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读《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

读《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读《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

摘 要:论文通过研究战争规律、研究战争全局和局部、研究战争敌我双方实力状况、研究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研究作战线、研究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这六个方面对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论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模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关键词:战争和战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理论应用;现实意义

研究《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我们需要弄清楚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当代大学生有没有必要研究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第二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严格的说,新中国的胜利不仅仅是主义的胜利,同时也是战争和战略上的胜利。

一、研究战争规律

文章提到“研究战争不得不研究战争的规律,战争规律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而在战争规律之下,我们不得不研究革命战争规律,在革命战争规律下我们不得不研究中国革命战争规律。所以,我们应该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也应该研究革命战争的规律;最后,我们还应该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出发,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有辩证关系的。首先,两者是对立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一个区域的战争,不能忽视前人战争中血的经验的总结。我们需要立足本国,本区域战争的现实条件,具体分析应用一般战争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一些成功的事例和成功人的语录,有些人并不理会成功人的经验教训最后归于平庸,而有些人一步一步遵循着成功人的脚步却最终并无太大建树。

二、研究战争的整体和局部

文章提到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世界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国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一个独立的游击区、一个大的独立的作战方面,也可以是战争的一全局。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出发,一是指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二是指部分只有在与整体的有机联系中才能获得自身存在的条件,只有作为整体的构成要素,部分才能拥有自身的功能,部分也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如果一个指挥者失去了全局观,大局观,也就失去了一个整体的意识,那就像是盲人摸象,就不能很好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是相当危险的。相反,想庖丁一样,心有全牛,对整件事物都有了一个架构,那处理起事情来就游刃有余了。这里我们就要注意到决定性的因素了。从战略思维考虑,我们不可能把我每一场战役,当然也不可能保证每一场战役都能取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把握的便是起决定性战役的成败。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时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在学习工作中一定预先在大脑中一定要有全局的意识。

三、研究战争敌我双方实力状况

文章提到“实事求是的讲,敌人还很强大,它是夺取了政权而且相对地稳定了它的政权的党。他的军队和世界现代国家的军队却大体相同,武器和其他军事物资的供给比起红军来雄厚得多,而且其军队数量之多超过中国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军队,超过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常备军。它的军队和红军比较起来真有天壤之别。”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角度出发,物质是属性存在的基础,属性依赖于物质。物质的运动、时空等属性都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

国民党对红色政权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毛泽东等人正确把握了时局的发展,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最后一次反围剿却在王明、博古的错误领导下惨败,红军被迫长征。王明等人未能正确认识敌我的力量形势,没有对局势作出正确评估,最后导致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在现实生活中,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实际情况,承认并且懂得自身的劣势是非常重要的。

四、研究战略退却和战略反攻

文章提到“从战略退却到战略反攻。弱军对于强军作战的再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拣弱的打。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三次“围剿”时蒋介石某旅参谋长所说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角度来看,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客观上,我们的兵力是处于劣势的,这是我们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所以我们要做好量的积累,等待质的变化,伺机反攻。一方面,我们在战斗上要主义方式,捡弱的打,开展群众工作,开展人民战争,扩大我们的队伍。另一方面,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如同前文中所提到的“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不重视量的积累是不能取得质的成功的。

通过以上的四个方面的简要论述,我们可以比较稳妥的回答文章最先提出的两个问题,我们不仅有必要研究《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加强对其的学习,而且《中国革命的战争和战略问题》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非常具有启迪意义的。它不仅告诉了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让我们养成了正确分析问题的良好思维模式。联系是具有普遍性的,研究战争和战略问题,不单单只是应用用战争,也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给与我们很多启发。事实上,时至今日《毛泽东选集》依然绽放着他那耀人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91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修订版

[3]《中国哲学史》任继愈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纲要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修订版

[5]《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1944年9月8日

[6]《苦难辉煌》 金一南 华艺出版社 2009-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中的新鲜事——老妈也在赶时代
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场雨
抓螃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秋树
感悟人生
回归集体
我的理想
小河
假如爸爸去世啦!
雨中的伞
朝阳赞
昨天的太阳会在今天升起
我不哭
酒店情景英语教学之初体验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述评Gile的IDRC模式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研究之我见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浅谈年轻用语
我在玉门当知青
元曲《天净沙·秋思》与英译本对比浅析
简析商标名称的翻译
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魔戒》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刍议
论油画艺术的设计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