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4
“为什么再苦再累都要奔北上广?”问题讨论启事
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王远成《北上广打拼的游子,为何远离亲人仍义无反顾?》,读了这篇文章,您是否像许许多多的读者朋友一样在内心引起深深共鸣?
的确,多少年来,北上广似乎成为年轻一代追寻人生梦想的理想国。仅以首都北京为例,近千万的外来人口,拥挤不堪的交通,不断困扰的雾霾,高昂的房价物价教育医疗费用及其他生活成本,均未吓退薪水并不理想,却甘愿为理想奋斗、为生存拼搏的众多寻梦者。即使已经学成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数十万人长期滞留北京,宁愿过着艰难卑微的蚁族生活,也不肯离去……
此种现象所隐含和折射出来的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理想与奋斗,永远是年轻一代人生的基调;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当代中国寄托着年轻一代更多的梦想,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贫富差别依然巨大,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物质上,还体现在文化环境、价值观与思想观念上;年轻一代如今挥之不去的北上广情结既有主客观因素,也有诸多无奈……
有鉴于此,本刊从2015年第1期起
开展“为什么再苦再累都要奔北上广”的问题大讨论。讨论请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您如何评价“北上广热”多年来高烧不退的现象?
2.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为何吸引人?
3.讲述您的北上广情结、奋斗历程和奋斗感受。
4.实现理想非要奔北上广吗?不奔北上广是否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
5.您持何种理想和价值观,这种理想和价值观与家乡的父老乡亲存在哪些差异?
6.您的家乡在物质和精神上与北上广至今仍存在哪些差异,你觉得能否改变?
7.中国该如何改革,才能让年轻一代理想之花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而不仅仅局限在北上广?
8.一切与此相关的话题。
我们尤其欢迎有亲身经历与切肤之痛的故事和感受,期待那些曾经深深触动你的故事和人物,也期待你的独特见闻与见解。文章不必面面俱到,可仅从某一个角度切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生动或犀利,或感性或理性,或抨击或建议,要求有感而发、言之有物。字数在2000字以内为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这个夏天
- 读你
- 一笑千年
- 忏悔的泪水
- 我心目中的新农村
- 畅想2011年
- 身担大任
- 今生感恩成为来世的你
- 致未来的画家
- 快乐的我
- 面向草原
- 我的挚友
- 生命的激情——《日》的随想
- 珍惜
- 想起过去的奥运会
- 《史努比的幸福宝藏》:漫画界的《战争与和平》
- 朝战中,苏军冒死围猎美军最先进战机
- 笑看往生 2015年4期
- 说走就走的勇气
- 海峡对岸的那个男生
- 你打过几个超过5分钟的电话
- 万香之母,无伤不香
- 挑战“看脸的世界”被哈佛提前录取
- 李叔同: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 九月与薇末
- 关于玛雅人的5个重要事实
- 同桌的你 2015年4期
- 请不要做我的男闺蜜
- 技工院校《电力拖动》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探索
- 你越出色小城市面目就越可憎
- 蛇与庄稼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
- 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再塑生命》学案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作文题型透析:半命题作文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案教学设计
-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诗经>两首》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 扩写(作文指导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古今异义
-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案教学设计
- 奇妙的桥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