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贞观君臣析
贞观之治,是唐太宗君臣创造的神话,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几个太平盛世之一。从某种角度说,它是唐太宗虚心纳谏和以魏徵为代表的一批贤臣犯颜直谏的结果。贞观之治那段历史给我们的遗产是多方面的,但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唐太宗时的君臣关系,及这种君臣关系所蕴含的精神价值。
那么,唐太宗时的君臣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具体地讲是三个字:一是“容”,大度能容的容;二是“诚”,开诚布公的诚;三是“情”,情感的情。
先说“容”。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团结意见不同的人,特别是曾反对过自己的人,难能可贵。魏徵原先并不是李世民阵营的人。他先是在瓦岗军首领李密手下做事,后随李密降唐投靠李渊,做了太子洗马,并亲往山东招降瓦岗军首领徐茂公(即李世)等归唐。在东宫中,魏徵为巩固太子的地位,经常考证历朝历代为政的得失,并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太子建成,深得太子器重。据《资治通鉴》记载,这期间,魏徵曾数度劝李建成早早除掉李世民,以免留下后患。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626年6月4日),李世民策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事后,李世民召魏徵责问:“‘你为何离间我兄弟!’众为之惧,唯徵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只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掌印检的官)。”(《资治通鉴》第13卷第6014页)
魏徵可谓是李世民的仇人。但李世民非但没有杀他,反而以礼待之,并委以重任。李世民的包容之心即“君使臣以礼”,换来了魏徵的“臣事君以忠”,君臣二人演绎的“虚心纳谏”和“犯颜直谏”的佳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政坛上最为闪亮的一页。
继说“诚”。兹举两例。
其一,御史大夫萧,“宰相每有微过,即劾奏之。”太宗嫌其为人太苛,多不用其言。由是怏怏自失,后被太宗罢御史大夫。贞观九年(635年)十一月,太宗任萧为特进,复令其参与朝政。这时太宗对萧说了一段推心置腹的话:“卿之忠直,古人不过;然善恶太明,亦有时而失。”(《资治通鉴》第13卷第6117页)
其二,尉迟敬德功高自傲,目中无人,且时常打人,被人告以谋反。“上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余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恨邪!’”(《资治通鉴》第13卷第614页)
上述史料说明,太宗对臣属极为诚恳,所言所行感情真挚,充满人情味。
唐太宗非常注意吸取历代兴亡尤其是隋朝兴亡的教训,以此为内容对朝臣的许多谈话皆出于内心,朴实无华,可谓至诚之言。唐代史学家吴把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言行编进了一本叫《贞观政要》的书,至今读起来仍受启发。
再说“情”。贞观十七年(643年)春正月,郑文贞公魏徵病重,“上遣使者向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及魏徵死,“上命百官九品以下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资治通鉴》第13卷第6184页)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开明皇帝。他不是“完人”,但他以对臣属的包容、诚恳和友情,诠释了一个道理,即“君明则臣直,君暗则臣谀”。正如他自己所说:“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资治通鉴》第13卷第6035页)
君明臣直,君臣同心一诚,才造就了“贞观之治”那段斑斓的历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节日的欢喜
- 迷人的西湖四季
- 静思园
- 春神来了!
- 有这样一个地方
- 秋天
- 清清的小河
- 春的使者
- 听,这自然之声
- 冬的尽头
- 最爱的季节
- 我爱大兴安岭的冬天
- 爱上雪纷飞
- 外婆家的乡间小路
- 滨河大道
- 斯文扫地之种种
- 冤案的成本
- 十三岁女孩跳楼讨薪
- 印出来的腐败
- 理解·沟通·成长
- 挣得少更要去旅行
- 记住奥斯维辛
-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编撰始末
- 犹太母亲的育儿经
- 在华沙,想起了张纯如
-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
- “挂羊头卖鸭肉”
- 什么叫尊严
- 你凭什么有优越症?
- 《西游记》外传
- 古诗两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积累.运用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蟋蟀的住宅 教案教学设计
- 读读、说说、演演:《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案教学设计
- 505班主题中队会中队会教案:民族精神代代传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雨 教案教学设计
- 葡萄沟 教案教学设计
-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才能来自勤奋 教案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课堂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庐山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 点金术(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