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9
也说“人最大的危机”
什么是人最大的危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林清玄先生的看法独具慧眼,值得一议。
林清玄在一所中学演讲时,一个学生问:“你认为人最大的危机是什么?”林不假思索地说:“我认为人最大的危机是越来越不像人。”“为什么?”“因为人的品质日渐低下,充满了欲望,只追求物质的实现与满足。而人在生活形式上则越来越像机器,人情味比以前淡薄了。”
我赞同林先生的观点。我觉得,人的品质流失是一种“精神滑坡”;而人的生活方式“机器化”,则是一种畸形的物质化。这种两极化倾向实质上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协调的反差。
从社会发展历史看,社会是曲折式向前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曲线在协调与不协调、平衡与不平衡中摇摆,在此消彼长中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通常都会伴随着精神文明的衰落”,人的精神与物质往往不协调:在精神文明相对丰富的地方,人们常常缺乏基本的物质保障;而在物质丰富的时候,精神上却又显得极度贫乏,一些人口袋里满满的,脑子里空空的,“穷得只剩下钱了”,物质富翁与精神乞丐融为一体便成为世上一景。
这种经济增长与社会文明衰退的一时共生现象,导致种种社会病滋长蔓延,一些腐朽、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借经济体制改革转型之机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泛滥,买官卖官猖獗,假冒伪劣满天飞,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社会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这种反差是不正常的。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前提,精神文明又是巩固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必要条件,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社会是一个整体,要求整体内各部分之间结构和功能关系优化,而不能相互制约、排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过“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模式,其特点是单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社会结构失衡,出现能源和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世风日下等严重问题。痛定思痛,在对此模式进行认真反思后,“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国民教育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提升“人的品质”,防止“衣冠禽兽”和“衣冠机器人”的出现,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丹教授认为,财富的数字在今天很容易获得,但它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生命的尊贵,有很多富豪阶层的价值观是混乱的,真正的慈善、尊贵、生命的爱没有渗透到社会的底层。所以,“文”要“化”为精神力量和行动。文化、富贵都是好事,但关键是要“文而化之,富而贵气”。
讲得很好!“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没有精神,就是行尸走肉,脱骨扒鸡。
林清玄说一些人“极像动物”,是很客气的说法。事实上,许多动物的“品质”是高尚的,如狗的忠诚、羊的温顺、牛的忍辱负重等,并非是人人所及的。“畜生易度人难度,宁度畜生不度人。”一些人贪污受贿、坑蒙拐骗甚至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比动物还动物。这种人多了,动物会瞧不起人的,有品质的动物会批评没品质的动物:“你怎么像人一样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新生
- 上学
- 军训之旅
- 青春
- 幸福
- 浮流年
- 星空的呼唤
- 静听回声
- 我是农民的儿子
- 忆梦
- 忆往昔峥嵘岁月
- 语文
- 女神
- 面对
- 流浪
- 老四诗歌及诗观
- 许玲琴诗歌及诗观
- 寂之水诗歌及诗观
- 太阿诗歌及诗观
- 若非诗歌及评论
- 易翔诗歌及诗观
- 张紫萌诗歌及诗观
- 哑者无言诗歌及诗观
- 吴猛诗歌及诗观
- 唐果诗歌及诗观
- 张雨丝诗歌及诗观
- 卢游诗歌及诗观
- 唐明霞诗歌及诗观
- 王单单诗歌及诗观
- 轩辕轼轲诗歌及诗观
- 语文园地一 教案教学设计
- 赤壁之战 教案教学设计
- 登 山(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识字5 教案教学设计
- 晏子使楚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青石 教案教学设计
- 《小巷深处》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 飞夺泸定桥 教案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案教学设计
- 小马过河 教案教学设计
- 一去二三里 教案教学设计
- 13 我盼春天的荠菜 (第2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 黄河象 教案教学设计
- 蛇与庄稼 教案教学设计
- 趵突泉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