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01
一碗热饭的善意
2014年3月16日早晨,91岁的翻译家傅惟慈先生突发哮喘。北京赵登禹路四根柏胡同口,80岁的史焕珍正在修自行车,看到一群人匆匆忙忙从巷子深处抬出一担架,傅惟慈躺在上面,救护车绝尘而去。
上午11点左右,傅惟慈的小女儿段小沫从积水潭医院回来,像过去两周一样,端了碗饭送到史焕珍的修车摊。炒扁豆和番茄炒蛋,两个馒头。段小沫红肿着眼睛说:“我爸爸没了。”史焕珍一听,心里一紧,眼泪跟着掉下来:“你忙着处理你爸爸后事,咋还惦记着给我送饭呢?”
就在三天前一个刮风的下午,傅惟慈还坐着轮椅,从史焕珍修车摊前经过。女儿推着他去医院取药,傅惟慈转头对史焕珍说了句:“早收吧,多冷啊。”
自1951年傅惟慈一家迁居至四根柏胡同深处一独门小院,已经过了60多年。1990年,史焕珍从照明灯具厂退休,曾当过车间主任的她,手艺没丢,在胡同口支起了修车摊,挣钱补贴家用。
20多年寒暑更替,史焕珍与傅家并无深交。傅惟慈每次经过胡同口,都会跟她打招呼。
2010年,史焕珍的孙女在入职体检中被查出身患白血病,史焕珍一家觉得“天都塌了下来”。儿子失业吃每月800元的低保,儿媳妇在天坛北边的金鱼池做清洁工。史焕珍的丈夫早在多年前去世,自己修车每月挣不足1500元。为给这个抱养的孙女治病,史焕珍可谓倾家荡产,加上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的捐款,头两年就花去60万元。
史焕珍当时听了,两行热泪顺脸滚下。此后,傅惟慈一家人总是很照顾史焕珍,常给她买吃的。
一开始,车摊对面的汽修店主人体谅史焕珍不容易,给她免费提供一顿热饭。2013年冬,汽修店主人一家搬走,史焕珍又开始吃冷饭。
2014年3月初的一天中午,一个年轻小伙子来到史焕珍的修车摊前,问她:“老太太,您喜欢吃什么啊?”史焕珍不解:“你问这干啥呢?我吃啥都行啊。”小伙子转身跑了,不一会儿,从街对面的驴肉火烧店端来一碗疙瘩汤,放在史焕珍车摊的桌子上。
“您中午吃这个,不要钱。”
“为啥不要钱?”
“有人给过钱了,不让说。”
第二天打卤面,第三天驴肉火烧,每次那个小伙子来史焕珍摊上搁下就走。
史焕珍寻思,恐怕只有傅家人才会这样做。有一天,她瞧见段小沫站在胡同口,便上前问:“是不是你找那个小伙子给我送饭?”段小沫笑吟吟地说:“你先说吃饱没吃饱?”
原来,傅嘉嘉和段小沫得知史焕珍吃冷饭后,姐妹俩商量找家餐厅雇人给她送饭。姐妹俩将此想法告诉父亲,傅惟慈欣然同意。
先让那家驴肉火烧店给史焕珍送饭,但那天段小沫看到送来的饭菜量少,怕史焕珍吃不饱。回来告诉姐姐后,两人决定以后亲自给史焕珍送饭。
每次让保姆先把史焕珍那份做出来,姐妹俩轮流去送,然后再做一家人吃的大锅饭。傅惟慈去世后,两个女儿也没忘记给史焕珍送饭,每天如此。
“不沾亲不带故,人家一天不落地送。一家子都是文化人,也从来没有看不起穷老百姓。”史焕珍反复念叨,“这家人真是仁慈,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傅嘉嘉说:“人呐,最珍贵的是能表现出善的一面,就怕什么都没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愧对感恩》有感
- 读《荷塘月色》有感
- 真爱的体现
- 读《生命不打草稿》有感
- 2012观后感
-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读《回忆鲁迅先生》有感
- 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有感
-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读《灯光》有感
- 惬意在哪里
- 《海伦凯勒》读后感
- 读《匆匆》有感
- 读《一百分的谎言》后感
- 读《哈利波特》有感
- 丁香花哟,你给我一个梦
- 读你以前的信
- 花朵在燃烧
- 爱,随着一群夜鸟飞起(外一首)
- 当我写下CDZ
- 夜色中的列车
- 雅安,我们和你在一起
- 于天地之外
- 咦,看那朵雪花
- 不知为什么
- 丁香花开 2014年7期
- 森林之夜 2014年7期
- 爱的零距离
- 心灵的忏悔
- 被刻下的名字
- 七颗钻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好汉查理(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掌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给予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赵州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她是我的朋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盘古开天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燕子(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路旁的橡树(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不能失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妈妈的帐单(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