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别再贩卖你的悲惨故事

别再贩卖你的悲惨故事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5-08-21

别再贩卖你的悲惨故事

台湾著名作家琼瑶的处女作小说《窗外》发表后,大获好评,并被搬上了银幕。她的父母在电影公映的第三天去看了电影。看完之后,母亲狂叫:“为什么我会有你这样的女儿?你写书骂父母不够,还要拍成电影来骂父母!你这么有本事,为什么不把我杀了?”琼瑶“扑通”跪下了,抓住母亲的旗袍下摆,泪如雨下。

母亲并没有饶恕琼瑶,她要用她的自虐来折磨和鞭挞琼瑶的良心,她要用自身肉体的痛苦把琼瑶推上审判席。第二天,母亲开始绝食。大家轮流到母亲床边,端着食物求她,母亲就是滴水不进。到了第五天,琼瑶的儿子小庆跪在外婆跟前,说:“外婆,你不要生妈妈的气了,我端牛奶给你喝!”母亲依然不理,小庆又说:“外婆不吃东西,妈妈不吃东西,大家都不吃东西,小庆也不敢吃东西……”琼瑶再也忍不住,走过去和小庆一起跪在那里,母亲终于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喝了小庆捧着的牛奶。

这是毕淑敏在她的《心灵七游戏》里提到的一个故事。

看到了吗?受害者母亲先是插自己一刀,然后要求女儿为这一刀负责。如果稍有迟疑,就再给自己一刀――“我就不信你不听!”这就是受害者最常用的一招:自残以博取他人同情。更可怕的是小庆也很快地学会了这一招。“外婆不吃,所以我也不敢吃。”遇到了这样的后进奇葩,也只好见好就收。但是“受害者思维”就这样传递了下去。

由于通过自残来绑架他人如此好用,不少女人也都有这样的“家传武功”: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会发现那些上演这些桥段的女人,经常会在她的家庭一代代地继续演下去。

香港著名心性治疗师素黑说:“受害者最大的伤口不是被伤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宁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怜的心理惰性中,被负面思想侵占理智和心胸。”

“受害者思维”有害无益,需要积极纠正,那么问题来了,方法呢?

首先,自我反省。当你觉得受委屈、怠慢时,最好反思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也许换一个角度,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其次,宽恕。哪怕自己真的受伤害了,也要学着原谅,将仇恨记在心里,只会让自己承受更多痛苦。

再次,感恩。当帮助他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与其懊恼,不如想想你从中收获的人生经验、自我成长和快乐感受,这才是更值得珍惜的财富。

最后,解决问题。主动去想“怎么办”,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动力,自然就会转移注意力,把自怨自艾转换成积极行动。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苦。要我说,人的本性都犯贱,明明没那么惨甚至好好的,别人问我们“最近好吗”,我们非要回答“一般一般”。这跟明明有钱却怕别人仇富就说自己穷一样,明明幸福还要掩饰,这就是犯贱心理在作祟:把自己说得惨一些,是为了别人不向我们借钱或给自己的懦弱找个同情的借口。因此,让我们重来一次:“你最近好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雨中的伞
朝阳赞
回归集体
假如爸爸去世啦!
我的理想
我最喜欢的一部文学名著
我不哭
抓螃蟹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家中的新鲜事——老妈也在赶时代
昨天的太阳会在今天升起
小河
留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场雨
感悟人生
秋树
我在玉门当知青
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年轻用语
酒店情景英语教学之初体验
简析商标名称的翻译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后进生心理特征及其改进措施
商贸活动中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策略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化对策研究
述评Gile的IDRC模式
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旅游文本英译的指导作用研究之我见
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问题
论油画艺术的设计感
元曲《天净沙·秋思》与英译本对比浅析
《魔戒》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刍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同步练习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同步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