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13
傍石眠云 2014年2期
一块石头,一定收藏了溪声、涧声、竹声、松声,收藏了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才得寂静之境。这些“声之韵者”,是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历数的“天地之清籁”。
石是天籁里的禅者。风弦拉响,石不躁,浮气尘埃自吹散;雨琴奏起,石不惊,洗面目得清渺心;雪音缥缈,石不语,远山挂在草尖上。
心有天籁,眉便清,目便静,鼻息如幽兰,唇似花语。这样的一块石头,其寂如禅,其静如画,是一朵睡了的云。
一块石,一朵云,一定是静到无心,才能让人看一眼便深信,石入禅,云入画。
看过白落梅的一段心愿文字,说她想在某个临水的地方开家茶馆,不招摇,不喧闹,甚至被人遗忘,但总会有那么一个客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将一盏茶,喝到无味;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个人,爱到无心。
无心之境,最是有情。爱到无心,便舍一切纷扰,一切纠缠,只看时光在日历页间,长一株草,生一朵素白的花,或见一尾鱼游到书页里,一杯茶生一片云。再看眼前人,单单看一眼,此生已是繁华地。
一个朋友喜欢三样自然风物:兰、竹、石。这跟郑板桥不无关系,虽然他画的兰,如一株草,竹又似渔竿无生机,而石若土块,随时都会被风吹散的样子。但他自赏得趣,说郑板桥喜欢画兰、竹、石,是因为笔下物能带来美好的愿――四时不谢、百节长青、万古不移。
郑板桥画兰、竹、石,喜悦时走笔,一定是到无心机之境,画得才有妙趣之乐。在这点上,朋友也得郑板桥的真意。比如他画无数的石,门前的,山坡上的,溪边的,都能一坐即入禅。风不能扰其心目,鸟鸣不能乱其心意。爱到了无心之境,才有喜悦。无心,是无物扰心,坚贞不移。一如世间最美的声音,是寂静。
苏轼在新皇(徽宗)即位后,遇赦接到北归的圣旨,惊喜交集之余,去都峤山拜访好友邵道士,看见岩壁上他写的字,其中有“傍石眠云”四个字。
邵道士在苏轼被贬琼州时,曾前往相伴三年,直到苏轼心情好转、生活安定后,才又回到都峤山继续隐居清修。他修的是一颗无杂念的心,但在友人危难时,却能情谊契合,这才是大隐。再想这“傍石眠云”四字,真是好。因心有信念相依,才能睡在云上。
绿萝好养,浮于一水,绿生生的,生了根,却日渐消瘦至死。其实在水里放块石头,便可以让根有依附,而绿意丛生。就像你对一个人的爱,强大的不是那个人,是寄放在他身上的你的爱。
一朵云,是天空最诗意的睡眠;一块石,是大地最深沉的梦。心若傍石,心境眠云。
人一生,经历了沧海的波涛,拍岸的大音,最终要去的地方,是无心地。无心,是当下的一颗婆娑心,也是一尘路,一段烟云之后,依然能面朝花开,静以浣心。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相信
- 相识
- 玫瑰
- 一份真心的微笑
- 数学
- 破笼
- 中国
- 我当班长
- 被温暖照亮
- 危险的旅行
- 端午
- 校园
- 我的新生活
- 生活的乐趣无处不在
- 流星
- 清朝奇闻趣事
- 希特勒青年团:被禁锢的青年一代
- 解读清朝12位皇帝年号中的意蕴
- 不想混,才混得更好
- 会驱赶蚊子的报纸
- 我的青春谁做主
- 关于大理白族民间文学发展历史及生存现状的调查研究
- 8分23秒的震撼
- 成为硬汉的秘密
- 谁的梦想都能实现
- 唱柳琴的要饭姑娘
- 养一片春光在心中
- 擦身而过的工作也要当成毕生的事业
- 古代“二货”趣事多
- 那些伟大女性成长的秘密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小石潭记》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吴汉何尝杀妻》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谈语言》教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诗四首》学案
- 九年级语文古诗词赏析复习资料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劳山道士》教学案
-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导学案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致蒋经国先生信》导学案
- 初中语文十六首课内现代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