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论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论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摘要】想象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为想象者创造出未曾知觉甚至是未曾发生过的事物形象,对于人们认识事物、塑造事物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声乐艺术则是利用旋律、节奏、情感、语言以及人的肢体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表演艺术。在这种表演艺术中,演唱者依靠想象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品情感,对声乐表演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想象在歌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表达;认知;深化知识;提高技巧

声乐演唱是一种表演艺术,它是通过歌唱表演的形式,利用声音、节奏、旋律、个人情感以及人类肢体动作来塑造音乐形象的一门艺术。它需要通过外在的音乐表演而将音乐作品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音响。而演唱时所需要的音乐作品则是社会和时代的感性意象,蕴含着作者根据自己对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在精神世界的审美,包含着他们内心所有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经在他的介绍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知道,单是声调美有时透过一首歌曲可以看到一段历史的影子。”由此可见,每一首歌曲或是音乐作品都深刻的反映着社会和时代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情感的共鸣,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应。所以,声乐演唱也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呈现不仅需要演唱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演唱者能够通过自身的意识或直觉来认知声乐作品,体验声乐作品。情感对于音乐作品来说就如人体的血液一样重要,注入情感的作品才能展现出他所拥有的生命力。如何让演唱者完全表达出音乐作品原有的情感基调至关重要。这一切就需要通过想象的方式去完成.

心理学上认为:“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艺术想象也是艺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功能。想象往往是情感表达的先导性因素,对于演唱者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起着引导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活动本身诱发创造者的感情活动,并且与思维、情感和心理等因素相互信赖、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艺术想象需要歌唱者在演唱音乐作品之前,在音乐作品的提示之下进入到想象的情境中去,体会歌曲创作的背景和意图,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想像诱发感情,感情推动想象。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特定的素材内涵,都有自己特定的情感基调,歌唱者通过艺术想象的功能,依据音乐作品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对于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自身生活的积累对这首歌曲进行创造,想象作品所描述的环境,通过想象获得这部作品的真实情感并在这种状态下歌唱。由此而言,表演艺术中,歌曲的思想情感的表达与艺术想象是分不开的。

在声乐表演中,对于一首歌曲而言,想象究竟起着什么作用呢?

一、深化作品内容,明确情感基调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由其作曲家、作词家、在一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通过自身对社会现实的观察、思考,再融合内心的思想感情所创作的时代产物。它体现的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风貌和特色。由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我们无法亲身感知音乐作品创作的背景,无法直接获得关于这首音乐作品更多的知识,只能通过间接的体验去获取有关音乐作品的相关知识,了解创作家初始的目的和情感基调,而这一切就需要通过想象去获得。只有通过想象,我们才能加深对本首作品的理解,并且通过想象还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直观的了解与音乐作品有关的,现实中不曾感知或者无法感知的事物,切实的去感受作曲家,作词家在创作这首作品时的时代特色,文化底蕴和整个社会下人们的情感。帮助演唱者扩大自己的情感认知范围,引导演唱者在正确的体验音乐作品后,近乎完美的呈献给广大观众或听众。

例如,在演唱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创作的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的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时,由于无法再回到《不幸的人生》创作时的那个年代,也无法经历那种充满辛酸,迷茫悲痛的生活。所以在学习这首歌曲时,通过借助于这首音乐作品的歌词和旋律去想象当时女主人公子君所生活的环境和旧社会封建礼教压迫下的一切遭遇,想象一个背叛封建礼教的家庭少女,在封建时代与爱人结合,然后又因为生活和社会的挤压而痛苦分手的绝望心情。通过想象,了解和体验《不幸的人生》的时代特色,在表达这首作品时就要表达出女主人公绝望,失落,迷茫的心情以及女主人公对爱情生活的留恋、对爱人诀别的痛苦以及对现实的惧怕。演唱时要充分把握住这首作品的悲剧基调,从微观上把握每一处细小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戏剧表现力和歌曲抒情性的高度统一,使歌曲听起来张弛有度,声情并茂。

二、激发演唱热情,达到物我同一

声乐演唱是情之所至,兴之所至时的一种情感活动。通过演唱我们能够抒发心灵的百般情感,感悟音乐艺术所带来的无穷的魅力。黑格尔说过:“音乐引起的只是一种朦胧的感情共鸣,听众情感很容易越出这一种意蕴朦胧的内心因素,把我们主体内心情况摆进去,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状态。”[1]在平时演唱每一首声乐作品时,通过想象了解到一些关于作品的基本知识后,还要借助于想象艺术来加强对作品感情的认知,我们不但要抓住这首作品的主题思想,体会作品的深刻含义,还要借助于相应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方式,通过精心的设计将自己置身其中,寓情于景,想象主人公的悲喜,促使演唱时情感的迸发,激发演唱者的演唱热情。这样的演唱不仅能够使观众随着演唱者美妙的歌声进入他所描述的情境,更能使自己觉得情深意美,给予演唱者本人更大的角色参与,最大的发挥我们的主体能动性,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

声乐作为一种音乐材料是无形无貌的,但当演唱者对其倾注于全身热情时,他就可以展示它无穷的意蕴和魅力。这一切并不单单是以直观的或者客观的形象来体现歌曲的情感,更侧重于我们通过想象来达到情与景的统一。

例如在学习演唱《大森林的早晨》这首歌曲时,通过对歌词的把握和理解,在演唱时要在头脑中想象那种淡淡的晨雾,静静地流水,山青青,树重重的美丽景色。做到一句歌词,一幅画面,每唱一句时都要在头脑里出现这句歌词描述的景色。运用自己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一幅幅描述大森林清晨的情境之中,沐浴在绿色的海洋中,看阳光满地,听溪水潺潺………用心感受大自然,用情歌唱大自然。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我的演唱热情更加的高涨,情绪也更加的激动,更激发了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赞美和满腔的眷恋之情,使我在演唱这首歌时能够感染身边的观众,带动他们的情绪,达到最初演唱的目的。由此可见,想象力越丰富的歌唱者,对于音乐作品情感的把握与认知会更加深刻,倾注的热情也就更高,作为一名观众所感受到情感也就更加真实。 三、提高演唱技巧,铺垫情感基石

想象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作品知识的理解,明确作品感情基调,激发演唱者内心的情感,使声乐表演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同时,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想象对于调节我们的发声,提高我们演唱技巧也有很大作用。感情是歌曲的灵魂,良好的演唱技巧则是演唱艺术的基石。所以,通过想象来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对于抒发作品感情,完美的表现作品也同样重要。

学习声乐的人都了解,声乐学习是抽象的、复杂的。这是由于人体的发声器官只有少数的神经分布于体表之外,大部分都分布在人体内,而体内的神经并不敏感,所以我们并不能直接的去控制我们的发声器官。歌唱发声是一项十分细微并且复杂的生理活动,并不易于我们直接的感知,因此我们需要想象来构建歌唱发声时的一种具体的状态,借助于想象来调整自己的歌唱时的发声。

美国著名发声与语言学专家,莫顿・库柏(Morton Cooper)博士的“发声心象学”指出:“如果人的心象观念与他的的发声功能相符,他便会有正确的说话发声,如果二者不相符合,那么他的说话发声就不对了”[2]。由此可见,同样的情况我们在发声时一样适用。在发声时,要先在自己头脑里形成一个适合自己的嗓音,适合自身演唱的某种“声音观念”,而后通过自己后天的训练加以巩固。在歌唱时演唱者通过自己的听觉,接受来自于外界的有关于声音的音量、音高、音色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加工和改造,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分析和推理。得出一种适合自身演唱的“声音观念”。例如,音质的松与紧,音色的明与暗,共鸣位置的高与低,气息支撑点的上与下,咬字吐字的各种形态等,在下一次的发声之中,通过想象将这种正确的“声音观念”建立在自己的头脑之中,使抽象的歌唱发声变得具体,变得更为真实。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王福增教授集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曾深有感触的指出:“要想得到优美动听的音色,首先要在内心建立起这种声音的概念,要在内心的想象中准确的知道这个声音的形象。用这种"内心听觉"指挥和控制发声,这样能寻找到最美最动听的声音,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快最好的学习方法。”[3]

例如,在发声时,气息的控制尤为重要,但气息是无法在歌唱时感知到的,通过想象将气息想象成一种具体的可以在体内存在的实物实体,比如流水。我们可以想象气息在体内如水流一般的流动,它有自己的支撑点,如流水依赖于河岸一样,紧紧依附在腰部周围以及丹田附近,想象自己的腰部有大量的气息在流动,支撑自己的歌唱。还有我们经常提到的面罩音、脑后音、头声、脑声等都是极富有色彩的一些音色的表象。在发声时,围绕着这种正确的音色形象去调整歌唱的状态,仔细揣摩,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断提高自身的歌唱水平,为更好的抒发歌曲情感做好准备。

“乐者,心之动也,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公孙子尼《礼记・乐记》儒家学派)音乐有着巨大的感情功能。我们著名理论家叶纯之曾经说过:“人通过发声来表述无比丰富的感情。”声乐演唱中的演唱技巧,语言咬字等并不是孤立的纯肌肉动作。他们具有情感化、艺术化的特征,为作品所蕴含的感情内涵服务。只有当声音与感情二者融为一体时,才能实现我们所追求的声和情,技巧和艺术表现的辩证统一,我们的歌声才能充满活力,才会具有审美的感染力。所以通过想象来调节歌唱时的生理机能,提高演唱的技巧,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加流畅的表达作品丰富的感情。

声乐艺术是人类心灵对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的展开形式,是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体现人类情感的自我创造与自我追求的艺术。情感是歌曲的灵魂,是歌曲的生命。没有情感的演唱味同嚼蜡,乏而无味。只有注入情感的演唱才是动情的、感人的演唱。想象对于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我们要借助于想象,通过演唱将自己的心灵感受和特有的风格传达给观众,感染听众,以此来获得最完美的艺术效果,给听众美的享受。所以,我们要注重艺术想象的培养,通过加强艺术实践,丰富音乐知识,深入理解作品,把握歌曲灵魂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此来提高演唱者分析作品的能力,使演唱者更加准确把握歌曲的感情基调,深刻挖掘作品内涵,完美表现作品。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卷)[M].商务印书馆出版.1979.

[2][美]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3]王福增.声乐教学笔记[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悟人生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小河
假如爸爸去世啦!
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场雨
昨天的太阳会在今天升起
我不哭
回归集体
家中的新鲜事——老妈也在赶时代
雨中的伞
秋树
朝阳赞
我的理想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抓螃蟹
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研究之我见
论油画艺术的设计感
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述评Gile的IDRC模式
元曲《天净沙·秋思》与英译本对比浅析
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我在玉门当知青
《魔戒》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刍议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浅谈年轻用语
酒店情景英语教学之初体验
简析商标名称的翻译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及答案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