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神经症人格的抗争

神经症人格的抗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4

神经症人格的抗争

【摘要】该文章运用神经症理论对《金童》中所描写的三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解读,展示她们由于心理需求的严重受挫产生的“基本焦虑”及其应对的防御策略,而最终陷入了疯狂和绝望的神经症过程。透过这个视角去解读人物的性格特征,不仅加深了对该剧文化背景的了解,也使得神经症理论在女性形象分析中的应用价值得以彰显。

【关键词】神经症人格;《金童》;女性形象

一、引言

德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卡伦・霍妮把“神经症”定义为一种恐惧,为对抗这些恐惧而采取的防御措施和为了缓和内心的不安而寻求妥协解决的种种努力所导致的心理紊乱。霍妮从人际之间和心灵内部两方面分析了神经症,并做出如下论述:不利的环境引起个体的敌对和异化,形成内心的焦虑。为了摆脱焦虑重获安全感,通常个体被迫采取这样三种策略:依从需求――趋向人;攻击需求――对抗人;离群需求――远离人。而这三种方式包含了不可共存的性格结构和价值体系,因此,个体会受到内心矛盾冲突的撕扯和煎熬,并且个体对稳固的一体化人格的需求促使他形成理想化的自我。这种理想化的自我一旦形成,个体便会借助幻想,获得一种自我同一性,而理想化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会产生自我憎恨,自我憎恨会引起更大的内心冲突,从而导致进一步的自我美化和随之而来的强烈的自我轻视。这种恶性循环逐渐导致个体的自我异化和自我迷失,我们可以谓之为“神经症”。

《金童》作为美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迄今为止最成熟的戏剧”,具有密契整一的分幕结构和通贯始终的情节线索。该剧中三位女主人公即延彬的三位太太深受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和纲常伦理的束缚,她们的权益和地位都是由其大小次序来决定的。在此社会背景下,三位女性的性格形成了典型的神经症人格。

二、爱玲:一个具有依从心理的女性

依从需求是指个体缺乏独立,强烈需求别人的关爱,依赖别人情感支持的性格;在表面上是亲近感,而在潜意识中却是借依从消除焦虑感。爱玲二十出头,是延彬的第三位太太,因为她出身低微,父母早亡,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极强依从心理的女性。中国自古以来提倡“尊卑有序”,爱玲本来是二太太的丫鬟,老爷在家时,能护着她,但是当老爷走后,不得不一直忍气吞声,无条件地完成大太太和二太太安排的任务。爱玲这种对生活完全放弃自主人格,没有丝毫抗争强权勇气的性格,使她强烈需求老爷的关爱,渴望老爷能尽快回到自己身边支持自己,守护自己。

爱玲甘居从属地位,认为大太太、二太太出身名门,自己却身份卑微,虽然“攀高枝”得到老爷的疼爱,却改不了自己低人一等的事实。在与大太太的鬼魂谈话时,她依然称自己是傻瓜、白痴,全中国最蠢的太太,一个谦卑的奴仆,一个尽责的女儿。“这种类型的人需要受到别人喜爱、想念、期待和爱慕,希望得到承认、赞扬和赏识,同时愿意为别人所需要,成为在其他人,尤其是对某个特别的人看来是重要的和不能缺少的,他还期望得到来自别人的帮助、保护及指导。”这类人生活的逻辑是:“如果我顺从,我就不会受到伤害。”她害怕与别人产生冲突,面对两位太太的处处刁难与欺负,她咬牙坚持,忍气吞声,也不反击。尤其是大太太每次都拿再给老爷娶四太太说事,她更是默默无闻地付出,活得麻木被动。对自己的生活只是寄托在向父母的亡灵祷告,祈求延彬回来后依然能得到他的关心和爱护。爱玲的这种依从性心态,使她最终还是难逃悲剧命运的结局。

三、璐安:一个具有侵略心理的女性

和爱玲的依从心理相反,该剧中的另一女性璐安却具有强烈的侵略心理。霍妮认为,攻击需求指个体对人持敌对攻击态度,借以攻为守的策略来取得别人的重视。璐安是延彬的二太太,虽已经三十多岁,但她既有外在的摩登新潮:西式内衣、高跟鞋和信奉基督教,也有永不停息的家庭内斗。璐安极其善于察言观色,对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都会作出坚决全面的反抗,全身心地维护自己和儿子的利益。为了达到能够上位的目的,璐安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甚至牺牲别人的生命,就连神父都可以作为她夺权的工具――请求神父支持自己成为廷彬加入基督教以后唯一“正当”的妻子,是典型的攻击性人格。

璐安将生活视为一场搏斗,适者生存。她借以刁钻的言语,强势的行为,来稳固自己目前的身份地位;她趋炎附势,处事圆滑,到处说大太太和三太太的坏话,挑拨延彬与她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掌握家庭大权的目的,更甚的是她还勾结牧师,对基督教表现出很有兴趣,而且身穿西式服装,赞成阿安不裹脚,从语言与行动上表现出要和陈规旧俗彻底地决裂。璐安代表的这类具有攻击需求的人,看待任何事情和关系都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我能从它那儿得到什么?”,这类人有意或似乎有意地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如此。因此,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比别人获得更多一点儿。这类人生活的逻辑为:“如果我有权力,谁也不能伤害我。”所以她说:“要是老爷成了基督徒。一切都会改变的。所有的角色都会重新定位,谁破的规矩最多,谁就是赢家。”她甚至与传教士班尼斯勾结,自以为懂得很多基督教的礼数,让班尼斯做她的支持者,帮助她坐上家庭第一女主人的位置,成为延彬唯一真正的太太。作为回报,她帮助班尼斯传播基督福音,借老爷的影响和地位帮助他,可谓是一箭双雕。所以说,她并不是真的对新的思想感兴趣,她只是想借助基督教,达到她巩固家庭地位,甚至上位的目的。

四、秀邕:一个具有疏离心理的女性

大太太秀邕是具有典型离群需求的代言人。离群需求是指个体不与人亲近的性格;表面上是独善其身,而潜意识中却是对人际感情敏感,借离群以保安全。这类人“内心需要在他们自己和别人之间保持一定的情感距离,更确切地说,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决心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情感上的联系,无论是爱情的方式、斗争的方式、合作的方式还是竞争的方式。他们在自己周围筑起一个任何人也无法穿透的圈子,禁锢自己。”虽然秀邕四十多岁,已经失去了争宠的资本,但凭着到位的先后性,在家庭的各种场合,她都会摆出一家之主的架势对其他家庭成员施威加压。当两位姨太太争长论短,谗言相谤时,她定会站出来训斥调解,并威吓说要给老爷再纳一个妾,她用各种方法来尽力地维护这个家,希望能使这个家和睦融洽。当璐安向廷彬提议旁听牧师传道时,她感觉改信基督教,就是背弃了祖先,丢祖宗的脸面,要以维护家规的名义对她施行鞭笞的惩罚;当廷彬开始对祖宗的规矩失去信心,看到女儿深受裹脚的痛苦,认为尊崇家规只是死守一个只会让苦难代代相传的陋习,试图皈依基督教时,她便觉得这是大逆不道,不惜以死来抗争。

她主要的行为方式就是回避人。她对家里下人都是严格要求,与所有人都保持着适当的距离,表现出独善其身,冷若冰霜的态度。在廷彬出国经商的三年里,她便成了这个家庭秩序和父权制社会的维护者,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得按自己的身份严格遵守“礼”的规范,言行不得流露出个性化色彩。她离群索居,表面威严的背后却透着无尽的辛酸。当她意识到自己将被西化的丈夫遗弃,在这个辛劳了一辈子的家庭里再也找不到自己既定的位置和尊严后,不由地产生无可依靠的失落感。这类人生活的逻辑是:“如果我离群索居,什么也不能伤害我。”于是她用鸦片来麻木自己的神经,使自己最终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她没有得到爱情,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关心,每天忙完就一个人躲在屋里抽鸦片,寂寞之情溢于言表。而当延彬发现她吸食鸦片后,她异常冷静,说应当遵循儒家家丑不可外扬的礼制,想借助封建礼制来约束延彬的言语。延彬情急之下撕毁了秀邕父母的肖像,说要推倒家里所有的祭坛,把她私藏的鸦片全部搜出来,甚至让她去听传教士布道。她彻底地被打垮,内心所谓儒家的礼数规矩都遭到了无情地批判,失去了所谓的尊严,绝望中她吞食了鸦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五、结语

《金童》揭示了三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礼制束缚的女性,为了生存的目的,做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以及在挣扎中形成的几近疯狂的神经症人格。本文通过用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分析剧中的女性,描述了她们性格的变化,以及最终形成病态的人格的心路历程,该分析也为霍妮的社会文化神经症理论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文学式解说:她认为文明与人性之间没有必然的冲突。文化决定着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神经症的产生。只有通过改变人所处的病态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病态的人格才能得以拯救。

【参考文献】

[1]David Henry Hwang.Golden Child. New York:Theater Communications Group , 1998.

[2][美]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8.

[3][美]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4][美]黄哲伦著,汤卫根译.金童[J].戏剧,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呐喊
在梦与梦的边缘
逆境造就人才
最后的一件事
盘旋的承诺
珍惜诚信
理想——永远快乐
本色
心灵涅槃
流泪
灵魂·天使
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且听梦吟
感受人格的魅力
热爱祖国为荣 危害祖国为耻
语文课堂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
教师角色的转变
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的困难及对策探讨
钢琴演奏当中的技巧分析
论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演进之特点
世界杯幸运儿
浅析媒介对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
离异家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途径探析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要点及方法新探
其实还能更糟……
看不到的球赛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能源结构预测分析
概述苏轼《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青藤翠蔓丝瓜香
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
孔子拜师 教案教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炭的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三课堂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孟子》两章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变色龙》学案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积累与运用
《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清澈的湖水(第二教时) 教案教学设计
《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热爱生命》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那树》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学案
201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