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08-21
百度成医 2013年24期
头忽然痛,像一只手,在头皮里到处扯,扯到哪,哪痛。头痛欲裂。
妻子看出了我的异样,关切地问:“怎么了?”我龇牙咧嘴地告诉她:“头痛!”
妻子赶紧放下手头的活,掏出手机,埋头摁着键。我以为她要打电话叫120,忙阻止:太夸张了吧,还没严重到那程度。妻子扑哧一声乐了:“我不是打电话叫救护车,而是帮你百度一下,看看你得的到底是什么毛病。”
妻子很快找到了百度百科里的“头痛”词条。词条说,头痛的发病原因有三种:一种是原发性头痛,一种是继发性头痛,还有一种是颅神经痛、中枢性和原发性面痛以及其他颜面部结构病变所致的头痛。都是专业术语,不懂。好在下面,又详细地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逐一进行了详解……一条条对照,分析来分析去,觉得有点像“头部神经痛”。妻子又百度了“头部神经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头部疾病,有一部分症状相似,但和我的头痛,又有很多不同,无法断定。
妻子又回头去看“头痛”词条,忽然大惊失色地对我说:“百度上说了,头痛的原因中,有一种是全身疾病引起的,其中最严重的是颅脑肿瘤。”妻子摸摸我的头,楚楚可怜地说:“老公,你不会得了脑瘤吧?”
我冒出一身冷汗,头痛越加剧烈。
妻子还要继续百度,一旁的母亲着急地说:“你们就别瞎查了,赶紧上医院吧!”
去了医院,一查,原来是头皮发炎。悬着的心,这才放下。吃了几天药,头就不痛了。
自从有了电脑,特别是手机可以上网后,身体哪里不舒服,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先打开电脑,或者掏出手机,百度一下,看看自己得的是什么毛病。你打上任何一个关键词,在百度里面,都能搜出成千上万条的信息,有的是词条解释,有的是别人的询问,有的是他人的答复。这说明,不独我们喜欢百度,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习惯上网查找答案。
百度一下,还真解决了一些小病小恙。有一次,忽然摸到脖子上长了个肿块,赶紧百度下。翻看了几十页,查阅了几百条网页,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淋巴结肿大。百度上说了,吃消炎药,如果一周内肿块消失了,就说明是炎症引起的。于是,自行去药店买了两盒头孢,吃了几天,肿块还真消除了。那感觉,就像自己瞬间成了神医一样,真是啊!
后来一个医生朋友提醒说,淋巴结肿大,除了炎症引发的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是肿瘤的转移灶,真要是那样的话,病情可就给耽误了。医生朋友千叮咛万嘱咐,今后遇到身体不舒服,还是得去医院检查,千万别自己瞎琢磨了。
儿子也特别喜欢百度。假期里,学校布置了不少家庭作业,每天晚上,他都会拿着作业本,到电脑上查阅一番。我好奇地一看,发现这小子是拿着作业题,到百度上找答案呢。我打开他的作业本,随便打了一道作业题,百度上一搜索,答案就跳出来了。语文、数学、科学、生物,几乎所有的作业题,竟然在百度上都能找到答案,即使有些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发个征求答案的帖子,不一会儿,就会有人跟帖,公布“标准答案”。
我惊愕不已,这样下去,他还会动脑筋吗?还会独立思考吗?何况很多答案,未必是标准答案。百度成师,使很多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搜索引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它就像一根绳子,是你牵着它走,还是被它牵着鼻子走,区别大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大海
- 与萍小聚
- 我终于明白了
- 万众一心——再造北仑辉煌
- 禁不住的泪
- 家庭模拟考试
- 养蚕的故事
- 美丽
- Nice to meet you.
- 难忘蝴蝶兰
- 老师的评语
- 校园伴着我成长
- 雨夜赏菊
- 2008年更美好
- 难忘的校运会
- 灯下独酌(外一首)
- 秋·轻芭蕾(组诗)
- 持剑者总在高处行走
- 都市里的乡村(组诗)
- 邱华栋: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没有价值
- 假期(剧本)
- 花间诗(组诗)
-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 乾陵边的土庄子
- 浪漫被滴水穿石(外一首)
- 做杂家导演,拍纯粹电影
- 乌兰哈达的诗
- 一条领带的梦想
- 一个使脑海扬帆的预言
- 木棉岛的感伤与希望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学案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第五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四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识记单元复习: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