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20
微笑挑战专治精神面瘫
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则“微笑挑战”的点名游戏走红,被点到的人需要附上自己的微笑自拍照,并继续点名另外十个人。有人开玩笑说,这个微笑挑战是挑战面瘫吗?我觉得有道理。
这个面瘫,应该是“精神性面瘫”,就是笑无能。我发现,大部分参加微笑挑战的朋友现在应该正在办公室奋战着,要么昨天晚上可能忙于工作或者加班。我发现他们发微笑挑战特别踊跃,因为他们平时已经不能微笑了,除了自拍的时候。
实际上,快乐是有巨大的传染力的。根据心理学的表现原理,当你还没有感到快乐的时候,你能够尝试去用微笑的表情――这样的生理变化也可以反馈、调节你的心理。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有些朋友本来有点不开心,但是当对着摄像头摆出了快乐表情的时候,内心感受到一点点快乐了呢?
除了这个表现原理,就是刚提到的,快乐是有传染力的。当你感受到快乐之后,会有两个表现,第一,你会有很强的行动力。和难过的情绪不一样,人难过的时候是不愿意动的,愿意宅在一个地方。但快乐的时候,人是更有创造力的。所以可以看到,被微笑挑战点到的人,也更喜欢去点别人了。因为他感受到快乐以后,更想去做点什么,想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所以,我觉得这是快乐的传染力和驱动力使然。
一个简单的点名游戏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传播力?
因为人际关系是在互动中存在的。比如,我是怎么知道你爱我的?不是我们两个坐在那就能知道的,而是通过互动体现的。哪怕是你看着我,哪怕是我们十指相扣,互动性越强,你就越能感受到人际关系的存在。
点名游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增进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圈互动性的方式。你可以通过点名游戏试验一下自己在朋友圈的影响力:首先,被点到你会觉得很有存在感。其次,点到别人,你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一呼十应、一呼百应的能力,看看别人用什么样的微笑,回应你的微笑。第三,因为这个“挑战”是你发起的,一传十,下面每个人再一传十,这会让你产生在人际关系中极大的权力感、位置感。
提起微笑挑战,就不得不提另一个很火的点名游戏:冰桶挑战。冰桶挑战是关注渐冻人,微笑挑战的目的并不清楚,但这个挑战比起冰桶门槛低很多,用手机就可以完成,零成本,不用回答隐私问题,甚至可以不用打什么字,一张图就可以,随手拍。这也导致了一部分人认为其存在作秀嫌疑的争议,但必须肯定微笑挑战在心理学层面的积极意义。微笑挑战让我看到了朋友圈里许多朋友久违的笑脸,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改变。而且,微笑挑战背后的驱动力是跟自拍有关系的,微笑挑战给了晒自拍一个绝好的理由。
我看到有个朋友在发微笑挑战的战果时说,办公室的一帮人都在商量用什么角度能够拍出一个更好的自拍照来。一个人的自拍是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交流可以变成群体性的狂欢。背后的推动力是自我展示,被别人关注的欲望。所以,不管它有什么目的,微笑挑战本身就符合很多人内在的社会关系的需要。
微笑是一种超越,只要你能笑,你就对生活困境进行了超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聪明的English_teacher
- 我的小天地
- 难忘的一个人
- 人际大学招生简章
- 会飞的猫
- 飞在新的天空
- 发展需要探险
- 我最爱的一本书
- 惊喜
- 财富是什么
- 春节浪费现象调查报告
- 一株小草的见证
- 我的“魔鬼教练”
-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 可怜的动物
- 在国外经历粉碎“四人帮”
- 孩子是你留在世上最后的美好
- 你什么时候回来
- 最美丽的拒绝
- 总统黎元洪的誓言
- 尊重的最高境界
- 《金陵春梦》引发的一桩公案
- 100元钱的暖
- 广告森林 2014年2期
- 古代女性为何热衷“鞋卜”?
- 那些叫朋友的人,不是过客
- 请把我的青春小心珍藏
- 他就是我活着的理由
- 世界在忘却 请记得生活
- 沿着乡土的道路进入诗歌
- 习作教学——《编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
-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教案教学设计
-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 《西门豹》课堂实录(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北京亮起来了 教案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暮江吟》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掌声》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雨点〉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有效整合,突显个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7乌塔(语文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第一场雪 教案教学设计
- 12。十里长街送总理 教案教学设计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