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回族宗教信仰给其现代化带来的特色

回族宗教信仰给其现代化带来的特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回族宗教信仰给其现代化带来的特色

摘 要:现代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其特征呈现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层面,这几个方面都与其民族传统文化有关。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宗教不仅给这个民族带来团结与秩序,也相对的保持了其传统的传承,这一点势必是现代化的大潮中对回族的人的现代化造成不同的特色。

关键字:回族;宗教信仰;人的现代化

一、回族宗教信仰对回族个体社会生活的影响

1、回族“五维一体”的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从这个概念看到,宗教包含两个关键词,即“教会”―― 一定的空间区域,仪轨--来呈现加强其内在观念,它是某种思想共同体的存在形式。

中国回族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回族的清真寺--“教会”就是其宗教仪式的物质性承载空间。由于宗教信仰和特殊的居住结构等原因,回族社会有着独特的五维一体的社会结构:围寺而居的地缘结构、经堂教育结构、族内―教内婚姻结构、经济―行业结构和寺坊自我管理结构。

本文着重分析回族社会这样的五维结构给其族群内部个人带来的影响,包括涉及其饮食与宗教礼拜便利等的聚居现象--生存功能,族群内部对个体加强内部团结这种情结--整合功能,对其个体社会化的作用――认知功能。单一共同的宗教信仰使得回族的地缘结构是围寺而居式的,这使得回族社区的个体生活的圈子同质性很强,限制其个体社会化的生存环境,即包括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经堂教育结构是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机构,其社会化内容中的特殊性,也相对限制了回族个体尤其是接受教育的少年儿童的交际关系圈子。族内―教内的婚姻结构既保证了其宗教民族的凝聚力与认同感,但相对封闭的婚姻结构也使得个体的亲缘关系狭窄。后两维度的结构导致其生存方式和管理方式的特殊性,这些都是与回族群体中的每个个体息息相关。

2、回族宗教仪式对其社会结构与个人行为模式的影响

一种宗教是一个象征符号体系,它所做的是在人们中间建立强有力的、普遍的和持续长久的情绪及动机,依靠形成有关存在的普遍秩序的概念,并给这些概念披上实在性的外衣,它使这些情绪和动机看上去具有独特的真实性。这些“实在性的外衣”包含了各种宗教仪式。个人最初是通过宗教仪式加入集体生活的,正是通过宗教的禁忌制度,个人习得了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同时宗教仪式也是社会群体定期的进行自我肯定的手段,具有催人振奋的作用,在个人遭遇不幸和危机的时候能够给人以精神和道德上的支持,帮助他减轻痛苦。

3、宗教信仰作用的方式与心理调适功能

宗教信仰作用于人与外在的客观感性对象作用于人不一样,它是通过内在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其功能的,换句话说,宗教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的精神状态进行某种调适,使人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宗教信仰对于信教者个体而言较为重要的是心理上的调适功能,心理上得到某种平衡后,有利于个人自身社会角色的执行。因为只有在组成这些制序的角色得到执行时,这些制序的功能才可能得以实现。

二、回族宗教信仰与其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回族传统“围寺而居”居住结构是其宗教信仰教义中需要的仪轨所造成的结果,也是加强其共同的宗教信仰与族群认同的因素。这样的结构也在发挥着文化传承、整合和族群认同建构、巩固的合力作用,从而保障了大分散的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文化一脉相传。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回族群体传统文化的源头,也是传统文化外显的深刻表达,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回族族群内部个人的社会化依赖其宗教,个体间的交往互动与社会关系网络的形成也渗透在宗教仪轨活动中。族群的内核与凝聚也离不开宗教的维系,个体的价值观念的形成、群体对本民族的认同和与其他民族的差异也都体现在其宗教信仰上。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1、现代化的概念

现代化是用来概括人类近期发展进程中社会急剧转变的总动态的概念,事实上,早在“五四”时代,对现代化的定义多种多样,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罗荣渠先生对现代化的定义,即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

2、现代性的主要特征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传宗教,之所以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也不得不依赖于其在历史的发展变迁过程中,逐步结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使得其所具有的传统拥有不同的特色。在新时期,其现代化的进程,当然也会结合地区地域特点,但又不太可能往一个方向发展。现代化本来就是个多元多线发展的过程,因此笔者赞同的是独特的传统文化体系就决定了回族的现代化不会是“汉化”,更不会是“西化”,而是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另类现代性。

3、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按照本文所采用的现代化的概念,其中现代化概念中的精神与文化层面是根植于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是其基础,也是各个不同群体比如以民族划分的情况下,各不同民族所属不同文化的情况下,所呈现不同特色的原因,是现代化动力的源头。现代化的结果不是消灭多样文化,而是在多样文化的丰富性的接触上各自走不通的现代化道路,又呈现出不一样的现代化局面。现代化是传统文化合乎其自身历史逻辑和与时俱进的必然发展。

四、回族宗教信仰对该民族个体的现代化的影响特点

笔者从回族的五维一体结构上分析在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的特色,落脚点就在于回族的宗教信仰上。现代化与特定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关系,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社区结构变迁对民族文化影响重大,城市化过程中拆迁现象旧城市面貌的改变和对原有回族聚居格局的影响。围寺而居的居住结构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变为向“近寺而居”或“远寺而居”的散居型族群社区模式的变迁。

参考文献:

[2]周传斌,回族聚居地区的民族关系――基于宁夏L 镇回汉社会交往与民族关系的调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6 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中的伞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朝阳赞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秋树
我的理想
昨天的太阳会在今天升起
家中的新鲜事——老妈也在赶时代
我不哭
感悟人生
小河
假如爸爸去世啦!
抓螃蟹
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场雨
回归集体
我在玉门当知青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研究之我见
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魔戒》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刍议
简析商标名称的翻译
元曲《天净沙·秋思》与英译本对比浅析
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述评Gile的IDRC模式
论油画艺术的设计感
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酒店情景英语教学之初体验
浅谈年轻用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