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数词人诗 皇冠缀珠

数词人诗 皇冠缀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数词人诗 皇冠缀珠

可别小看干巴巴的数词,一旦被诗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引入诗中,便会发生特殊的审美趣味,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它不仅有一般的量化功能(表示事物数量的多与少),而且有对照功能(通过数量的多与少之间的鲜明对照,以造成巨大的反差)、关锁功能(不同事物之间在数量上的内在联系),乃至体现不同风格之功能(诸如豪放词与婉约词在选用数词的大小方面就大不相同)。数词一旦被诗人选用在诗词中,便犹如把珠宝相嵌在金银首饰中一般,熠熠闪光,光彩照人,别有一番风情意趣。

其一,以数词嵌入景物描写之中,创造出某种意境。例如元散曲中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咏江南》: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

在这首曲子中,除了末尾三句,句句都嵌入了不同的数词,而且呈现出从一至十递增的趋势,从不同的角度具体而真切地描绘出江南的良辰美景,展现出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水乡的风情画,创造出一番优美动人的意境。如果从曲子中抽掉这些数词,便索然寡味了。而嵌人这些数词,这首曲子便灵动鲜活、神彩飞扬了。

其二,以等量关锁的数词嵌入一组互相关联的物象事象之中作比照,以体现出某种品格风貌。即如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在这首诗中,以“一”作为等量关锁的关键词维系着每个诗句中前后相关联的事物。而这四句诗乍看似乎彼此孤立,实则也是通过“一”又互相关联扣锁起来而成为一幅完整的“秋江独钓图”,并从中突显出一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自持、洁身自好的隐者的品格风貌来。诚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其三,以特定的数词嵌入诗中关锁、对照、量化,使之别具某种事理理趣。例如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伯虎)有一首《七十词》云: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此词从数词的主要功能――量化功能出发,将“人生七十古来稀”算了一算总帐,颇能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开人茅塞,激人励志!这是一幅坎坷人生的缩影,同时也流露出了苦恼人诙谐的笑。行文质朴明快,却又意在言外。

其四,以大小不一的数词交错织进特定的时空意象之中。创造出特有的风情韵味。即如唐代张祜的《宫词》二首之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十二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曲名,相传开元中有一位歌手名叫何满子,获死罪,临刑前歌此曲,哀楚动人。这是一首宫怨词,以代言体的形式抒写出宫女的凄苦怨情。全词仅四句、二十个字,就嵌入了多个数量词,不仅不觉得堆砌,反而会感到具有某种特殊的艺术魅力。竟至于“一吟双泪流”,声泪俱下,感人至深!

其五,一比万千,反差对照。某些诗人词家为了表达某种特别细腻或豪宕的情怀的需要,而故意将那些大小数量悬殊的数词嵌入诗词之中,以造成巨大的反差对照,给人以深刻而鲜明的印象,足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诸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春宵》),“柔肠一寸愁千缕”(李清照:《点绎唇》),“一片芳心千万缕,人间没个安排处”等等。历代诗词中此类警策名句尽可信手拈来,皆能有力地突现篇中旨趣,诚足以扣人心弦。

总之,数词入诗,良多趣味。但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故切忌简单模仿,须得从中深受启发,而力求花样翻新、变化无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
难忘的校运会
与萍小聚
2008年更美好
老师的评语
看大海
难忘蝴蝶兰
养蚕的故事
禁不住的泪
校园伴着我成长
雨夜赏菊
Nice to meet you.
万众一心——再造北仑辉煌
家庭模拟考试
我终于明白了
一条领带的梦想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都市里的乡村(组诗)
乾陵边的土庄子
假期(剧本)
灯下独酌(外一首)
花间诗(组诗)
做杂家导演,拍纯粹电影
木棉岛的感伤与希望
浪漫被滴水穿石(外一首)
一个使脑海扬帆的预言
乌兰哈达的诗
秋·轻芭蕾(组诗)
持剑者总在高处行走
邱华栋: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没有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四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识记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