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子产“不毁乡校”感言

子产“不毁乡校”感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子产“不毁乡校”感言

子产即公孙侨、公孙成子,是中国春秋时期郑国最有名的政治家。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为卿,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执政,相郑简公、郑定公20余年。其时,晋楚争霸,郑国处于两强之间。子产外御强邻,内修法度,励精图治,宽严得宜,使城乡有章则,田亩有封洫,创立丘赋制度,促进农耕,不毁乡校,不禁国人议政,铸《刑书》于鼎,明断刑罚。在他的治理下,郑国很快变得富强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不毁乡校”,开放民众可以议论执政者的先河,对后人颇有启示借鉴深意,也颇值得人们言说和传播。

乡校,即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游玩聚会议事的地方。据《左传・襄公》记载:郑国人到乡校除休闲聚会外,还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得失。对此,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来到这里聚一下,除了游玩,并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这有什么不好?他们认为好的,我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就改正。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为善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压迫能防止怨恨。难道靠威势不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溃决了大决口,伤害的人一定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把河开个小口,疏导河水漫漫地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完全可以想象到,当时老百姓议政的内容,比如国家施政方针的得失,社会风气的好坏,从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一直到宫廷秘闻,某个官员乃至国君的私生活等,都可以畅所欲言,评议一番。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子产就提倡让老百姓这样做,并把来自平民百姓的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议论,当作治国的良药,这是何等博大的气魄和开阔的胸襟啊!正是子产率先垂范打破民不议政的禁锢,在一定程度上使万机决于公议,而非单纯决于庙堂,才使得郑国很快强大起来。而讲民主讲得如此深刻,在中国封建时代,除了子产,别无他人。子产不仅提出了民议朝政的政治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这一主张。这在春秋诸国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空前绝后的。

在乡校里,人们可以尽情评议执政者而不必担心政治后果,这是当时郑国民众享受到的最大民主自由,也是最大幸福。因为对执政者有不同的意见可以顺畅地表达,这是社会政治生活品位提升的重要表现。而子产作为高层执政者,自觉呵护平民百姓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亦是其执政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这样执政的结果,必然政绩斐然,必然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对此,司马迁以崇敬的浓重笔触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述:“为政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童子不犁畔。二年,市不预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四年,田器不归。五年,士无尺籍,丧期不令而治。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曰:‘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史记・循吏列传》)。孔子也盛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是“惠人也”(《论语・宪问》),“古之遗爱也!”(《史记・郑世家)。一千二百年后,韩愈在《子产不毁乡校颂》中,更以简洁、隽永的笔法阐述了子产“不毁乡校”的重要意义:“众口嚣嚣”而“亦言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而“维是子产,执政之式。维其不遇,化止一国。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

其实,“看不见自己脖子后的灰”是人性的共同弱点,执政者唯有让“众口嚣嚣”而“亦言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才能取得非凡政绩。唐太宗李世民正因为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犹如子产“不毁乡校”,将来自身外的“其善者存,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视为“吾师”,方有“贞观之治”。其间,不论是疆域拓展、政治制度、科举教育、文化艺术、宗教等各方面,都将中国带入空前的璀璨鼎盛。

子产在郑国执政26年,据《四库全书・贾氏说林》云:子产死,家无余财,国人哀之,赙以金银珍宝不可胜计。其子不受,自负土将子产葬于陉山,国人因悉辇之沉于河,此河因名金水。

令人遗憾的是,自子产“不毁乡校”时代进入秦朝的专制社会,开始“焚书坑儒”,“文字狱”,“毁乡校”,消灭异己。秦朝的兴起缘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而秦朝的覆亡,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毁乡校”,即“焚书坑儒”。汉朝初期,吸取了秦朝的教训,言论形态有一定的放松,经济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到了汉武帝时,又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于是汉由鼎盛走向没落。事实上,中国封建时期的历朝各代,基本都是从“不毁乡校”的民议朝政的相对自由与开放开始,最终到“毁乡校”压制民议朝政自由而结束的。历史为镜,后人当鉴之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养蚕的故事
难忘蝴蝶兰
万众一心——再造北仑辉煌
老师的评语
与萍小聚
家庭模拟考试
难忘的校运会
禁不住的泪
Nice to meet you.
校园伴着我成长
看大海
美丽
我终于明白了
雨夜赏菊
2008年更美好
都市里的乡村(组诗)
假期(剧本)
花间诗(组诗)
一条领带的梦想
一个使脑海扬帆的预言
乾陵边的土庄子
在小城安静地生活
持剑者总在高处行走
木棉岛的感伤与希望
做杂家导演,拍纯粹电影
灯下独酌(外一首)
邱华栋:没有精神深度的文学没有价值
浪漫被滴水穿石(外一首)
秋·轻芭蕾(组诗)
乌兰哈达的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识记单元复习: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峡》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复习: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大自然的语言》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复习:第四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同步练习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甜甜的泥土》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