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7
徜徉在陈寅恪先生故居
隆冬时节,在中山大学小住期间,我每天都要去“陈寅恪故居”看看。
最先知晓陈寅恪先生,是因了先生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陈先生无论身处何种时代,都始终如一地捍卫和践行着他的这样一种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从不妥协,更不退让。这些都让我对这位卓尔不群的学者肃然起敬,频生崇拜之意。
在陈寅恪先生故居里,陈列着不少书籍,随手翻翻,许多名流大师对陈先生的敬仰之情,尽现其中。梁启超说:“我的学问不如陈寅恪。”胡适称:“寅恪治史学,当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的人。”傅斯年则道:“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陈寅恪先生的确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国学大师。他曾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等著名学府讲学。年方36岁之时,就与梁启超、王国维并称为“清华三巨头”。陈先生素以“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的“四不讲”而蜚声海内外。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这样的名牌教授,也都曾争先恐后地洗耳恭听陈先生的课。陈先生在中山大学讲学的时间最为久长。而陈先生在中山大学讲学的教室,正是在这栋故居二楼那宽大的阳台上。如今,这阳台上依然摆放着一些桌椅。那几天,我总爱在这阳台上坐坐,清茶一杯,望着校园里南国风味的浓浓绿色,想象着先生当年在此讲学时的风采魅力,恍如梦中。
就是在这栋小楼里,还曾清晰地留下过陈毅、郭沫若、胡乔木、陶铸、周扬、章士钊等众多名流前来拜访的足迹。而来此小楼最为殷勤的当数陶铸了。这位当年广东的最高领导,分外敬重陈先生的学养和风骨,将陈先生尊称为“广东之宝”和“中国之宝”,竭尽所能地给予了陈先生诸多关爱。陈先生晚年不慎摔伤,陶铸居然特批了3个专职护士,24小时料理先生的起居生活,长达3年之久。此举被广东学界视为“骄傲的礼遇”,津津乐道,传为美谈。
“文革”风暴骤起之后,陈先生便从这座他曾住过16年之久,并在这里写出了《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两部煌煌巨著的小楼里,扫地出门了。不久,先生和夫人便相继凄惨而去。
中山大学85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将这座始建于1911年,由一位美国女士捐造的别墅加以修缮,并在楼前的草坪上为陈先生塑了一方坐姿塑像,始向公众开放。中山大学还为陈寅恪故居配置了3名工作人员。每见他们忙碌或悠闲的身影,便常常让我联想起陈先生曾在这里享受过3个护士待遇的美谈来。真可谓生前死后,陈寅恪先生都在这座小楼里备受宠爱着。这在中国的芸芸学者中,想来也是独一无二的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与我有个约会
- 雨
- 老虎滩
- 中秋赏月
- 美丽的家
- 武夷山游—划竹排
- 绿色的小天地
- 家乡夜景
- 春雪
- 观荷
- 我爱桂林的山和水
- 校园一景
- 四季的颜色
- 喜逢春雨
- 去公园
- 城市电视台专业频道的创新实践策略
- 论风险议题的新闻框架
- 纸媒微信公众平台的“阿里阿德涅线团”
- 众筹新闻:颠覆传统新闻的报道模式
- 视频网站产业链延伸路径
- “明火执仗”比喻公开干坏事
- 军兵种报纸博览版的探索与实践
- 当代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研究
- 中国电视剧家庭主题探析
- “此路不通”挡不住追梦的脚步
- 辩论型谈话节目的传受心理分析
- 新闻写作的审美要求
- “一日三餐”的由来
- “红颜知己”不是男性
- 新媒体环境中儿童电视节目的发展策略
- 翠鸟 教案教学设计
- 花边饺子里的爱 教案教学设计
- 我真希望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海上日出 教案教学设计
- 西风胡杨 教案教学设计
- 电脑棋手 教案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
-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百花园二》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绿色的金鱼 教案教学设计
- 紫桑葚 教案教学设计
- 坚定的锡兵 教案教学设计
- 七颗钻石 教案教学设计
- 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