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摘 要:本文将李白诗歌里的“月”与体现日本本土美意识的和歌相比较,梳理日本和歌中月意象的变化历程,从而理清外来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之间既冲撞又彼此借鉴的互动关系,促进中日文化文流,增强中日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李白 月 和歌 汉诗
日本最初的诗,是在汉语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使用汉字写成的诗,称为汉诗。后来日本文字产生后,在汉诗基础上诞生了用日语书写的诗,称为和歌。因此,和歌与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讲中,引用了道元禅师的和歌“春有花开夏鸟鸣,秋日明月冬雪冷”,并将日本文化的特征定位于“雪月花”。由此可以看出,“月”作为代表日本人典型美意识的一种文化意象在日本文学方面非常突出。
一、日本和歌中的“月”意象
按照歌集编撰的时间顺序,本文依次梳理从《万叶集》与《古今和歌集》到《和汉朗咏集》的咏月歌中的“月”意象。
1.《万叶集》
《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老的一部歌集,全书收录有4500首和歌。歌集中的咏月歌约有184首,分为两种,一种为咏叹等待月亮的待月歌,另一种为寄情于月的寄月歌。
(1)待月歌
《万叶集》中之所以有咏叹等待月亮的和歌,是因为当时日本实行的是“妻问婚”,夫妻双方不住在一起,晚上男方来到女方家里第二天早上离开。平日里夫妻相互思念,只有以和歌寄情。有的男方离女方家很远,晚上能不能去女方家由天气决定,有月亮的晚上自然是好天气,月光也能照路。所以作为去女方家的必备条件之一的月亮,自然成为和歌咏叹的一个主题之一。
妹が目の まく欲しけく 夕の 木のれる 月待つごとし
(み人知らず 卷十一 恋爱 2666)
“多想去见那个姑娘啊,可是天近黄昏,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呢。期盼月亮早点出来好让我早点见到我的姑娘。”这首待月歌,与其说是等待月亮不如说是等待恋人。恋人到底来不来呢,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通过待月歌,表达了作者焦虑、失落的真实情感。
(2)寄月歌
顾名思义,寄月歌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月亮上以了相思之情。
み空行く 月壮士 夕さらず 目には见れども 寄るよしもなし
“每天晚上都看着从傍晚时分就挂在天上的美丽的月亮,想要接近却是万分困难。”这首和歌表面上看来是在咏叹月亮,但实际上是把对心上人的感情寄托在月亮上,将月亮譬喻成心上人。恋人如同月亮一般,想见而不得见。《万叶集》中后期的歌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表现手法,开始试着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周围的事物上,在歌人的心目中,月亮、红叶、鹿鸣等都有了特定的含义。
总的来说,在《万叶集》中的月亮可以说就是物理层面上的月球,歌风是比较朴素直率的。
2.《古今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收录了《万叶集》之后150年间的一千余首和歌,包括37首咏月歌。其中有季节歌13首(秋歌8首)、恋歌10首、羁旅歌1首,其他的还有13首。
(1)季节歌
夏の夜は まだよひながら あけぬるを のいづこに つきやどるらむる
(清原深父 夏・166)
“夏夜稍纵即逝,仿佛刚近黄昏却都天亮了,月儿都无暇西沉,如今借宿在哪片云后呢?”感叹夏夜短暂,就像夏夜看不到月亮一般,人生也是无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このまより もりくる月の 影みれば 心づくしの 秋はきにけり
(み人知らず 秋・184)
“望着林间稀疏的月光,不禁惆怅忧愁的秋天已经来临了。”描写了秋的凄凉。上述的季节歌体现了歌人的敏锐的季节感,歌人通过细致的描写景物表达自己复杂的心情。歌中不单单有月,月与白云相辉映,表现了平安时代纤细优美的一种审美情趣。
(2)恋歌
恋歌中经常出现月是从《万叶集》就固有的意象,《古今和歌集》的恋歌中月的出现比例也较高。
有明の つれなくえし 别れより ばかり きものはなし
(壬生忠岑 恋・625)
“拂晓将近,晓月无情,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离,我心如此凄苦。”这首歌表达与情人分别的痛苦。歌中的晓月俨然代表了离别愁苦。恋歌的歌人们常为了表达孤独相思之情,经常把月作为一种冷寂的印象呈现在和歌之中。
(3)羁旅歌
天の原 ふりさければ 春日なる 三笠の山に 出でし月かも
(安倍仲 旅・406)
“仰头望浩空,三笠春山月初升,思乡此时同。”遥望着天边一轮明月,不由想起家乡奈良三笠山上的月亮,此月是彼月吗?让人沉浸在对故乡的怀念之中,这里的望月不由让人联想到望乡。《古今和歌集》的咏月歌中,由望月而思乡的和歌只此一首,这和作者阿倍仲麻作为遣唐使来中国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在中国不仅学习了汉诗,还和李白等诗人交往甚密。而在中国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主要代表,把望月和思乡连在一起一直都是一个大主题。阿倍仲麻的这首和歌,以和歌的形式咏唱了汉诗的主题,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占着一个特殊的地位。
3.《和汉朗咏集》
《和汉朗咏集》是一部代表平安贵族审美意识的王朝词华集,收入和歌216首。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四季歌,下卷为风、云、山、祝、恋部。咏月歌主要收录在秋部和恋部中。
(1)四季歌
世にふれば ものおもふとしは なけれども 月にいくたび ながめしつらむ (具平王 和朗集 秋・260)
“世间万绪,何必沉浸其中,举头望月,万愁消。”这首歌中描写的眺望月亮而忘记忧愁的场面,与之前的歌中月亮的孤愁形象大不相同,表达了一种明快的心情,这里的月代表了积极向上的力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恋歌
《和汉朗咏集》下卷的恋部共12首和歌,咏月歌就有5首,占了恋部的将近半数。可见月和恋爱之间有很强的羁绊。
今こむと いひしばかりに 月の 有り明けの月を 待ち出でつるかな
(素性法和朗集 恋・789)
“写信告我马上就来,可是长夜漫漫,晓月升空也不见你的身影。”恋歌中的月往往给人孤寂清冷的印
象,广际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孤零零的明月,这种孤独很容易和寂寞的恋人产生共鸣。
(3)捣衣歌
捣衣歌属于上卷“秋”部,是《和汉朗咏集》的一个新的分类。李白《子夜吴歌》中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里的捣衣指的是秋来冬将至,为了赶制征衣,主妇们将洗的衣服放在石砧上捶打去碱质。《和汉朗咏集》共收录有8首捣衣歌,其中5首为咏月歌。
唐衣 うつこえきけば 月きよみ まだ寝ぬ人を さらに知るかな
(之 和朗集 秋・351)
“一片清冷月光下,未眠人听着捣衣声,暗思量。”一般捣衣时节已到深秋,月光寒如水,增加了凉凉秋意,月光下边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边捣衣,一股淡淡哀怨之意随之而来。
万叶时期的美意识是比较朴素纯真的,咏月歌中的月意象也没有太多的涵义。《古今和歌集》和《和汉朗咏集》的平安时期贵族文化盛行,这时期的审美也逐渐开始追求风雅。《万叶集》咏叹的感情多为直观、瞬间的,到了平安时期开始有了对人生及过去的感慨。平安时期的月也不单单是照明的手段,有了更丰富的涵义,表面上是在描写月,其实歌人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上,恋歌中的月代表了恋人,四季歌中的月则是表达歌人悲伤情绪的载体,而羁旅歌中的月则代表了故乡。“月成为诗人倾诉和寄托情感的对象,表现手法含蓄而纤细。”{1}
二、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
“李白的诗作现存近千首,涉及月亮的共有382首,占38%。”{2}李白的咏月诗中的月这一意象总的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认识。
1.对美好事物、高洁人格的追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的“上”和“揽”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本质,借水中月比喻正直廉洁的形象。
2.孤独与失意的象征
月亮高高悬挂在天上,可望不可即,于是月亮常常成为孤独与失意的象征。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在这里以月喻美人,又以美人隐喻皇帝,隐含了诗人被放逐还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3.寄托着诗人对故乡、友人的思念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回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卿衡》),很明显这诗句中的明月指的是晁衡,寄托着李白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明月沉碧海”喻指晁衡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境界幽婉含意深远。
三、日本和歌对李白诗歌中的“月”的受容
了,例如《古今和歌集》中收录的阿倍仲麻的那首三笠山月,很容易联想到李白的《静夜思》。阿倍仲麻其实就是李白诗《哭晁卿衡》中的晁衡,阿倍仲麻作为遣唐使来到中国,和当时众多文人关系交好,特别是李白。从他和李白交往的情况看,受李白诗影响的可能性很大。可以说阿倍仲麻的三笠山明月和李白望乡诗中的月意象是相通的。
《和汉朗咏集》中收录的捣衣歌是一个新的分类,在之前的和歌集中是看不到的。如上文纪贯之的那首捣衣歌中的月和李白《子夜吴歌》中的月,都代表了对丈夫的一片思念之情。李白又有《捣衣篇》“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将捣衣与月意象并置一起,表现闺中思妇对征夫的深切思念和牵挂,把捣衣诗原本的相思幽怨提升到了更为朦胧凄迷的境界,也增强了诗歌打动人的情感力量。《和汉朗咏集》中的捣衣歌中同样和月意象联系一起,和李白的捣衣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的日本歌人不断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技巧和意境,同时又突出自身的特征,才形成了现如今的和歌。可以说,和歌是日本民族本土的审美意识同所引进的中华文化融合的产物。
{2} 谢宜伶:《探究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现代语文》2006年第8期,第47页。
{4} 公元710 ―784年间为日本的奈良时代。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课题(LB12-08)成果之一;课题名称: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生活需要梦
- 山顶的守候
- 站在教室的门口
- 萌动的青春
- 理想的家
- 仰望属于我们的天空
- 大禹,请留步
- 一阵小雨
- 降珠仙子
- 他的精神感动了我.
- 量身定做自己的幸福
- 月夜遐思
- 封存的记忆
- 难忘的经历
- 只是寂寞
- 破解 民国戏成杰克苏重灾区之谜
- 叔叔我们不约也得约
- 沈星不爱鲜肉爱大叔
- 销售高端产品,成就一流名店
- 她们40她们还是女神
- 孙劲松把海容打造成优秀服务品牌
- 本土美妆专业线“零广告”背后的思考
- 美业职场解码探析美容导师的职场发展之路
- 正能量拯救人类温暖治愈
- 女性生殖大讲堂
- 点面结合:赢得美容院区域竞争
- 五条人 从道山靓仔到广东姑娘,我们一直都爱讲故事
- 负能量 牛鬼蛇神主宰世界
- 娱乐新闻 在巴黎时装周
- 2015最具潜力青春男偶TOP10
-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 坦言的魅力与“故弄玄虚”的效果
- 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与策略
- “五壮士”悄然退出语文教材及引发的争论
- 新课改:深刻的教育资源配置变革
- 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
- 成人有责任给孩子提供“人奶”培养人性,而不是用“狼奶”培养狼性
- 让学生进入角色
-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 一个令教师自豪与羞愧的名字
- 说课的研究
- 教育的万能、无能、本能——对教育功能、价值认识的反思(下)
-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 我的语文素质教育观
- 《故都的秋》的意境探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