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东汉末年的两次文化大清洗

东汉末年的两次文化大清洗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17

东汉末年的两次文化大清洗

说是两次,其实是前后脚,是两位皇帝被宦官裹挟着做出的下三滥事。公元166年和168年,三年间,当年的一大批文化精英或被砍头,或自尽,或入狱,或发配边陲。直接办的案子有700多人蒙难,受牵连者数千人,“制诏州郡大举锢党”,具体细节已无从考据,“于是天下豪杰及儒学行义者,一切结为党人”(《后汉书・孝灵帝记》),“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这样的史载记述,颇有点上世纪五十年代反右扩大化的悲凉世态。

这两次文化暴行,史称“党锢之祸”。短短几年间,辽阔的疆域内,再无清醒者的声音,却也直接动摇了汉朝的根基,“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矣”。东汉是公元220年终结的,但大约从190年起,国家形态就开始被不断地“挟天子以令诸侯”,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施暴的起因是权力的角逐,宦官与外戚、贵族争权,知识分子们站队在外戚贵族一列,但宦官那一边有皇帝当领队,文化精英们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罪名是,“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互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说白了,就是文人们嘴欠,妄议朝廷。

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冬十二月,司隶校尉李膺等二百余人诬为党人,并坐下狱,书名王府”。“书名王府”的意思,是把个人资料信息输入王府公簿,以示永不录用。

168年正月,汉桓帝继位,刚十二岁,还是个孩子。九月,再开杀戮,“中常侍(东汉官职,宦官首领)曹节矫诏(假托皇诏)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尚书令尹勋,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皆夷其族”(《后汉书・孝灵帝记》)。陈蕃、窦武、尹勋、刘瑜、冯述,还有前边引文中提到的李膺,均为当年的文坛领袖,“皆夷其族”,即满门抄斩。一个月后,“冬十月”,又一批名士“下狱,死者百人,妻子徙边(妻儿老小发配边陲),诸附从者,锢及五属(殃及五族)”。

汉代儒学是核心,是显学,一枝独秀。读书人讲求“经明行修”,以忧国忧民舍生取义为己任。党锢之祸是一个分水岭,自此后,中国的文学开始与社会政治疏离,自觉地保持一定距离。魏晋的道学,以及再之后的佛学,兼容进入中国人的文化血液,成了儒释道一锅煮的局面,做实了孟子的那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在汉代,读书人无论达与不达,都是以兼济天下为先的。后来宋代振兴的儒学,已是理学,升腾为哲学层面。而汉代的儒学,在社会学范畴。

《古诗十九首》,是伴着这场文化浩劫相生的一组文学作品,与汉代文风最显著的分别,是文人们不再言志,文化对政治不再抱幻想,文学人生隐入日常也守常。《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东城高且长》《生年不满百》《孟冬寒气至》《明月何皎皎》……十九首诗名字放在一起,实在是一座高耸的锦灰堆。在汉代,太坏的政治,彻底革了一把中国文化的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中国,祝福你!
“十一”华诞——国庆60周年
感受,本质的美好
其实我们并不是真的孤单
旅游记事
笑着流泪
惊心动魄的考试
心灵的呼唤
纯凉记忆,触动了我的心灵
月光下的女孩
幸福原来这么简单
我爱你——中国
灰鸟的森林
一寸相思一寸灰
镌刻在綦江岸壁上的记忆
谒韩园,话韩愈
秋在诗里摇曳(外一篇)
一毛钱的情谊
论萧红生命的流亡意识:逃离呼兰河
文似看山不喜平
鲁迅弃医从文的别种原因
故乡水事三题
莫让“朋友圈谣言”浪费社会成本
论《伤逝》的虚空
珍惜当下(外一篇)
概说张爱玲创作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解读莫言《生死疲劳》的叙事方式
历史博物馆游记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6)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7)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4)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格列佛游记》
中考语文复习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练习
2010年中考二轮复习:中考语文阅读冲刺(8)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鲁滨孙漂流记》
201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备考练习(5)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点记忆方法大全
初中语文全六册特殊句式汇总(苏教版)
语文背诵技巧:如何背东西背的快?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童年》
2010年中考语文名著复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后一课教案下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