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31
好学者寿 2013年10期
今年101岁的祝元满,已是五代同堂的老太君级人物。她本是嘉鱼县潘家湾镇东村人,目前住在离家约15公里的渡普镇女儿张芝灵家。张芝灵今年78岁,丈夫已经过世,孩子们均不在身边,平日母女俩相依相伴,生活平静充实。张芝灵的耳朵虽有点背,但瘦精精的,看上去很健康。
因为头天晚上有孙、曾孙、玄孙辈回到身边,老人高兴,玩得较晚。已上午十点多钟,她还蜷曲着侧躺在床上,身上盖一条薄旧毛毯。见有客来,老人慢慢起身,坐在床边与我交谈,我见老人不停地“哈哧哈哧”出粗气,便问为什么,张芝灵说是因为头晚的活动有点累,出点粗气舒服些。
老人个子矮矮的,不胖不瘦,满头茂密卷曲的银发略显波浪,方中带圆而不乏清瘦的脸庞透露出老祖母的慈祥、善良与憨厚。那几分文雅气质,谁见了都会以为老人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实际上她是湖南沅江一贫寒农家女。因为生计艰难,1948年同丈夫张新春带着三个孩子来到东村南河头投靠哥哥祝春芳,靠丈夫帮人家做工维持生计。在湖南,她见过日本兵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来湖北后也饱历人生艰难,因而深知国安、民富之不易,直到今天仍十分节俭,以至后人觉得过了一点。
老人的卧室大约上十平方米,在四楼,楼下是咸潘公路。房中一只旧衣柜,一张矮方桌,桌上有两小盆玉兰花和杂物,桌旁一把小木椅,一张一米多宽的木床,一张小书桌,各件家具均已油漆剥落,很有些年岁了。整个房内摆设,与我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普通农家所见没什么两样。
张芝灵告诉我,老人每天的功课就是坐在桌边的矮木椅上哼哼唧唧读《圣经》。累了,睡一会儿,睡醒,又接着读,多少年均如此。老人本不识字,80岁开始学《圣经》时,没法下手,她就向子女、孙辈请教,每天学会一个字。最开始是后辈把“基”字写好贴在墙上,第二天把“督”字写好贴在墙上,后人教,她跟着念、写。以后便逐日把“耶稣”“马太”等字贴上去。老人很有毅力,慢慢学认了很多字,读《圣经》便方便许多,兴趣也更浓了。不管来了谁,她都会找出生字请教。到目前为止,老人已将厚厚的一本《圣经》读完一遍。谈话中,老人的外孙女叶均良把《圣经》送到她眼前,又帮着戴上眼镜,要她读给我听,她就读了“马太福音”的前几句给我听。并说,“马太福音”是耶稣的家谱。我问她每天读多久,她说,过去一天要读好几章,现在一天只能读一、两章了。我又问学《圣经》有什么好处,她说能教人行善、做好事、对神对人都有感恩心,时间一长,心里就没有烦恼事,每天过得快活。每个星期日,她会拄着拐棍去参加“集体学习”活动,“同学”们见她年纪太大,也常到她家来共同学习。老人吐词清楚,中气很足,但听力已不太好。
老人的外孙女说,从前外婆的脾气蛮躁的,后来学《圣经》了,脾气一来,我们就说:外婆信教哦,不能发作哦。慢慢地变得很柔和了。
老人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八点睡,早上六点起床,午饭后睡二小时。喜吃糯食、硬食和口味重的食物。前不久到汉口喝喜酒,来去近二百公里,折腾一天,她一点不觉得累。有时想念东村的亲朋好友,她会要后辈开车去玩一天。她经常把后辈给的钱和衣物转送给村里的困难户和福利院的老人。因此乡亲们很敬重、喜欢她。这使她更高兴。
有时女儿在菜地里做事,她会慢慢地把饭菜做好,以减轻女儿的劳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青春无悔
- 最动听的声音
- 你听,多美
- 十月一日,举国同庆
- 轮回
- 想一个少年
- 学习
- 深刻
- 回忆点点滴滴
- 青青
- 爱在秋天
- 别恨水长东
- 青春
- 流言
- 冰火链
- 疤痕子宫经阴分娩破裂1例
- 永州市冷水滩区2009年
- 自噬与人类疾病最新研究进展
- 闭合性腹部损伤急诊诊治分析
- 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 慢性宫颈炎的综合治疗的综述
- 长沙市2014年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报告
- 探讨征兵体检听力测试的影响因素
- 原发性脑淋巴瘤(PLB)的CT、MRI影像特点分析
- 32例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伤口换药护理
- 门诊儿童用药咨询服务的体会
- 七氟醚和丙泊酚全身麻醉对小儿术后躁动影响的系统评价
- 探讨两种带蒂组织瓣在腮腺区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小儿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2008―2012奉化市成人麻疹临床分析与病毒基因特征研究
- 金庸小说进教材一波三折 众说纷纭
- 花开有声
- “人文”原在语文中
-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的原则、方式、途径和注意问题
- 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 武侠进课堂,语文不虚伪!
-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 映潮评课之《你一定会听见的》
- 个人生活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 走向师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师训范式转换
- 语文处处有探究
- 高中生应有怎样的技能素养
- 积累为本 审美为魂
- 课改:要把空中的“气球”拉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