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军旅诗页 2013年12期

军旅诗页 2013年12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5

军旅诗页 2013年12期

南歌子・忆渡江作战

宋清渭

飞渡神兵降,猢狲四散忙。妄称防线固金汤,却看雄师百万过长江。直捣苍龙府,收宁战沪杭。频传捷报凯歌扬,秀美江南解放换新装。

贺新郎・关山月

丁欣

列嶂开天阙。压苍茫、平沙万里,乱云千叠。地脉奔腾蛟龙势,到此戛然消歇。跌宕出、无边空阔。绝塞风烟横千古,倩何人相对从头说?算只有,半钩月。边关壮气吹飞雪。一年年、豪情难老,军魂如铁。剑气长思冲天去,要把云山崩裂。笑看那、霞光明灭。残堞危楼都倚遍,看几回星斗当空折。摇落处,到天末。

读抗日烈士纪念碑名单

张耀本

丹心照汗青,名姓振长空。

只为金瓯重,方将性命轻。

刀枪戮仇寇,血肉铸干城。

听那碑前雨,如闻战鼓鸣。

致海军官兵

沧海浪滔滔,男儿志气豪。

余今身尚健,愿与子同袍。

黎明出港赴远海训练

王维

半岛尖头送潜龙,柔柔旭日染潮红。

平波万顷犁痕远,怒海深耕种大风。

冬训

岸边芜草挽寒风,直到汪洋犹未停。

滚滚铁流激瀚漠,海天深处铸长城。

鹧鸪天・军营来信

周爱群

鸿雁传书到手中,关山飞越路千重。国门屹立披云样,哨所潜伏卧雨形。

情切切,意浓浓,见哥彩照漾春风。人逢喜事难遮掩,透我心扉是笑容。

鹧鸪天・鸿雁传书

不写离愁不写痴,一封书信告哥知:去年结定同心后,夜夜都教妹梦驰。

鸿雁去,慰相思,等哥不怕凯旋迟。军功章见胸前耀,再献花如入伍时。

站岗

朱思丞

乌垒平沙塞外风,莫言哨所影零丁。

抬头一望边关月,万里河山尽览中。

宣誓

高举拳头稚气除,从戎今日踏征途。

神州但有风云起,我是军前伟丈夫。

空指气象

朱延涛

一入京城细柳营,便觉气象不相同。

舒怀彩凤穿云舞,振翅鲲鹏动地惊。

大道青天生浩气,长风阔浪壮豪情。

闻鸡莫谓练兵苦,他日苍穹好试鹰。

注:空指,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指挥学院”。

咏驻岛战士

此去京城万里深,年年孤岛月一轮。

万家共享清平夜,便是涛头战士心。

清平乐・入伍

陈世舜

漫天大雪,队伍长街列。老父送儿情更切,挥手依依惜别。军车奔向前方,钢枪书写荣光。叮嘱时时牢记,看儿喜讯飞翔!

清平乐・野营拉练

时逢初夏,子弹干粮挂。百里长途雷雨下,衣湿脚红谁怕。黄昏设帐为家,老乡早备姜茶。解被枕枪而卧,夜深处处鸣蛙。

感皇恩・建军节咏怀

袁长立

肝胆筑长城,森严军队。炮响八一裂袍袂。攻城夺寨,看那将逃兵溃。任腥风血雨,从无畏。战鼓又催,宏图仍未。再立新功应加倍。赤诚正炽,何惧征途如晦。有红旗引领,谁能退?

江城子・清明与友赴烈士陵园

周明尧

染花春路更寻踪,满岗松,抱葱茏。千古英杰,碑志颂从戎。指点江山筹永固,忠魂祭,忆丰功。江涛澎湃起东风,壮心同,杜鹃红。城市乡村,万里俱晴空。广厦高楼如阆苑,康庄道,慰先翁。

东高山雷达连

刘国范

张北高原九月寒,东山叠嶂入云端。

枯藤绕树三千尺,鸟道通天二百旋。

晨露有情滋劲骨,晚风着意鼓征衫。

长空利剑旌旗动,烟雨边关枫叶丹。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心灵的花园
生命的真谛
珍惜一切
小议三国——冤屈的曹操
感知生命
品味生活
人类一争吵,上帝就发笑
人的世界——丑陋的天堂
井底之蛙
为现实而感
生命刹那间的思考
残缺之美
死——对生命的尊重
恋荷
家园
肝门胆管癌的诊治分析
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应用
附睾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TGFA基因rs 3771523位点SNP相关性的研究
三种入路在椎间孔镜手术中的运用
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82例疗效分析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分析
丹东市4所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对素质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胃癌组织中Her―2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帮老人远离孤独
改良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17例疗效分析
肠道病毒71型感染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指标的应用研究
辛安亭作文教学思想简论
话说中学老师与大学教授
浅谈学生课堂评价权
接受学生比赞美学生更重要
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述评2
孩子,对不起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核心学习目标:美国高中学业评价的重要依据──以马里兰州高中为例
对当前中学教学改革实验的思考与建议
英国教师眼中的儿童与小学教育
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上)
知难而进,回到语文2
斜风细雨不须归
似曾相识燕归来--中学文学教育的风雨历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