅一快,就不好掌握方向,有时会碰到墙上,把轮椅碰翻。
最近梅子发现,小巷口第三家的灯光总是亮着。灯就安在窗户边,柔和的灯光从窗口照到小巷里,照亮了大半条胡同。梅子很感激那家的人。同时又觉得奇怪,为什么别的人家都睡下了,这家的人却还亮着灯?他们家是干什么的?这个房间住着的是什么人?不会是专门给自己留的灯光吧?梅子又暗自笑起来:怎么会呢?她在这里又没有一个熟人!
天数一多,梅子就觉得真的蹊跷。于是,她走到小巷尽头,拐过弯,却没有进自己的屋子,她探头往小巷口看,发现灯光已经灭了。梅子的眼睛湿润了,为这份默默的守侯,这份无私的关爱。
第二天,梅子买了一大兜水果,摇着轮椅去找那个专门为她驱走黑暗和恐惧的人。她敲了很久的门,才出来一个瘦得像把柴草,举步维艰的老奶奶。梅子问:“这里只住着你一个人吗?”老人点点头。梅子满含热泪:“老奶奶,谢谢您每晚等我回来,给我照亮回家的路。”老人说:“你不用感谢我,应该感谢你的母亲,我是受她之托才这样做的。她知道你不肯回家,不愿见她,而她天天盼着你回家呀。回家吧,孩子。不然,你母亲也会像我一样,把眼要熬瞎了。到我完全瞎的那天,就不能给你照亮回家的路了。”
梅子告别老奶奶,把轮椅摇得很快,因为,她要回家。今天就回。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
- 和父亲干杯
- 我的高中不忧郁
- 静听回声
- 辛弃疾,我懂你
- 不要弄乞丐的衣服
- 风起风停的那一刻
- 枪杀一道考试作文题
- 开场白
- 写给我的十七岁
- 迷
- 忘记
- 六月之殇
- 风轻云淡的日子
- 远山
- 中药联合使用的不合理问题调查
- 你所不知道的工伤
- 不思考是一种陋习
- 被自己的第一打败
- 我们都是时代的幸存者
- 沂蒙烟岚中的抗日夫妻
- 多年婆媳成闺蜜
- 肖美丽,女权是个动词
- 去扬州,赴一场万花之约
- 洋模特性侵案揭行业黑幕
- 情话百听不厌
- 《你好!更年期》等
-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 喉罩的类型与型号选择新进展
- 急性阑尾兴合并结肠癌误诊漏诊分析
-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 与语文新课标握手
- 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偏失
- 知难而进,回到语文1
-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 寓情于景 深沉蕴藉
- 充分选择:中学教改的必由之路
- 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语文新课程学法指导例谈
-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 教师自我评价的偏差与调控
- 词体的格律与自由
- 对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痛感”与“重构”
- 教师怎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