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民事之诉法理探微(14)法学理论论文(1)
17通常情形中,“事实”即便是法律上的重要事实,也不得成为确认之诉的客体。但是,一味如此,可能产生不利。
因此,合理规定例外情形是明智之举。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民事诉讼法中设立了确认证书真伪的诉讼制度,即当事人可以提起要求确认证书真伪的诉讼。
近年来,英国和美国的法院已经比较谨慎地许可对事实问题做出宣告判决。下列事实可成为确认之诉的客体:涉及身份的事实(如非婚生子女的认领等);事物的法律特征(如确定某块土地为现在不使用的墓地等,这类诉讼英美法居多);不法行为的发生(主要涉及侵权行为法);证书或文书的真实性;等等。
18许多人认为,某个法律关系是否可被法院确定,并不取决于其是现在的还是过去或未来的,而取决于是否具有以现在确认之诉加以解决的必要性。如果有其必要,即使是过去或未来的法律关系或事项也可请求法院确认,也就是说,对过去法律关系是否确定取决于其是否对现在或未来产生影响。
比如,如果现在对某些财产所有权存在着争议,有关确认过去的该财产的买卖契约无效之诉,就有确认利益。英美法是否接受和审判对未来法律关系的宣告判决申请,取决于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端是否已经明朗化、具体化。
过去英国判例法坚决拒绝确定未来的法律权利,但是现在法院的要求是只要有发生的把握就足够了,如承租人可以申请确定其续租权。如果未来法律效果的发生只是“推测性”的,法院则拒绝审判。
美国法院对于未来的法律关系也适当地做出宣告判决。 19参见[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第59页。
20在定义上,婚姻关系无效之诉、收养关系无效之诉、公司股东会决议无效之诉等不属于形成之诉,而属于确认之诉。但是,有争议的是,这些诉的判决具有对世效力,所以就其实质而言,这些诉又存在着近似形成之诉的一面。
因此,许多人认为,忽视这些诉的实质的看法是不可取的。参见[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62~63页。
21参见江伟、邵明、陈刚:《民事诉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158页。 22[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第249页。
23参见范光群:《主观预备合并之诉在台湾地区的发展》,载《法学家》1999年第5期。 24参见王甲乙等:《民事诉讼法新论》,台湾广益印书局1999年版,第259页;[日]兼子
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新版),白绿铉译,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81页。 25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解除条件的成就,必须待主位之诉获得有理由判决确定时,非是一获有理由判决解除条件立即成就。
这是因为如果主位之诉的有理由判决,因对方当事人上诉而未确定时,备位之诉仍然系属于第一审法院,可能存在因主位之诉在上诉审遭到败诉判决而就备位之诉进行审判。 26近年来,德国有学者认为,预备合并之诉,不仅无须先位请求与后位请求间存有互相排斥的关系,原告任意将无相关的先位之诉与后位之诉为预备合并的,亦为合法。
换言之,这些学者认为,预备合并之诉的合法成立,不受任何限制,不必以主位请求与后位请求之间具有一定事物关系为其合并要件。 27参见陈荣宗:《预备合并之诉》,载杨建华主编:《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下),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38页以下。
28参见[德]奥特马•尧厄尼希著:《民事诉讼法》,周翠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443页。 29在法定的当事人变更情形中,原来的诉讼程序继续进行,实际上仍然是原诉。
在任意的当事人变更情形中,将不适格当事人换成适格当事人,诉讼程序重新进行,此时实际进行的是一新诉。 30参见[日]三月章:《日本民事诉讼法》,汪一凡译,第161页。
3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4条中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对此,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
这样的规定在事实上不当限制了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 School life
- My Favorite Places
- Bikes or Cars
- what do you think of Internet
- 哈尔滨的水污染
- My Daily Schedule
- My Hobbies
- Building a Paper Factory
- father is a gentle man
- My Best Friend
-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 My Motto
- To Be a Teacher 0r a Businessman
- An Accident
- 一轴四馆
- 计算机液位过程控制综合实验系统研制与开发(1)
- 电子商务与中国医药虚拟市场发展(1)
-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的应用
- PowerPoint在水利汇报中的一些难点浅析
- 论电子杂志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 用Visual Basic 5.0开发无线通讯数据采集应用程序
- 电子商务中的逆向物流管理(1)
- 电子商务诚信问题及其策略(1)
- 对高法关于网络域名纠纷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解和适用(1)
- RFID生猪管理解决方案(1)
- 基于遗传算法的排课系统(1)
- 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
- 计算机类本科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
- uC/OS-II内核超时等待机制的分析(1)
- 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1)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一
-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儿童诗两首》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杨氏之子》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 《晏子使楚》老师语录
- 《杨氏之子》重点问题探究
- 《儿童诗两首》教案一
- 《儿童诗两首》教案二
- 《儿童诗两首》美文欣赏二
- 《杨氏之子》作者简介及主要作品
- 《杨氏之子》整体阅读感知
- 《杨氏之子》美文欣赏(一)
- 《杨氏之子》重点字词梳理