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老舍帮穷画家们找饭碗

老舍帮穷画家们找饭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09

老舍帮穷画家们找饭碗

在老舍身上常流露出舍命从善的气质,他做过不少助人为乐的好事。年轻的老舍,血气方刚,热情奔放,恨不得把整个身心献给苦难的穷人,他关心、体贴、同情穷人,遇见救助弱势群体的机会,他总是奔在前面。抗战时期,他热心募捐、劳军,参加劳军慰问团,行程2万多里,走了5个多月;他热心救济穷困作家,为了帮助穷作家,忍辱负重,在病痛、困难和打击中苦苦挣扎、奔走、大声疾呼,不气馁,不抱怨。老舍还为北京一批老画家们解决了生计问题,为他们找到了正式工作,同时保护、发展了新中国的文化事业。

他们都是身怀本事的人

解放初,北京有一批老画家,找不到活干,没有收入,坐困愁城,处于饥饿的边缘。这些画家都有相当的名气,不少还是著名的国画大师,如齐白石、汪采白(汪礼祁)、杨仲子、孙诵昭、叶浅予、陈半丁(陈年)等人,其中齐白石、于非、杨仲子、孙诵昭还是老舍夫人胡青的老师,教过她写意和工笔。那时候,私人买画、藏画的十分少,国画市场基本不存在,因此,大部分老画家们就算有浑身的本事,也无人问津,没有收入。他们年纪大了,转行也难,而且用传统的画法去画新时代的内容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正在无法解决温饱的时候,老画家们想起北京市文联主席老舍是他们的知音。他们知道老舍爱画、好客,便带着自己的作品登门“讨教”。秦仲文、吴光宇、王雪涛等老画家常和老舍来往,国画大师齐白石、于非两位老先生与他的接触非常的频繁。老舍很热情地款待他们,每次都不让他们失望而归,总是挑上一两张画,当面支付现金买下来。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老舍家的老画家们络绎不绝,衣衫褴褛、脸带菜色的他们,带着国画,进进出出,十分热闹。

对一些脸皮薄,不好意思登门求助的画家,老舍常常利用过年过节的机会,让画家夫人胡青替他去探望,逐家送上几十元钱,让他们添置点衣裳,采买些年货,过个快乐的新年。

夫人回来向丈夫叙述:哪位老画家家里窘迫得已经四个旮旯空荡荡的,家徒四壁,家产完全变卖了;哪位画家几乎揭不开锅……听了这些话,老舍心情十分沉痛。他把北京市文联的干部找来,说:“这事我们得管一管,不能让他们挨饿!”他还强调一句,“他们可都是身怀本事的人啊!”

要把国画的优良传统保存下来

老舍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善画家的处境,必须设法扩大国画的销路。他建议开辟一个国画商店,画家们可以把自己的画作拿去寄卖,还可以张贴广告,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订画。

1949年8月,在老舍倡议下,挂靠在北京市文联的“北京新国画研究会”成立了,齐白石、叶浅予、陈半丁等为主要负责人,并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会员作品展览及山水画、花鸟画、扇面画等单项展览。该会于1953年改称“北京中国画研究会”,齐白石、何香凝、叶恭绰任名誉会长。在这里,老画家们一方面学习政治,一方面切磋画技,还接受市文联介绍来的专项任务,为各类出国代表团绘制礼品画。

老画家们的画作慢慢能卖出去了,渐渐地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生活也逐渐得到了改善。但老舍并不安心,他想搞一件更大的事业―――成立“北京中国画院”。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把国画的优良传统保存下来,不能看着它绝种断代,要让国画的创作和时代的发展紧紧结合,要给画家们创造优厚的条件,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国画。

这个设想让老舍痴迷。他召集座谈会,起草报告,亲自去找周恩来总理协商。他和总理说:中国画院将是个国家事业单位,把北京的老国画家们聘进来,拿固定工资,或者车马费,为他们设立画室,组织写生和体验生活,请齐白石大师当名誉院长……周总理痛快地答应了老舍的请求,指示马上开始筹建。1956年6月1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通过了文化部“北京与上海各成立一所中国画院”的报告和实施方案。

许多老画家不但吃上了“皇粮”,端上了“铁饭碗”,而且发挥了其特长,拥有了比较高的政治、社会地位。老舍在1940年悼念其恩人宗月大师(刘寿绵)时写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和意义……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苦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导我向善,正如35年前,他拉着我的手进入私塾那样!”这其实也是老舍的内心自白和写照。

老舍心肠好,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其性格天真、率直,讲人性,有着浓厚的人情味。他是个真正的、可奉为楷模的人道主义者。他那慈爱智慧的光芒照亮、温暖了许多人的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思想的升华
我为什么而活着
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
白鑫夜吟
浪漫的事
缘来牵手
十年
波波鸟致姐姐的信
江南梦呓
感谢自然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思忆
别再记得昨天
爸爸,妈妈
死寂
哈萨克斯坦当代作家涅玛特·凯勒穆别托夫
论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胡杨树·铁路魂
“喜从天降”
工作并快乐着
“鱼腩”翻身
冰雪山水画在黑龙江地区的发展
我读《狼图腾》
阅读指导,“从心所欲不逾矩”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教育功能实现的障碍及消解分析
“无政府主义”旗帜下的人与文
读《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
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木兰秋A的失落
撰写新推文. . .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通假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我的第一本书》学案
清清的溪水(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浪花里的一滴水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春酒》学案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异读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吆喝》学案
小蝴蝶花 教案教学设计
《珍珠鸟》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俗世奇人》学案
狼牙山五壮士 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
《小乌龟找工作》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